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評丨「潮汐攤區」讓城市管理更精細更有溫度

2024年05月14日10:10:55 科學 5376

中工網評丨「潮汐攤區」讓城市管理更精細更有溫度 - 天天要聞

中工網評論員 陳婉揚

據5月10日《工人日報》報道,在重慶市南川區的一些小區門口或人行步道上,每天早上6點到9點、下午4點到7點,總能看到碼放整齊的新鮮菜筐,攤位也有序地排列。結束時間一到,攤販們就像聽到「號角」般準時收攤,有序收拾離開。多位商販向記者表示,有了固定攤位後,每天的收入比原來多出不少。有攤販表示,「在擺攤時間,遇到抬不動、搬不動的,城管人員還會主動搭把手,大家相處起來非常和諧。」

如潮汐般有規律可循,讓流動的攤販在固定地點、固定時間擺攤、收攤,形成「潮汐攤區」,如此精細化的管理舉措,不論是對攤販、市民、還是基層城管人員來說都是一件好事。生活中,儘管攤販們給市民生活帶來了不少便利,但其佔道經營、秩序混亂等,也是事實。一些城管執法人員「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也讓雙方時常陷於「你追我跑」的「貓鼠大戰」中,矛盾激化不時發生。「潮汐攤區」的設立保證了居民「菜籃子」的便利、攤販經營的穩定,也減輕了城管的工作負擔,形成了多方共贏的新局面。

設置「潮汐攤區」看似操作簡單,實際上需要管理者下很大功夫。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主動調整管理思維:讓城市井然有序固然重要,但「煙火氣」、人情味與秩序之間並非不可兼得。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從詳實的實地調研與走訪做起,站在不同角度考慮問題,俯下身子與相關各方共同探討解決問題之道,找到統籌兼顧的「最大公約數」。「潮汐攤區」這類疏堵結合的管理方式值得借鑒,其背後的管理智慧和擔當意識更值得各地城市管理者積極學習。

可喜的是,近年來,類似的精細化城市治理實踐,並不少見。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各地對共享單車的管理。從亂擺亂放到為其劃定專屬停放區域,讓共享單車的管理逐步規範化,使其真正成為便民出行的工具。除此之外,不少地方大力規劃「夜經濟」,讓過去髒亂差的夜市成為不少地方夜晚的一道靚麗風景;在快遞小哥進出社區的規範化管理問題上,各地也是「妙招」頻出,有的專門設置了「擺渡車」、有的採用了「掃碼」准入方式、還有的在小區內專門設置了指引標識,有效化解了社區秩序管理與小哥配送上門之間的矛盾……

城市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更多有創新、精細化的治理措施。找到城市管理和民生需求的平衡點,讓城市管理更高效、更便民、更有溫度,是各方協同努力的方向。

來源:中工網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名單來了!成都15個科技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 天天要聞

名單來了!成都15個科技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一大批貢獻卓越的科學家和標誌性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勵2023年度授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0人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25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49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6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139項在國家公布的獲獎名單中由在蓉科研團隊、科學家牽...
浙江30項成果獲獎!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頒布 - 天天要聞

浙江30項成果獲獎!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頒布

6月24日上午,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浙江共有30項科技成果獲獎。  其中,浙江主持完成的獲獎項目5項,參與完成的獲獎項目25項。
嫦娥六號探測器即將返回到地球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探測器即將返回到地球

嫦娥六號探測器即將返回到地球。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實現月背採樣返回,即將回到地球。這是我國月球科研的一大突破,快來看看這次探索的成果。在北京時間6月2日早晨,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穩穩著陸,它攜帶著月球的秘密禮物准
譜寫新篇章 勇當先行者③丨蘇州吳江:千億新材料產業積厚成勢 - 天天要聞

譜寫新篇章 勇當先行者③丨蘇州吳江:千億新材料產業積厚成勢

恆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一期投產國內單體最大的異質結光伏項目啟動全國第一家由民營企業牽頭組建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落戶吳江……近幾年吳江新材料領域傳來的好消息接連不斷太浦河北,三白盪旁是恆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該基地是江蘇省重
祝賀!李德仁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天天要聞

祝賀!李德仁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6月24日上午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李德仁院士獲得中國科技界崇高榮譽1939年12月,李德仁出生在江蘇泰縣溱潼鎮(現泰州市姜堰區溱潼鎮)。11歲時,李德仁考入泰州中學。他辦公室的書櫃里,至今保存著一張當年的成績單,除了體育,
致敬!李德仁、薛其坤獲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天天要聞

致敬!李德仁、薛其坤獲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今天上午揭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分別授予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李德仁是著名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一直致力於提升我國測繪遙感對地觀測水平。他攻克衛星遙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測圖核心技術,解決了遙感衛星影像高精度處理的系列難題,帶領團隊研發全自動高精度航空與...
世界周刊丨最長熱浪 - 天天要聞

世界周刊丨最長熱浪

6月21日,我們中國人迎來24節氣中的夏至。在北半球更多地方,盛夏酷暑的感覺則早已到來。從南亞次大陸到阿拉伯半島,從美國西部到墨西哥灣,「超級熱」已經成為人們的共同感受。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下屬國家環境信息中心預測,2024年有50%的幾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躋身史上5個最熱年份的幾率則高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