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測器發現神秘航天器撞擊月球,出現神秘撞擊坑,還不知道哪來的

2022年06月26日16:42:05 科學 1647

雖然月球與地球所處的宇宙空間環境相似,但是月球與地球表面的差異卻相當大,我們地球表面並沒有太多撞擊坑,而月球表面就不一樣了。從探測器或者飛船傳回的月球高清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月球表面存在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撞擊坑。同樣是差不多的宇宙環境,為什麼兩個星球表面差別這麼大呢?

探測器發現神秘航天器撞擊月球,出現神秘撞擊坑,還不知道哪來的 - 天天要聞

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差異,主要就是在於地球有濃密的大氣層,而月球沒有大氣層。當來自宇宙深處的各種小行星、彗星或者隕石等小碎片撞擊地球時,大氣層會起到阻擋的作用,尺寸較小的小碎片直接在大氣中劇烈燃燒,化作一道流星雨,直接消失了。只有尺寸比較大的小天體才會沒法完成燃燒,最後一些碎片會撞擊地球,這樣的情況就相對較少。而月球沒有大氣層,意味著來自宇宙深處的各種小碎片在抵達月球的過程中猶如進入「無人之境」,沒有任何阻擋,直接撞擊月球表面。除了小行星這些天然天體外,還有一些人造航天器可能會撞擊月球,所以月球表面就存在各種大大小小的撞擊坑。

探測器發現神秘航天器撞擊月球,出現神秘撞擊坑,還不知道哪來的 - 天天要聞

探測器發現神秘航天器撞擊月球

人類探索月球的時間其實很早,早在1959年1月4日,蘇聯發射的月球1號探測器成功飛越了月球,這是人類發射成功的第一個星際探測器。隨後前蘇聯在1959年9月12日發射了月球2號探測器,這個探測器最終成功硬著陸到月球,它的設備在撞擊月球後就停止了工作,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抵達月球表面的探測器。在1966年1月31日蘇聯發射了月球9號探測器,這個探測器成功實現了人類第一次軟著陸月球表面的任務。在後來的幾十年時間內,人類還先後發射了一系列探測器以及載人飛船前往月球,取得了很多成果。

探測器發現神秘航天器撞擊月球,出現神秘撞擊坑,還不知道哪來的 - 天天要聞

雖然現在的技術已經比幾十年前更加成熟、更加先進,但是探索月球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能夠將探測器送上月球或者環繞月球飛行的國家還是非常少,一些國家在嘗試軟著陸月球的時候還曾經失敗,最終導致探測器「摔」到月球表面。例如以色列的「創世紀號」月球探測器、印度的「月船2號」探測器在著陸月球的最後階段都失敗,探測器以較快的速度「砸向」月面,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一些撞擊坑,當然,這些探測器也摔了個稀巴爛了。除了這些探測器在登陸月球失敗以外,有一些航天器在完成使命以後,可能也會失控撞擊月球。

探測器發現神秘航天器撞擊月球,出現神秘撞擊坑,還不知道哪來的 - 天天要聞

早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天文學家就發現了一個正朝著月球方向飛去的火箭體,隨後這個重達4噸的火箭體在2022年3月4日以2.58公里每秒的速度撞擊月球。NASA月球勘測軌道器(LRO)在環繞月球的時候,發現了這個神秘航天器撞擊月球時產生的撞擊坑。令人驚訝的是,這次撞擊在月球表面形成了2個撞擊坑,其中一個較大的撞擊坑直徑大約為18米,較小的撞擊坑直徑大約為16米,較大的撞擊坑疊加在較小的撞擊坑上面,兩個撞擊坑加起來的最大寬度達到了29米。這是什麼情況?這個火箭體是從哪裡來的?

探測器發現神秘航天器撞擊月球,出現神秘撞擊坑,還不知道哪來的 - 天天要聞

雖然在撞擊月球之前,天文學家就已經預測到了月球是沒法避免這次撞擊事件的,但是在月球表面留下2個撞擊坑,還是出乎天文學家的意料。科學家認為,之所以會有2個撞擊坑,可能是因為火箭體的兩端都有較大的質量。一般情況下,廢棄的火箭質量主要集中中發動機的那一段,火箭的其餘部分主要由一個空的燃料箱組成。雖然現在發現了撞擊坑,但是科學家仍然不確定這個神秘火箭體的來源,也就是說不知道它是哪個國家的火箭體。

探測器發現神秘航天器撞擊月球,出現神秘撞擊坑,還不知道哪來的 - 天天要聞

月球發現重要資源

雖然月球看起來很荒涼,表面也遍布各種大大小小的撞擊坑,但是現在已經成為我們人類探索的焦點。而我們探索月球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研究如何把月球改造成為我們人類的「第二家園」,而是為了未來在月球開發各種資源,科學家在嫦娥五號探測器帶回的珍貴樣本中發現了氦-3這一種重要資源。

探測器發現神秘航天器撞擊月球,出現神秘撞擊坑,還不知道哪來的 - 天天要聞

雖然地球也有氦-3,但是地球的氦-3儲存量非常少,已知的能夠開發的氦-3大約只有500公斤左右而已,非常稀少,所以地球的氦-3就非常珍貴,有一些觀點認為氦-3的價值高達30億美元1噸。而月球的氦-3就非常多了,科學家估算月球的氦-3儲存量可能高達100萬噸,遠超地球的儲存量,如果我們能夠在月球開發氦-3並將其帶回地球加以利用,意義非凡。

探測器發現神秘航天器撞擊月球,出現神秘撞擊坑,還不知道哪來的 - 天天要聞

因為氦-3是一種可以用作核聚變反應電站的燃料,在使用的過程中並不像化石燃料那樣釋放二氧化碳之類的溫室氣體,對環境是非常友好的。另外,100噸氦-3產生的能量就能滿足全世界使用1年,也就是說,月球100萬噸氦-3可以夠我們人類使用上萬年。如果我們能夠利用好月球的氦-3,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人類文明就不需要再擔心能源短缺的問題了。說不定在利用氦-3的基礎上,人類文明的進步還會加快,早日實現星際移民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觸手展開超3米 巨型章魚現身北海道 - 天天要聞

日本:觸手展開超3米 巨型章魚現身北海道

近日,在日本北海道的知床半島羅臼海域,出現了令人驚嘆的一幕——一隻觸手展開超 3 米的巨型章魚現身於此。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據《朝日新聞》6 月 9 日的報道,這種被確認為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的龐然大物,以其巨大的體型震撼著人們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 天天要聞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一片神秘的地外海洋,究竟住著誰?一起來看看土衛二上的原住民!"通過卡西尼號的測量,我們知道土衛二的海洋是宜居的。我們知道那裡有液態水、能源以及碳、氫、氮、氧、磷和硫等化學物質。"圖示:土衛二噴出的冰羽流。(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新的研究表明,在土星衛星恩克拉多斯的表面有一些地方,航天器可以在那裡著陸,...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 天天要聞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星空有約|月亮「邂逅」星團,這幕美景別錯過端午節當天傍晚,一彎蛾眉月將與著名的蜂巢星團近距離相伴,屆時只要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將會目睹到這兩個不同天體上演的「親密一幕」。由於23時左右月亮才會從西方落下,因此觀賞、拍攝這一幕美景的時間比較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著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布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著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