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人類的未來,謹慎樂觀|專訪賈雷德·戴蒙德

2022年06月24日19:22:10 科學 1092

戴蒙德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生理學教授,迄今為止,他寫出了一系列暢銷全球的社科著作——

《槍炮、病菌與鋼鐵》探討不同大洲的人類為何發展得如此不同;《第三種黑猩猩》討論人類與動物的鴻溝;《崩潰》研究為什麼有的社會持續興盛,有的社會走向崩潰;《昨日之前的世界》比較傳統社會的生活與現代社會生活的差異;《為什麼有的國家富裕,有的國家貧窮》探究國家富裕的關鍵;《劇變》則告訴我們現代國家該如何應對國家危機……

我對人類的未來,謹慎樂觀|專訪賈雷德·戴蒙德 - 天天要聞

賈雷德·戴蒙德

戴蒙德贊成可操縱的對照實驗是唯一嚴謹的科學研究方法,他也將這種方法運用到對歷史的觀察當中。作為研究自然界的科學家,他看重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演變的影響,以至於有人認為他的學說是一種「環境決定論」。

不過,他認為用「環境決定論」來否認環境的重要性是愚蠢的,尤其是在環境問題變得無比嚴峻的今天。

在不同的場合,戴蒙德總是不斷呼籲,如今人類所面臨的危機,不管是氣候危機、新冠疫情還是不平等的挑戰,都需要全球性的解決方案。

在國際局勢雲譎波詭的今天,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全球化正面臨著新一輪的危機,在這個時候談論全球合作會不會太樂觀?戴蒙德對此有保留意見,他對人類的未來總體上持謹慎的樂觀態度。

作為經歷過二戰冷戰的老人,他認為當前世界的安全程度比以往都要高,人類也正在不斷取得進步。當然,前提是我們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只有坐下來共同協商應對全球性危機,人類才會有更光明的未來。

我對人類的未來,謹慎樂觀|專訪賈雷德·戴蒙德 - 天天要聞

戴蒙德人類史系列。

01

用「環境決定論」來貶低環境的影響是愚蠢的硬核讀書會:在您的書里,您經常用諸如比較研究、自然實驗等科研方法融入對歷史的研究。您的生理學研究背景如何幫助您理解人類的歷史?

賈雷德·戴蒙德:在某些科學領域,例如我從事的生理學研究中,通過可操縱的實驗室實驗來獲得知識是可操作的、且合法的,在道德上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在其他知識領域——不僅僅是歷史學,操縱性實驗是不可能的、非法的或不道德的。

天文學家沒法通過交替熄滅和點燃恆星來研究恆星,地質學家不可能通過交替融化和凍結冰川來了解冰川,歷史學家也不可能通過停止戰爭和發動戰爭來了解戰爭對歷史的影響:這非常困難,也是不對的行為。

相反,天文學家、地質學家、歷史學家、人類學家、經濟學家和大多數社會科學家都依賴於自然實驗法:去比較自然界做了什麼和沒做什麼,而不是依靠一個在實驗室里穿著白大褂的科學家做了什麼和沒做什麼。

例如,去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三位經濟學家,因為他們搞清楚了提高工人最低工資是否會導致企業解僱工人。

我對人類的未來,謹慎樂觀|專訪賈雷德·戴蒙德 - 天天要聞

三位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這些經濟學家沒有也不可能強迫一些企業提高最低工資。他們將美國新澤西州提高了最低工資、相鄰的賓夕法尼亞州卻沒有這樣做的事實進行對比,由此發現,前者並沒有導致工人失業。

這就是自然實驗的方法。從研究新幾內亞鳥類起,這種方法我用了50年。在研究人類社會時我也在使用這種方法。硬核讀書會:影響歷史進程的變數很多,《槍炮、病菌與鋼鐵》更強調環境對人類社會不同歷史發展軌跡的影響。但有人認為,這對於不同文明來說似乎有一種宿命論色彩——由於不可抗拒的環境,有的文明就是不可能變得更先進。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這是一種「環境決定論」嗎?

賈雷德·戴蒙德:顯然,環境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軌跡,而且環境所帶來的某些影響決定了人類社會將如何發展。

如果你認為人類在任何地方都不受環境的影響,那就試試在1月只穿著T恤和短褲站在北極,並嘗試在那裡發展出一個世界級文明。

承認這一現實並不是承認什麼宿命論,就像承認1+1=2不是承認什麼宿命論一樣。北極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更溫和的例子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社會並沒有從其他嚴酷環境中發展起來——比如青藏高原或澳大利亞中部的沙漠。

用「環境決定論」這個貶義詞來貶低環境的影響是愚蠢的,就像用1+1=2是「決定論」的說法來貶低數學的重要性一樣愚蠢。

我對人類的未來,謹慎樂觀|專訪賈雷德·戴蒙德 - 天天要聞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美]賈雷德·戴蒙德 著,王道還 廖月娟 譯

中信出版集團,2022.1

02

面臨危機的國家必須始終關注社會共識硬核讀書會:在《崩潰》中,您探討了為什麼有些社會走向自我崩壞,其中的一個重要觀點是,一個社會面對問題的應變能力可能決定了我們的未來。面對當下的環境危機,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應變能力才能避免社會崩壞?

賈雷德·戴蒙德:以下是我建議的兩種不同類型的應變能力。

一種是採用新方法,或更多地採用現有方法,以防止不理想的事情發生——例如,為了減緩或防止全球變暖,我們要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轉而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和潮汐能。

另一種方法是設計出適應正在發生的不理想事件的方法——例如,隨著全球變暖,以前對發展農業來說太冷的高緯度地區可以進行農業生產,如加拿大平原和西伯利亞南部。

這可以彌補赤道地區農業生產力下降帶來的問題,因為赤道地區將變得太熱、太乾燥。

我對人類的未來,謹慎樂觀|專訪賈雷德·戴蒙德 - 天天要聞

《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美]賈雷德·戴蒙德 著,廖月娟 譯

中信出版集團,2022.1

硬核讀書會:在《劇變》中,您從個人該如何應對危機,延展到一個國家該如何應對危機。個人危機和國家危機的確有相似性,但是國家危機可能比個人危機複雜得多,應對起來也困難得多。把解決個人危機的方法放到解決國家危機上會不會過於簡化?

賈雷德·戴蒙德:當然,這是一種過度簡化,但它往往是一種非常有用的過度簡化。

對面臨危機的個人來說,直面危機、承擔責任,並為此做些什麼或選擇改變,是很重要的事情;而對於面臨危機的社會來說,承認、接受責任以及選擇改變也同樣重要。

我對人類的未來,謹慎樂觀|專訪賈雷德·戴蒙德 - 天天要聞

《劇變:人類社會與國家危機的轉折點》

[美]賈雷德·戴蒙德 著,曾楚媛 譯

中信出版集團,2022.1

03

新冠疫情恰恰在加強全球化硬核讀書會:您不止一次表示,面對新冠疫情,我們「需要全球性解決方案」。如今,新冠疫情持續近三年,您如何評價這三年來人類的抗疫成果?人類能從中吸取什麼樣的教訓?

賈雷德·戴蒙德:我們很容易落入對新冠疫情的悲觀陷阱里。世界各地仍然出現感染病例。

但我們應該樂觀,承認我們在與新冠疫情的鬥爭中取得的進展。新冠疫情在2019年12月暴發時,很少有人會想到,科學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成功開發出有效的疫苗,而不是像大多數疾病那樣需要5年或10年的時間。

當時,一些國家或地區會限制社會交流,並因此減少了發病率;而另一些國家或地區拒絕接受這種限制,結果造成了疫情大暴發。

從這場全球性的新冠危機中,我們能學到的主要教訓是:這樣的全球問題需要全球性的解決方案。

硬核讀書會:有人認為,當今迅速發展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以及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大大加劇了各種潛藏的病毒向人類傳播的頻率,比如艾滋病、非典型肺炎乃至新冠病毒等,這是自然界對人類的報復。您覺得該如何平衡經濟發展的需求和保護環境之間的矛盾?

賈雷德·戴蒙德:病毒傳播的原因並不是人類的工業化,也不是大自然在報復人類,更不是其他詩意的或新路德主義的解釋。

硬核讀書會:有人說疫情是全球局勢變得更為緊張的催化劑,您如何看? 賈雷德·戴蒙德:「新冠疫情正在加強去全球化的浪潮」這個論斷與事實恰恰相反,新冠疫情正在加強全球化,因為它最終使我們認識到,人類今天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也是需要世界各國合力解決的全球性問題,包括氣候變化、世界資源枯竭和世界各地的不平等。

我對人類的未來,謹慎樂觀|專訪賈雷德·戴蒙德 - 天天要聞

賈雷德·戴蒙德。

04

我對人類的未來持謹慎的樂觀態度硬核讀書會:您對全球化有什麼願景?擔憂全球化的未來嗎?

賈雷德·戴蒙德:我對全球化的未來感到擔憂,就像我對剛剛出生的嬰兒的未來感到擔憂一樣:這是不可避免的! 至於說各國正在走向更多的競爭、衝突和戰爭的幻想,我認為,相信這種幻想的人是那些從未經歷世界大戰的年輕人。

我出生於1937年,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長大的,我切身體會到那場戰爭對我的朋友、我的國家和其他國家的影響。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發生時,我25歲,我清楚地記得世界在一周內離大規模爆發核戰爭的距離有多遠。

我在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生活在英國,人們跟我談起自己的生活,以及他們如何受到他們所說的「大戰」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一戰對歐洲人的破壞性甚至超過了二戰。

簡而言之,與最近的過去相比,現在世界上衝突和戰爭的陰影比上個世紀大部分時候要少。硬核讀書會:您非常關注環境問題,您曾說西方人消耗資源的速度是不可持續的,若要讓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口也達到與西方人相同的資源消耗率也是不可能的。假如資源不夠,衝突不可避免。但是,讓西方人降低資源消耗率似乎是個難題,您覺得有什麼樣的辦法能讓世界變得更加公平、可持續嗎?

賈雷德·戴蒙德:當然,衝突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們選擇減少世界各地的資源消耗,選擇讓世界更加公平、可持續,那麼衝突的可能性就會減少。如果較富裕的國家選擇幫助較貧困國家,就可以使世界更加公平,保持可持續發展。

這也符合較富裕國家的利益:在全球化世界中,只要有貧困國家,其公民就會對較富裕國家感到憤怒,較富裕國家就不會安全。

富裕國家可以通過提供資金、技術以及訓練有素的專家來幫助貧窮國家,以改善其公共衛生狀況,這是一種成本較低的方法。這將減少經濟不平等,因為人們經常生病和早夭的國家,註定比人們通常健康和長壽的國家更窮。

硬核讀書會:您見證了人類社會近一個世紀的變遷。在這85年里,人類社會最讓您激動或最難忘的歷史事件是什麼?您覺得人類在進步嗎?

賈雷德·戴蒙德:在過去幾年裡,我們沒有經歷一場世界大戰,也沒有使用核武器,更沒有出現納粹集中營的回潮。

是的,人類在一些重要方面取得了進步。與5年前相比,世界上有更多人意識到氣候問題及其嚴重性,現在則有更多年輕人關注其他全球問題的嚴重性。

很多國際大企業20年前還是世界上最具環境破壞性的力量之一,現在它們至少採取了一些可持續發展政策——因為它們認識到,採取可持續發展政策對其員工的福祉、對公司所有者的子女的福祉以及對公司本身的盈利能力至關重要。

這些都是近年來發生的事件,這使我對人類的未來持謹慎的樂觀態度。如果我們能做出正確的決定——這是個很大的假設——我們將面對一個光明的未來,而不是悲慘的未來。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著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布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著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著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路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器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