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2024年06月09日20:52:04 科學 1299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 天天要聞

星空有約|月亮「邂逅」星團,這幕美景別錯過

端午節當天傍晚,一彎蛾眉月將與著名的蜂巢星團近距離相伴,屆時只要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將會目睹到這兩個不同天體上演的「親密一幕」。由於23時左右月亮才會從西方落下,因此觀賞、拍攝這一幕美景的時間比較充裕。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 天天要聞

這是2022年5月23日在雲南省麗江雙子天文台拍攝的蜂巢星團特寫。(星空攝影師張少宇、張樂軒合作拍攝)

蜂巢星團是一個疏散星團,又名M44,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星團之一,位於巨蟹座方向,擁有約1000顆恆星

很早以前,蜂巢星團被描述為一團暗弱的雲或天體霧,直到望遠鏡出現,該星團才被分解為單顆恆星。我國古代也有關於這個星團的記載。由於它位於二十八宿里的鬼宿,因此被稱為「鬼星團」。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 天天要聞

這是2024年5月3日在北京市門頭溝區百花山拍攝的蜂巢星團特寫。(星空攝影師張溢麟拍攝)

天文預報顯示,6月10日,進行「巡天之旅」的月球將會運行至巨蟹座附近天區,與蜂巢星團近距離相伴。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 天天要聞

漫畫製作:胡彥竹

北京天文學會會員浦石介紹,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當天傍晚,感興趣的公眾面向西稍偏北方天空,可以看到一彎初五的蛾眉月斜掛在天幕之上。如果仔細觀察,在月球正下方約2.5個滿月視直徑處,隱隱約約可見一團密集的星星,這就是蜂巢星團。如果大氣透明度足夠好,隨著夜色逐漸加深,這團密集的星星會越來越顯現出來,並散發出青白色的光芒,很具觀賞價值。

由於蛾眉月的亮度不是很高,與蜂巢星團很匹配,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這兩個不同天體肉眼完全可見。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 天天要聞

這是2023年4月25日在河北省張家口市拍攝的蜂巢星團特寫。(星空攝影師王辰拍攝)

「感興趣的公眾要想看到蛾眉月伴蜂巢星團,最好是到光污染少的地方去觀賞,如郊區、農村等地。如果想看得更清楚一些最好還是藉助雙筒望遠鏡。有合適的地景,喜歡天文攝影的朋友也可以拍一幅彎月與星團的合照。」浦石提醒說。

策劃:劉心惠

記者:周潤健

編輯:朱舜

新華社國內部、新華社天津分社聯合製作

星空工作室 出品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 天天要聞

期待!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聞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伴隨著新質生產力成為各界的熱詞,一個新的「科學春天」正在到來。在粵港澳大灣區著力邁向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創科已然成為最重要的賦能者之一。在「機遇灣區」走訪活動中,創科也成為政產學研都無法繞開的一個關鍵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 天天要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中新網北京6月19日電(記者 孫自法)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適應的,長期以來頗受學界關注和持續開展研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體發布信息說,該所科研團隊和美國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發現,儘管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節延長,但植物仍能保持葉片生長和衰老時間的穩定平...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 天天要聞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自1970年國家開始上馬風雲衛星工程,至2023年風雲三號07星的輝煌升空,中國氣象衛星的發展歷程已跨越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兼程。50多年來,風雲氣象衛星不僅見證了中國氣象預報技術的飛躍,也從早期的粗略預測逐步邁向了今日的精準預報。這一變革的
哈爾濱有一處「莫奈的池塘」,只能白天來,因為…… - 天天要聞

哈爾濱有一處「莫奈的池塘」,只能白天來,因為……

哈爾濱有這樣一處地方在這裡你能遇見「莫奈的池塘」六月的群力丁香公園睡蓮盛開,微風拂過蕩漾起點點漣漪蓮葉搖擺淡雅的清香氤氳在空氣中內湖裡一株株黃色、白色、粉色的睡蓮在陽光下盛開它們婀娜多姿,隨風搖曳吸引不少市民的目光睡蓮是水生植物中的名貴花卉
深海評 | 背刺中國車企,難以化解歐盟的焦慮 - 天天要聞

深海評 | 背刺中國車企,難以化解歐盟的焦慮

去年10月,歐盟委員會啟動了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近日,歐委會發布了調查的初裁結果:擬從7月4日起分別對三家被抽樣的中汽比亞迪、吉利和上汽等生產的輸歐電動汽車加征17.4%、20%及38.1%的懲罰性關稅,對其餘未參與抽查的中國車企平均徵收21%稅率,對不配合調查的將徵收38.1%的關稅。對此,中國商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