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組學轉化醫學:助力腫瘤免疫新葯臨床試驗Biomarker轉化與開發 | 新聞稿

2022年06月27日11:25:02 科學 1058

生物標誌物的開發與轉化研究在新葯研發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免疫治療的生物標誌物不同於靶向治療,相對複雜,往往無法用單一藥物靶點標誌物來進行患者分層、療效預測。目前FDA已經批准了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PD-L1、MSI 、TMB等用於用於伴隨診斷,但這些標誌物都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當PD-L1、TMB、MSI單獨作為biomarker時,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區分獲益人群;但都存在較高的假陽性和一定的假陰性率,免疫治療療效預測不夠精準;同時在免疫聯合治療中沒有療效預測價值。IO biomarker探索之路任重而道遠。

目前腫瘤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轉化的策略有二,策略一是在新的療法中驗證已知IO生物標誌物,標誌物聯合分析;策略二則是在藥物開發早期階段進行合適的生物標誌物探索。

策略一

在新的療法中驗證已知IO生物標誌物,標誌物聯合分析

以TMB為例、簡單通過突變數量演算法表徵免疫原性並不精準、越來越多高等級循證醫學證據表明除了突變「數量」,應該考慮突變的「質量」。

多組學轉化醫學:助力腫瘤免疫新葯臨床試驗Biomarker轉化與開發 | 新聞稿 - 天天要聞

而在PD-1聯合化療、抗血管生成藥物,CTLA-4,LAG 3等新型免疫療法生物標誌物研究中,各類研究成果展示了TIS以及TIS+TMB、ITH+TMB等新型生物標誌物在泛癌種的免疫治療、免疫聯合治療中相關應用價值

多組學轉化醫學:助力腫瘤免疫新葯臨床試驗Biomarker轉化與開發 | 新聞稿 - 天天要聞多組學轉化醫學:助力腫瘤免疫新葯臨床試驗Biomarker轉化與開發 | 新聞稿 - 天天要聞多組學轉化醫學:助力腫瘤免疫新葯臨床試驗Biomarker轉化與開發 | 新聞稿 - 天天要聞

策略二

在藥物開發早期階段進行合適的新型生物標誌物探索

多組學轉化醫學:助力腫瘤免疫新葯臨床試驗Biomarker轉化與開發 | 新聞稿 - 天天要聞

2021年12月CDR發布《生物標誌物在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中應用技術指導原則》,明確指出生物標誌物在抗腫瘤新葯研發中價值日益凸顯,已經成為抗腫瘤藥物研發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鼓勵更早、更有規划進行生物標誌物探索研究。

2017年由裕策生物攜手詹啟敏院士發起、建立了基於合作、互利、共贏宗旨的抗癌「天梯計劃」資料庫,旨在積累IO治療隊列數據,加速腫瘤免疫療法的臨床轉化。目前合作IO臨床研究近50項,積攢了近5000例的病例。基於天梯計劃數據平台,裕策生物已經開發出多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腫瘤免疫生物標誌物演算法。

腫瘤微環境的複雜性決定腫瘤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需要更多探索,特別是基於單細胞測序及空間轉錄組、血漿蛋白組學、人工智慧(AI)等新技術手段。裕策生物從2020年開始,在高通量測序平台的基礎上,陸續引入了國際領先的免疫微環境研究平台,包括基因表達譜、組織病理學、空間轉錄組、血漿蛋白組學等技術平台,並通過實踐總結形成一套完整生物標誌物轉化研究解決方案。

多組學轉化醫學:助力腫瘤免疫新葯臨床試驗Biomarker轉化與開發 | 新聞稿 - 天天要聞

基因表達譜(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標誌物開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腫瘤組織RNA表達情況可以較為全面的提供探索性的腫瘤微環境解析,通過早期臨床試驗回顧性樣本進行RNA測序或nCounter IO360 panel檢測,生物信息學手段開發相關基因表達特徵譜(RNA signature),能夠更敏感、特異地篩選免疫治療獲益人群。

多組學轉化醫學:助力腫瘤免疫新葯臨床試驗Biomarker轉化與開發 | 新聞稿 - 天天要聞多組學轉化醫學:助力腫瘤免疫新葯臨床試驗Biomarker轉化與開發 | 新聞稿 - 天天要聞多組學轉化醫學:助力腫瘤免疫新葯臨床試驗Biomarker轉化與開發 | 新聞稿 - 天天要聞

相對PD-L1(IHC)、TMB、GEP而言,mIHC(mIF)對於免疫治療療效評估似乎更加有效,或許是因為蛋白作為功能分子能夠更加準確的反應腫瘤微環境狀態,與此同時腫瘤免疫應答機制複雜,單一蛋白表達情況無法準確反應腫瘤免疫應答反應的情況。

多組學轉化醫學:助力腫瘤免疫新葯臨床試驗Biomarker轉化與開發 | 新聞稿 - 天天要聞

因此裕策搭建了病理平台,mIF主要實驗流程包括染片-掃片-圖像解析,配備的是leica bond RX自動染片機,保證了多色免疫熒光多輪染色的穩定性,Akoya Polaris的掃描系統,提高圖像質量。圖像分析引入的則是HALO,一個mIHC/IHC/HE的病理圖像分析工具,在藥物研發和臨床研究行業中認可度較高,可實現功能豐富,是病理圖像定量分析中廣泛使用的工具,通過halo和inform聯用,可以實現空間距離分析、TILs浸潤分析、三級淋巴結構TLS分析、腫瘤組織免疫分型分析等等。

多組學轉化醫學:助力腫瘤免疫新葯臨床試驗Biomarker轉化與開發 | 新聞稿 - 天天要聞

當前的藥物發現中並不缺乏優秀的藥物,而是很多藥物沒有篩選到合適的治療人群,研究者應該更早、有規劃地進行多組學生物標誌物探索,開發伴隨診斷產品提升臨床實驗成功率。

多組學轉化醫學:助力腫瘤免疫新葯臨床試驗Biomarker轉化與開發 | 新聞稿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促進前沿科技落地泉城 | 訪大灣區大學(籌)教授於華 - 天天要聞

促進前沿科技落地泉城 | 訪大灣區大學(籌)教授於華

6月12日,濟南第二屆「海右人才節」開幕式暨濟南校友經濟創新發展大會正式舉行,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大灣區大學(籌)教授於華受邀參加活動。據了解,於華長期致力於探索納米薄膜材料在新一代光伏技術和碳中和領域的應用。
探秘人類從誕生到現在出生了多少人數 - 天天要聞

探秘人類從誕生到現在出生了多少人數

你是否好奇過人類從誕生到現在總共出生了多少人?讓我們一起揭秘。人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百萬年前,但直到最近幾千年,我們的人口數量才有了顯著的增長。根據歷史記錄和科學研究,我們可以大致估算出人類歷史上出生的人口數量。從最早的石器時代到現代科技文
全球變暖致高溫頻發,極端氣候來襲,人類未來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全球變暖致高溫頻發,極端氣候來襲,人類未來何去何從?

盛夏季節,北地高溫頻現,南方降雨頻繁。作為對氣候變化有深入研究的專家,我深知氣溫升高所帶來的巨大影響以及它正在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未來走向。全球變暖對高溫天氣的影響全球變暖進程已成定局,對地球氣候環境產生深遠影響並導致顯著變化。高溫天氣頻發
白蟻「全軍出擊」了 ,漫天飛舞!6招制敵方法送上 - 天天要聞

白蟻「全軍出擊」了 ,漫天飛舞!6招制敵方法送上

據「上海疾控」微信公號消息,近日,申城天氣潮濕悶熱,白蟻集中出飛衝擊紗窗,漫天飛舞!上海白蟻,毫無疑問地衝上熱搜。  小夥伴紛紛表示:到處亂飛,還在地上爬,翅膀黏在一起,啊啊啊啊啊啊,好嚇人啊!   路燈下的白蟻飛舞,更是明目張胆「放飛自我」   就算紗窗擋著進不來,那些神通廣大的白蟻還會從縫隙里鑽...
菩提子真假難辨?學會這幾招,輕鬆鑒別真偽! - 天天要聞

菩提子真假難辨?學會這幾招,輕鬆鑒別真偽!

開篇:菩提子的魅力與困惑在文玩圈中,菩提子以其獨特的韻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早已成為無數文玩愛好者的心頭好。那一顆顆光滑圓潤的菩提子,不僅寓意著智慧與清凈,更是承載了玩家們的情感與寄託。然而,隨著市場的繁榮,菩提子的真偽問題也日益凸顯,讓許多
北方高溫將持續至14日 石家莊或追平觀測史最長連續40℃日數紀錄 - 天天要聞

北方高溫將持續至14日 石家莊或追平觀測史最長連續40℃日數紀錄

11日,高溫繼續「炙烤」著北方大地,河北、北京中南部、天津、山西中南部、陝西中部、河南、山東、安徽北部及新疆沿天山一帶出現35~39℃高溫天氣,河北中南部、天津南部、河南北部及新疆吐魯番等局地40~43.4℃,出現40℃以上的高溫範圍較前一日有所擴大,石家莊41.2℃成為今年繼海口後第二個突破40℃的省會城市,6個國家...
人類的基因,可以被「申請專利」嗎? - 天天要聞

人類的基因,可以被「申請專利」嗎?

Hello 大家好,今天的文字來自 B 站主頁「微基因の人類觀察社」社員傑夫!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人類基因組計劃」——畢竟這可是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並稱為人類科學史上的三大工程之一,我們中國也曾參與其中 1% 的基因組測序工作
熱熱熱!40℃成片出現!超30個國家級氣象站,突破極值 - 天天要聞

熱熱熱!40℃成片出現!超30個國家級氣象站,突破極值

據「中央氣象台」微博消息,6月11日,河北、天津有超過30個國家站氣溫突破6月中旬最高氣溫極值,河北安平、安國、武強,天津靜海破6月最高氣溫極值。未來三天,北方的高溫還將持續,應該還會有更多地區打破紀錄。據「河北天氣」微博消息,今天午後1點,河北省中南部「熱紅」「熱黑」了,40℃已成片出現。中央氣象台:繼續發...
嫦娥月背「挖寶」,含金量有多高? - 天天要聞

嫦娥月背「挖寶」,含金量有多高?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中的預選著陸點著陸,順利完成月壤與月岩採樣任務。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並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踏上回家的路。嫦娥六號首次月背「挖寶」的壯舉令世界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