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新建立一重點實驗室

2022年06月29日20:06:25 科學 1170

6月28日,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要素耦合過程與效應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以下簡稱「指揮中心」)正式掛牌運行。重點實驗室由指揮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共建。

重點實驗室主要面向自然資源部履行「兩統一」職責的科技需求,充分發揮三方優勢,開展自然資源間耦合機制、資源與生態環境互饋作用、區域自然資源配比等理論研究,天地協同、同步觀測和不同觀測尺度轉換技術研究,以及科技成果向服務支撐自然資源管理決策轉化,實現「科學數據—機理研究—趨勢研判—決策支持」全鏈條的理論研究與技術突破,培養自然資源綜合研究人才,產出一批關鍵技術和核心產品,為實現自然資源科學管理和可持續利用提供支撐。

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負責人表示,重點實驗室作為自然資源領域的戰略科技力量、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領域的創新高地,要找準定位,主動對接部省重大工作需求,在摸清業務發展面臨的科技瓶頸、業務背後隱含的科學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凝練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聚焦立體探測與數據融合、自然資源演變與生態環境效應、自然資源統一管理與適應性對策等三個方向,明確科研特色和不可替代性;要優先實施部人才激勵改革舉措,成為創新人才建設的「特區」和「示範區」;要加強交流共享,發揮合作單位重要作用,破解資源、生態、環境數據和要素多源異構等技術問題,解決資源、生態、環境相互作用機理和趨勢預判中的科學問題,提高支撐服務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水平。

自然資源部新建立一重點實驗室 - 天天要聞

作者:喬思偉 周飛飛

新媒體編輯:陳平

初審:杜瀟詣

審核:程秀娟

審簽:趙曉濤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名單來了!成都15個科技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 天天要聞

名單來了!成都15個科技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一大批貢獻卓越的科學家和標誌性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勵2023年度授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0人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25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49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6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139項在國家公布的獲獎名單中由在蓉科研團隊、科學家牽...
浙江30項成果獲獎!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頒布 - 天天要聞

浙江30項成果獲獎!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頒布

6月24日上午,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浙江共有30項科技成果獲獎。  其中,浙江主持完成的獲獎項目5項,參與完成的獲獎項目25項。
嫦娥六號探測器即將返回到地球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探測器即將返回到地球

嫦娥六號探測器即將返回到地球。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實現月背採樣返回,即將回到地球。這是我國月球科研的一大突破,快來看看這次探索的成果。在北京時間6月2日早晨,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穩穩著陸,它攜帶著月球的秘密禮物准
譜寫新篇章 勇當先行者③丨蘇州吳江:千億新材料產業積厚成勢 - 天天要聞

譜寫新篇章 勇當先行者③丨蘇州吳江:千億新材料產業積厚成勢

恆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一期投產國內單體最大的異質結光伏項目啟動全國第一家由民營企業牽頭組建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落戶吳江……近幾年吳江新材料領域傳來的好消息接連不斷太浦河北,三白盪旁是恆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該基地是江蘇省重
祝賀!李德仁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天天要聞

祝賀!李德仁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6月24日上午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李德仁院士獲得中國科技界崇高榮譽1939年12月,李德仁出生在江蘇泰縣溱潼鎮(現泰州市姜堰區溱潼鎮)。11歲時,李德仁考入泰州中學。他辦公室的書櫃里,至今保存著一張當年的成績單,除了體育,
致敬!李德仁、薛其坤獲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天天要聞

致敬!李德仁、薛其坤獲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今天上午揭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分別授予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李德仁是著名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一直致力於提升我國測繪遙感對地觀測水平。他攻克衛星遙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測圖核心技術,解決了遙感衛星影像高精度處理的系列難題,帶領團隊研發全自動高精度航空與...
世界周刊丨最長熱浪 - 天天要聞

世界周刊丨最長熱浪

6月21日,我們中國人迎來24節氣中的夏至。在北半球更多地方,盛夏酷暑的感覺則早已到來。從南亞次大陸到阿拉伯半島,從美國西部到墨西哥灣,「超級熱」已經成為人們的共同感受。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下屬國家環境信息中心預測,2024年有50%的幾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躋身史上5個最熱年份的幾率則高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