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體驗多款口罩伴侶:防悶是噱頭,專家稱附加物質影響防護效果

2022年06月30日17:03:06 科學 1695

氣溫不斷升高,佩戴口罩更覺悶熱難耐,宣稱防悶、清爽的口罩伴侶引起大家關注,如口罩爆珠、口罩貼、口罩支架等。口罩伴侶能和口罩一起使用嗎?會影響口罩的防護效果嗎?

記者體驗多款口罩伴侶:防悶是噱頭,專家稱附加物質影響防護效果 - 天天要聞

清香口罩貼。

新京報記者以「口罩伴侶」為關鍵詞在某購物平台搜索,排在第一位的商品是一款「清香口罩貼」,看起來和卡通貼紙很像,月銷量8000+,有「薄荷」和「西柚」兩種,1包32貼的標價為9.9元。該產品宣稱「純植物精油提取」「拒絕悶熱、提神醒腦」,主要成分有檸檬、西柚、甜橙桉樹、茶樹、薄荷等,取一片貼在口罩外部即可。客服表示,除孕婦對味道敏感不建議使用,3歲以上都可以使用。

排在第二的是一款「口罩爆珠」,宣稱「口罩不悶、鼻塞頓開」,月銷量1萬+,主要成分有天然薄荷油明膠。用法是取一到兩顆爆珠,在口罩內層捏破。有消費者表示,使用爆珠後,口罩中有股清香味,很舒服;有消費者表示聞久了會有不適感,不知道會不會對身體有害;還有消費者表示,不能解決戴口罩悶熱的問題,只是清新味道而已。

在眾多的搜索結果中,還有清涼噴霧、口罩支架等商品。其中,清涼噴霧成分包括純化水、香精、薄荷腦,使用時對著口罩外層噴2-3次。口罩支架是放在口罩內層,賣點主要為讓口罩不貼口鼻,防止憋悶、二次污染。

新京報記者分別購買了口罩爆珠、口罩抑菌清新貼以及口罩支架,並進行體驗。

記者體驗多款口罩伴侶:防悶是噱頭,專家稱附加物質影響防護效果 - 天天要聞

口罩爆珠。

這款口罩爆珠的配料表顯示含有明膠、甘油醋酸酯澱粉、亞洲薄荷素油、山梨糖醇液、三氯蔗糖廣藿香油檸檬黃亮藍。注意事項中提示,6歲及以下兒童、對薄荷素油和廣藿香油過敏者不建議使用。按照說明書,新京報記者將爆珠在口罩內層捏破,當中的液體滲透到口罩上,薄荷的味道十分濃烈。6個小時後,爆珠的香氣依然可以聞到,佩戴口罩時並不舒適。

口罩清新貼的味道沒有口罩爆珠那麼濃烈,貼在口罩外側面頰處,戴上口罩呼氣吸氣時可以感覺到鼻腔涼涼的。新京報記者購買的這款口罩清新貼主要成分有薄荷提取物、抑菌劑。客服發來兩張圖片,其中一張上寫著苯扎氯氨99%有效抑菌,另一圖片則是一張模糊的檢測報告顯示,實驗菌種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相關資料顯示,苯扎氯銨是一種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屬非氧化性殺菌劑,具有廣譜、高效的殺菌滅藻能力,同時具有一定的去油、除臭能力和緩蝕作用。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眾號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在呼吸道、皮膚上都能找到,容易污染肉及肉製品、蛋及其製品、乳及乳製品、糕點、剩飯剩菜等食品。珠海市衛生健康局公眾號中指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本身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其繁殖過程中產生的腸毒素是主要的致病因子。

記者體驗多款口罩伴侶:防悶是噱頭,專家稱附加物質影響防護效果 - 天天要聞

口罩支架。

新京報記者又把口罩支架按照說明放入口罩內側,佩戴時可以感覺到口罩和口鼻之間存在較大空間,兩側卻不能緊貼臉頰,也就不能阻斷病毒。

對於這類口罩伴侶,國家健康科普專家、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支修益表示,疫情之下,佩戴口罩的目的是明確專一的,就是防病毒,在口罩中附加其他物質可能會影響口罩的防護效果,還可能存在健康風險。「戴上口罩就形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如果將一些化學合成物質放在密閉的口罩中,口罩一旦變得濕潤,不僅影響防護效果,還可能成為一個細菌的培養基,存在細菌感染的風險。」支修益表示。

針對一些產品宣稱的抑菌功效,支修益則表示,是否真正具有抑菌功效,需要由相關技術監督部門或葯監管理部門去鑒定,或是研究團隊的研究證據得到相關主管部門的批准。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趙琳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看「智」造——機器人帶來新體驗 - 天天要聞

看「智」造——機器人帶來新體驗

正在天津舉行的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多款仿生機器人、象棋機器人、咖啡機器人等功能各異的機器人展現智能化的未來生產生活場景,吸引與會者駐足互動。6月21日,與會者在博覽會現場觀看一款咖啡機器人沖泡咖啡。
科學家揭示嫦娥五號月壤實驗室光譜特性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揭示嫦娥五號月壤實驗室光譜特性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獲悉,該天文台行星光譜學研究團組近期對嫦娥五號月壤進行了實驗室光譜測試與分析,反演了月壤成熟度,揭示了月球年輕玄武岩風化和元素特性。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Astronomy&Astro
你敢相信!中國真正人才不在實驗室,而在酒桌上,都是人情世故 - 天天要聞

你敢相信!中國真正人才不在實驗室,而在酒桌上,都是人情世故

在社會的各個角落裡,流傳著一種令人憂心的觀點:「中國真正人才不在實驗室,而在酒桌上,都是人情世故。什麼是人才呢?就是會請客吃飯,會敬酒,會說話,會做人,這些就是所謂情商高,都是人情世故。反而那些默默為祖國奉獻的科學家、工程師,他們的貢獻常常
北方高溫警報!歷史罕見熱浪侵襲 - 天天要聞

北方高溫警報!歷史罕見熱浪侵襲

嘿,小夥伴們,你們感受到了嗎?最近這天氣,簡直就是「熱情」過頭了!中國北方的朋友們,尤其是華北地區的小夥伴們,是不是覺得夏天提前「火」了起來?從6月開始,那溫度計上的數字就像是坐上了雲霄飛車,嗖嗖往上升,連家裡的風扇都快成了電吹風模式!
探索龍捲風形成之謎? - 天天要聞

探索龍捲風形成之謎?

龍捲風,這一自然界的奇觀,其形成過程一直是個謎。但我們可以從一些歷史事件和現象中窺見其威力與神秘。1879年5月30日,美國堪薩斯州南部的小鎮歐文遭受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旋風侵襲。一位正在家中休息的房主,在開門的一剎那,被捲入十米高的空中,他的
小杜鵑現身惠安 泉州鳥類家族添新丁 - 天天要聞

小杜鵑現身惠安 泉州鳥類家族添新丁

閩南網6月21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 通訊員 林煒良)近日,泉州市觀鳥學會在筆架山發現夏候鳥小杜鵑,經專家組對比分析,確認此鳥為泉州市新紀錄,為第391種鳥類。據該學會監測員陳文森回憶:「那天下著雨,山間霧氣濃重,我和平常一樣開展巡護監測
張國華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時松海一行舉行工作座談 - 天天要聞

張國華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時松海一行舉行工作座談

6月2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時松海一行到雄安新區考察調研。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華與時松海一行舉行工作座談。張國華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時松海一行舉行工作座談。劉向陽 攝張國華代表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對時松海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