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時報》版:全息技術:超越現實感的三維成像

2024年05月17日09:45:07 科學 1478

當下,全息技術在醫學影像學、工程設計以及娛樂領域等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應用,但要實現更廣泛的應用仍需克服一些挑戰。例如,高成本是制約全息技術廣泛應用的一個重要因素,需要進一步降低設備價格以及製作成本。此外,全息圖像的製作過程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知識,對操作人員的要求也較高,因此需要簡化製作流程,提高設備的易用性和穩定性。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經驗的積累,相信全息技術將會迎來更廣泛的應用,為人類帶來更多的科技奇蹟和生活便利。

《科普時報》版:全息技術:超越現實感的三維成像 - 天天要聞

全息技術:解密未來的奇蹟

文/陳思進

《科普時報》版:全息技術:超越現實感的三維成像 - 天天要聞

3D全息呈現的機械臂,可以模擬真正的機械臂工作。 視覺中國供圖

在之前的《隱形技術從何而來》(首發於《科普時報》2024年03月29日第6版)一文中,提到了隱身技術作為人類技術和想像力的結晶,既神秘又充滿著無限可能。從軍事應用到科幻作品,隱身技術都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人們的關注。然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例如利用等離子體光子、納米技術,甚至全息圖等手段,我們或許將有機會親眼目睹這一神秘技術的更多奇蹟。在這其中提到了全息圖。而電影《流浪地球》中的3D穿越其實就是物理學家加來道雄在《平行宇宙》一書中解釋的平行宇宙的「全息傳真」。

去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國內外同行合作,提出一種超高密度3D全息投影的新方法,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光學》。研究團隊將光散射引入到三維全息投影技術中,同時克服了傳統全息投影技術深度調控的兩個瓶頸問題,實現了超高密度的三維動態全息投影。

最近,東京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 Optica 出版集團的《光學快報》(Optics Letters)雜誌上,也介紹了他們基於計算機生成全息技術(CGH)的新方法。得益於他們開發的一種新演算法,他們只需使用一部 iPhone 和一種名為空間光調製器的光學元件,就能再現由兩個全息層組成的三維彩色圖像。無論增強現實虛擬現實顯示器是用於遊戲、教育還是其他應用,結合 3D 顯示器都能創造出更加逼真和互動的用戶體驗。

《科普時報》版:全息技術:超越現實感的三維成像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東京大學 Ryoichi Horisaki

接下來,就聊一下全息技術。

全息技術,即全息成像技術,是一種利用光的干涉衍射原理來記錄並再現物體三維圖像的技術。與傳統的平面攝影或電視圖像不同,全息圖像可以在觀察者的視覺範圍內呈現出立體感,就像物體本身一樣。這項技術不僅在科學研究、醫學影像學和工程設計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還被廣泛運用於娛樂、教育和藝術等領域。

全息技術的核心原理是光的干涉和衍射。當激光光束照射到物體表面時,光線會被物體的表面所反射、散射,形成一種特殊的波前。這些波前與主波前相干疊加,形成了一種複雜的干涉圖樣。利用適當的記錄介質,可以將這種干涉圖樣記錄下來,形成全息圖像。當觀察者使用適當的光源和視角觀看時,這些記錄下來的干涉圖樣會被重新激發,從而再現出物體的立體圖像。

然而,要實現高質量的全息圖像並不容易。首先,需要穩定的激光光源和高質量的光學元件來保證光束的穩定性和均勻性。其次,需要高解析度的記錄介質來記錄和保存複雜的干涉圖樣。目前,常用的記錄介質包括銀鹽片、光致變色玻璃和光致聚合物等。此外,為了獲得更好的全息圖像效果,還需要精確控制光源的波長、強度和相位,以及觀察者的視角和觀察條件等因素。

儘管全息技術在理論上已經相對成熟,但在實際應用中仍然面臨著一些挑戰。首先,高成本是制約全息技術廣泛應用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全息圖像的製作成本仍然較高,主要是由於激光器、光學元件和記錄介質等設備的價格昂貴。其次,全息圖像的製作過程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知識,對操作人員的要求較高。因此,需要進一步降低全息技術的製作成本,簡化製作流程,提高設備的易用性和穩定性,才能更廣泛地推廣和應用這項技術。

儘管如此,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全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對全息技術的應用前景充滿信心。未來,全息技術有望在醫學影像學、工程設計、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全息技術可以實現更真實的醫學影像和手術模擬,提高醫療診斷和治療的準確性和效率;可以實現更逼真的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體驗,提高遊戲、娛樂和教育的體驗效果。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全息技術將會成為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為人類帶來更多的科技奇蹟和生活便利。

2024年04月14日寫於多倫多安大略湖畔

(思進註:除註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為思進原創。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原作者個人的論述和觀點,敬請讀者自行判斷。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具體投資建議、不作任何商業用途、更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PS. 1、(幾乎)我所有的書都將漸漸地轉為音頻(長篇小說均改編為廣播劇),(獨家)上線喜馬拉雅,已上線了25部。其中,多部專輯已進入了各類收聽排行榜TOP50:如《歸·去·來》廣播劇最佳,曾經進入新專輯TOP10(目前在整個喜馬拉雅的有聲圖書進入TOP100,和眾多經典名著排在一起),另外,《看懂財經新聞的第一本書》《看懂貨幣的第一本書》《白話金融》《投資的方法》等進入財經類TOP30、甚至TOP5……請打開鏈接訂閱收聽:http://m.ximalaya.com/gatekeeper/h5-listen-list?albumId=75881160&uid=77781964

2、香港書展精選暢銷書、科幻長篇小說《超時空拯救》繁體字版新鮮上架,全球發行,音頻版新鮮上架:https://m.ximalaya.com/selfshare/album/76256765

3、金融科普之作《看懂金融的第一本書》(再版),銷量竟然再次超過了基辛格百歲沉澱之作,有點兒不好意思了(凡爾賽一把) ;同時,繁體字版《白話金融》全球發行,音頻版新鮮上架:https://m.ximalaya.com/selfshare/album/81093332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著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布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著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著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路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器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