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代人的探索,為伊消得人憔悴

2022年07月01日08:20:08 科學 1850

博士生期間,小陳的導師是麻省理工出身的高波教授。與張彬教授相反,高教授支持他進行球狀閃電的研究,小陳建立了一個球狀閃電的數字模型,畢業答辯時引起了很大爭議,但是身為評委的張彬沒有發表太多意見。


小陳來到張彬教授的家,對著滿屋堆積如山的草稿和資料,張教授告訴他,自己曾和愛人鄭敏聯手研究多年,想解開球狀閃電的秘密。甚至在鄭敏因追逐球狀閃電而喪生後,他又耗費數年也毫無突破的希望。其實,小陳答辯時提出的數學模型張彬早就研究過,他指出了這個模型的錯誤之處。


幾代人的探索,為伊消得人憔悴 - 天天要聞

張彬見自己的勸阻無用,於是將自己數年研究的數據資料悉數送與小陳。其中一本筆記本,是鄭敏遇難時候放在雨衣里的,筆記本中所有的單數頁都有燒焦的痕迹,但其他部分卻毫髮無損。


畢業以後,因為導師的推薦,陳去了國家雷電研究所工作。在張波的建議下,他主動聯繫在泰山偶遇的林雲。已經成了少校的林雲林雲邀請陳博士到國防大學新概念武器開發中心參觀,並提出與他和他所在單位的合作意向。林雲對陳博士介紹了她研究出的幾種武器,看上去精美但是卻十分致命。看著林雲對武器那種別樣的迷戀,陳感覺不可理喻。


在和林雲合作研究球狀閃電的過程中,他們遇到很多困難。但思維敏捷、意志堅定的林雲總能想出各種應對辦法。沒有大型計算機進行數學模型的運算,林雲偷梁換柱,把自己需要的計算數據移花接木偷偷放到一個探索地外文明的實驗伺服器上,利用網上資源做計算。好景不長,很快他們偷偷竊取伺服器計算能力的事兒,就被這個項目的主管發現並制止。但一位前蘇聯科學家科莫夫留言說他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並邀請他們前往西伯利亞


幾代人的探索,為伊消得人憔悴 - 天天要聞

科莫夫帶領他們參觀了已被廢棄多年的,世界上最大的球狀閃電研究的3141基地。在那裡,前蘇聯曾經動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通過建造巨型雷電模擬器的方法去研究球狀閃電。三千多名優秀的科學家,歷經千萬次研究和實驗卻一直找不到穩定製造球狀閃電的條件。他們發現球狀閃電的出現沒有相同的數據參數,更沒有規律可循。


實驗給國家帶來了巨大消耗,卻給球狀閃電蒙上了更深的謎團。30年後,3141基地只能悲壯地被永久埋葬在了西伯利亞的風雪之中。一大批默默無聞的科學家,一生都奉獻給了這個項目,收穫的卻只有痛苦的回憶。格莫夫邀請兩人過來,就是想告訴他們張彬之前說過的那番話: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有意思的事,人生只有一次,不要浪費在虛無縹緲的東西上。


陳博士的研究熱情,被前蘇聯同行們的遭遇狠狠地潑了一盆冷水。他體會到了比張彬當年更加強烈的無望,他決定放棄這個曾發誓要為之付出一生的研究。他開始像一個普通人一樣喝酒看劇,放鬆生活。經過一段無所事事的放空後,某日,陳突然接到林雲男友的電話。那個曾有過一面之緣的江艦長邀請他出海散心。


兩人都心知肚明,江艦長這是在幫林雲當說客,想勸陳博士回基地繼續球狀閃電的研究。夜裡,看著遠處燈塔上那一明一暗的燈光,陳博士突然受到啟發。他無意間意識到球狀閃電很可能原本就存在自然界之中,只是由於某種條件激發,被我們的目光捕捉到而已。這樣,大家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它」,而不是「製造它」。


幾代人的探索,為伊消得人憔悴 - 天天要聞

新的設想促使陳博士重返研究崗位,海島歸來後他接受邀請來到林雲家做客。這是一次小規模但高規格的聚會。林雲的父親,技術出身的林峰將軍親自下廚做了幾個菜。席間陳博士說出他的想法,三人熱烈討論起來,林峰將軍還給出了很中肯的實驗建議。飯後,林父又單獨與陳博士聊了一會兒,他告訴陳博士林雲很小時,媽媽在邊境戰爭中被一種毒蜂攻擊犧牲了。因為女兒對武器的狂熱,這位父親希望陳幫忙監控下林雲的思想動態。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月內兩次被掩,這顆恆星為啥頻繁「躲貓貓」? - 天天要聞

一個月內兩次被掩,這顆恆星為啥頻繁「躲貓貓」?

7月4日、31日,夜空將上演兩次月球遮掩室女座最亮恆星——角宿一的奇妙天象。南半球部分區域的公眾將有機會看見這一天象,其他地區的公眾可以看到月亮與角宿一近距離相伴的景象。月掩角宿一指的是什麼?為啥一個月內會兩次發生月掩角宿一?天文科普專家為
新國標落地 女性健康被陽光照見丨中聽 - 天天要聞

新國標落地 女性健康被陽光照見丨中聽

評論員 王曉娜7月1日,一項關乎所有女性(和部分男性)日常生活的強制性國標正式落地!《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不僅把衛生巾、護墊、成人紙尿褲等產品划進「重點監管區」,還新增了pH值、熒光劑檢測等硬核指標。簡單來說,以後廠家再想用「毒衛生
生態頭條 | 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物種新記錄 - 天天要聞

生態頭條 | 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物種新記錄

記者7月2日從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聯合組織的貢嘎山植物多樣性綜合科學考察活動順利收官。科考團隊在此次野外調查中,發現大量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及珍稀瀕危植物,也收穫了多項物種新記錄,為保護區生態保護與科
用TEM您能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用TEM您能看到什麼?

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是一種功能強大的分析工具,利用高能電子束穿透超薄樣品,通過收集透射電子和相互作用產生的信號,能獲得極其豐富的信息,解析度可達原子級別(亞埃級)。
低煙無鹵光纜 - 天天要聞

低煙無鹵光纜

低煙無鹵光纜(Low Smoke Zero Halogen, LSZH Optical Fiber Cable)是一種採用環保材料製造的光纜,其核心優勢在於燃燒時釋放的煙霧極少且不含鹵素(如氯、溴等),從而顯著降低火災風險,保護人員安全和設
從治療神經疾病到增強人類智能 馬斯克腦機介面科幻式藍圖,現實嗎? - 天天要聞

從治療神經疾病到增強人類智能 馬斯克腦機介面科幻式藍圖,現實嗎?

Neuralink腦機介面的目標是實現全腦介面,打造生物大腦與外部機器之間的「高帶寬連接」,甚至讓人類與AI集成。圖片來源: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官網埃隆·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在最新一次發布會上展示了其腦機介面(BCI)研究成果和發展願景。此次令人矚目的不僅是他們的現階段成就,還包括其未來3年的科幻式藍圖。人們驚呼BCI...
超千歲荔枝樹再結碩果!迄今有1024歲,是廣州目前樹齡最老的荔枝樹 - 天天要聞

超千歲荔枝樹再結碩果!迄今有1024歲,是廣州目前樹齡最老的荔枝樹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盧佳圳 通訊員 馮冬枚在廣州黃埔玉岩書院,有一棵千年古荔,是廣州目前有記載的樹齡最老的荔枝樹,為一級古樹,據估測迄今有1024歲。7月2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時驚奇發現,雖已經歷千年滄桑,這棵荔枝樹依舊枝繁葉茂,時隔4年再度結滿碩果。據史料記載,這是一棵「宋荔」,從北宋即已存在。明代時,荔樹...
天賜材料起訴永太科技 液體鋰鹽「商業秘密連環案」揭秘 - 天天要聞

天賜材料起訴永太科技 液體鋰鹽「商業秘密連環案」揭秘

財聯社7月2日訊(記者 曾楚楚 王平安)【引子】今日盤後,天賜材料(002709.SZ)公告,就「商業秘密侵權案件」民事起訴永太科技(002326.SZ)等。這是自今年2月初,天賜材料首次公告披露,對浙江研一、永太科技「將另案處理」後,天賜方面就液體鋰鹽「商業秘密」系列案件的再次公開曝光。在兩家百億級上市公司,以及作為鋰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