聚智聚力 14位院士專家齊聚長沙助推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

2024年05月21日00:50:58 科學 5576

華聲在線5月20日訊(通訊員 夏文輝 記者 盧小偉)5月20日上午,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戰略諮詢會在長沙召開。14位院士專家齊聚一堂,為推動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問診把脈,為加快推動南華大學「雙一流」建設貢獻新思路、新方案。

聚智聚力 14位院士專家齊聚長沙助推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曹正平 攝

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沈岩、高福、賀福初、顧寧、陳曄光、駱清銘,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陽曉平,華中科技大學魯友明教授、免疫和炎症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徐滬濟教授、國際歐亞科學院劉志傑院士、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婦兒幫扶基金主任郭海良、北京大學醫學部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徐明、四川省衛生健康「首席專家」何金汗等14位院士專家,南華大學校領導張灼華、姜志勝、雷小勇、于濤、夏昆、王福俤等出席會議。

會議分為開幕式和諮詢會兩個部分。開幕式由南華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夏昆主持,南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雷小勇致歡迎詞。

雷小勇對各位院士、領導、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對各位長期以來對南華大學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他表示,當前,學校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戰略部署,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今天的高質量發展戰略諮詢會匯聚了眾多院士學者和行業精英,給予南華特別的關心關注和支持,讓我們備受鼓舞,也為我們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加速建設新時代高水平大學增添極大信心和底氣。

諮詢會由饒子和院士主持,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南華大學校長張灼華作題為《解放思想 大抓落實 加快推進新時代高水平大學建設》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報告。他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從校史沿革與情況簡介、發展現狀與基礎、現存問題、總體目標和思路、改革發展舉措與任務作了彙報,描繪學校發展藍圖。

張灼華指出,近年來,南華大學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初心使命,聚力改革創新,師資隊伍建設量質齊升,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夯實,學科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醫教研協同蓬勃發,綜合治理效能與校園環境不斷提升。

張灼華強調,學校以躋身國家「雙一流」高校行列為總的奮鬥目標。後續,學校將繼續堅持人才強校戰略,持續推進人才引育工作,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隊伍綜合實力,把師資隊伍建設落到實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建設工作,推進科教融匯和產教融合,推進教育數字化和國際化,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落到實處;強化特色優勢,推動學科特色向優勢轉化,推進特色學科交叉融合,把學科建設水平提升落到實處;開展有組織科研,實施強基工程、提能工程、增效工程,把科技創新能力提高落到實處;持續擦亮醫品牌,深化醫學教育改革,推進附屬醫院高質量建設,加快創建「國家榮軍醫學中心」,把醫教研協同創新改革落到實處。

張灼華號召全體師生以更寬廣的胸懷和更高的眼界,團結一致,敢闖敢幹,勇往直前,為實現南華大學躋身「雙一流」高校行列,續寫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而努力奮鬥,為服務「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和現代化強國建設貢獻更大的新的力量。

聚智聚力 14位院士專家齊聚長沙助推南華大學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曹正平 攝

聽取彙報後,與會院士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傳經送寶。會場氣氛輕鬆熱烈,掌聲笑聲不斷。與會院士專家圍繞人才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核醫交叉融合發展、醫教研協同改革創新、國家榮軍醫學中心建設、地方高校綜合治理等內容暢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戰略性、前瞻性意見建議。

饒子和院士在總結中指出,南華大學是一所有特色、蓬勃發展、有擔當、有希望的大學。學校要抓住發展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加快推進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勇往直前,在新征程中干出新業績,作出新貢獻,創造新輝煌。

「大家的真知灼見,讓我們深受啟發。」張灼華對各位院士專家為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把脈支招表示感謝。他表示,院士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高屋建瓴,學校將組織討論,認真吸收,瞄定目標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做夠優勢,做強特色,早日實現「雙一流」創建目標。

會前,與會院士專家赴瀏陽考察調研。南華大學各部門領導、專家老師代表參加會議。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路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 天天要聞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5日訊「淘淘」20 歲啦!7月5日,世界第一頭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長江江豚「淘淘」迎來20歲生日。從「淘淘」出生到家族發展至5頭,在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下,長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種,為這一瀕危物種的未來帶來希望。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 天天要聞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獻給003號墜機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記者 王華震 攝山裡的紀念儀式簡簡單單,從山下帶上來的一束白玫瑰,分給王健、楊立群和其他隊員,在曾經因飛機墜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們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潔白,山林翠綠,經過80年的自然修復,那個「巨坑」已經宛如平地,難以辨認。巨坑近旁,山勢陡然下陷,形成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