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公雞每天都要準時打鳴,難道因為它看到或者聽到什麼了嗎?

2022年07月05日12:05:11 科學 2000

公雞打鳴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了,古時候人們沒有鬧鐘,想要知道時間就全靠公雞了,因為它每天早上都可以準時打鳴,非常的準時,好像在呼喊人們該起來勞作一樣。

很多人小時候就會很好奇地問家長,公雞為什麼每天都要打鳴,家裡人就會說它是餓了,喊我們喂它。直到現在,還是沒人能說出公雞為什麼要打鳴,那麼,它打鳴究竟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公雞每天都要準時打鳴,難道因為它看到或者聽到什麼了嗎? - 天天要聞


有人研究證明,公雞打鳴是一種本能的天性,跟人類的關係並不大,因為在自然界里野生狀態的雞也會打鳴的習慣,由此說來,公雞打鳴是刻畫在公雞骨子裡的技能。

科學實驗

為了解開公雞打鳴的原因,有相關科學家做了實驗,將公雞分成兩組,一組接受正常的照明,一組24小時提供照明,夜間也採用人工照明;另一組採用黑暗環境,即24小時都是黑暗的環境。

為什麼公雞每天都要準時打鳴,難道因為它看到或者聽到什麼了嗎? - 天天要聞


結果發現,在相同的環境下,兩組雞的打鳴規律還是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從而得出公雞叫鳴與生物鐘有很大的關係,這也是陰天公雞也會打鳴的重要原因。

公雞對光的感知

科學家研究發現,公雞的大腦和小腦之間有一塊叫做松果體的物質裡面有大量的光線感知細胞,它會分泌褪黑素,還可以非常敏銳的捕捉到光線的變化,太陽升起的時候受光的影響,褪黑素就會慢慢停止分泌,公雞就會受到刺激醒來,醒來之後它就會大聲,以鳴叫來宣布天明。

為什麼公雞每天都要準時打鳴,難道因為它看到或者聽到什麼了嗎? - 天天要聞

為什麼雞在天快明的時候鳴叫呢?

這也和雞的大腦生理結構有很大關係,由於雞的視力在昏暗的環境下是非常差的,在晚上幾乎看不見什麼東西,這也是家養的雞在晚上會歸巢的主要原因。

當陽光快要出現,雞對光線的敏感度要比人類強很多,人類還尚未感覺到光線的時候,雞就已經提前有預感,由於太陽的升起時間比較固定,公雞也就會隨著太陽的升起在固定的時候鳴叫。

為什麼公雞每天都要準時打鳴,難道因為它看到或者聽到什麼了嗎? - 天天要聞


由於每隻雞的大腦發育不同,對太陽的升起也會有差異,但是雞又是一種神經質的動物,只要村裡有一隻雞開始鳴叫,其它的雞就會跟著鳴叫。

為什麼母雞不打鳴呢?

這個問題就比較好解釋了,自然界的動物一般都是雄性追求雌性,雄性為了展示自己的優勢,就會通過自己的優點來吸引母雞。

為什麼公雞每天都要準時打鳴,難道因為它看到或者聽到什麼了嗎? - 天天要聞

這也就很好的解釋了公雞為什麼在別的時候也會莫名其妙的打鳴,它們就是靠這種雄性激素的釋放過程來吸引母雞,並通過這種方式來宣誓著自己領地。

為什麼公雞每天都要準時打鳴,難道因為它看到或者聽到什麼了嗎? - 天天要聞

公雞打鳴的時間

其實,公雞打鳴並不是只在黎明的,公雞從凌晨到清晨會鳴叫三遍,有的人肯定聽過童謠「雄雞唱三唱,花醒鳥忙梳妝」,這就暗示了雞會鳴叫三次,由於雞的三次鳴叫時間是凌晨一點左右,第二次在凌晨3點左右,第三遍在五點左右,由於前兩次的時間比較短,再加上人們都在深度睡眠中,所以很少有人會知道。

為什麼公雞每天都要準時打鳴,難道因為它看到或者聽到什麼了嗎? - 天天要聞

總結

其實,公雞打鳴更多的還是為了傳遞信息,不管是公雞還是其他動物都有類似的行為,比如小牛在早上會特別興奮地跑來跑去,喜鵲和麻雀會在早上叫喳喳的。

最後,不知道你有沒有養過公雞呢?又是否喜歡公雞打鳴呢?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聞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蓋房子,要從地球上運建材嗎?長期留駐月球,飲用水也要地球「發貨」、飛船「快遞」嗎?「不用!」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測實驗室時,記者從科研人員口中聽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月壤3D列印系統設備。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中國人民大學與西湖大學攜手成立「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並面向全球發布「未來人類十大議題」,聚焦人類文明演進的重大挑戰與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 天天要聞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6月30日,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文章《推動行業進入以檢測結果為宣傳依據的時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張免受科學檢驗的必定屬於偽科學。文章直指,在重組膠原蛋白的測量問題中,聲稱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就無法準確測量,就是一種典型的「免受檢驗策略」,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免受科學檢驗和公共監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 天天要聞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型糖尿病是我國主要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肝糖輸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鑒定與糖代謝穩態調節密切相關的新型生物標誌物,從而為建立疾病預警體系和個體化診療方案提供新的理論依據。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周健團隊、代...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介面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介面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上,圍繞AI時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腦機介面與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認為腦機介面將引領醫療新變革,是解決未來重大醫療需求的關鍵路徑,腦機介面的突破性進展將出現在醫療康復領域。鄭海榮以科幻電影《阿凡達》中通過意...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天天要聞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職引未來】 當前,不少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到這些地方就業,青年學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又將收穫怎樣的人生體驗?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在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鬥,青年學子收穫的不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