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經歷的「神經膠質瘤究竟有多可怕?」

2021年09月24日21:37:07 科學 1309


親身經歷的「神經膠質瘤究竟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神經膠質瘤】屬腦部惡性腫瘤,今年的我就親身經歷過它的厲害。

一.最初發病體征:

今年3月底,我的左手突然出現感知異常,總有麻木感覺。似乎不是自己的手,最初起幾根手指無法正常活動,洗碗的時候還摔壞了一個,我還算很快感覺不對,去了醫院,但當時導診台讓我去】康復醫學科進行檢查。因此就一系列的先做肌電圖檢查(還排隊很久,)結果顯示可能是頸椎壓迫(核磁共振檢查出啦頸椎突出是有一點。但是主任醫生說並不算嚴重),於是進行一周的理療(什麼紅外線,干擾電,溫熱療法,牽引都做了一遍),一周療程後幾乎完全沒有改善,第二周主任再開了一周,連續2周做完後正好遇上五一放假,

二.壓力太大讓病情快速惡化。

5.1假期間由於公司項目需要,雖然在家,其實還是處於完全線上待命的狀態,尤其當時的項目是需要中國團隊跟新加坡團隊聯合完成,但是實際情況下很多溝通障礙。工作完全無法正常完成,壓力非常大,結果突然有一天睡醒了發現我的左手幾乎是完全動不了了。

三.從康復醫學科轉到神經內科檢查。

5月初再次去康復醫學科主任給我診斷的時候開始發現不對勁了,說如果是頸椎問題不可能理一點用沒有 而且還在惡化,於是主任建議我趕緊去神經內科專家看看。

神經內科醫生第一時間給我開了頭顱CT掃描檢查。當天檢查手診檢查我的手直接告知左手完全癱瘓。

後第二天就發現確實頭顱有陰影,於是又開了【增強核磁共振檢查】。

四.噩耗果然還是來了。

5.13日我在醫院公眾號上就看到核磁共振檢查結果,當時報告是考慮腫瘤。此時我幾乎崩潰了,一個人實在無法面對,這麼久以來,一直都是自己一個人去醫院晚上實在沒忍住,讓老公第二天陪我去見醫生。

5.14日,神經內科醫生跟我確認,確實是腦子長瘤了,他直接沒有任何處理意見,只是建議去神經外科看看是否可以手術切除,因為是腦子手術,我擔心的問了下是否有風險,沒想到內科醫生跟我說。肯定有,所以建議我們直接去上海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全全國最權威的神經外科)。

聽完醫生的語氣,我跟老公嚇壞了,先在候診室外面坐了好久才回過神來,然後趕緊上健康雲預約華山醫院神經外科的專家,因為太知名的醫院,專家非常難約,最快也是10天以後,還好約到一位有特需門診的教授,

5.25來到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於佶教授門診,沒想到他一看到片子就說:手術可以幫你開,但是你的手和腳功能還是保不住,只能保命。

當時的我們已經不知道如何表達,也只能請求醫生幫我維持生命!沒想到醫生還說。具體維持多久還不確定。又讓我們幾乎崩潰了一回,而且還說這個腫瘤惡性程度非常高。所以這麼快完全攻擊我的左邊肢體運動神經。

五.入院手術。


親身經歷的「神經膠質瘤究竟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我是5月26號正是入院上海華山醫院東院神經外科手術排期在6月2號。

手術還算是非常順利.手術後我的恢復也很快。一個多星期後出院了。

六、後續放化療。

因為神經膠質瘤屬於惡性腫瘤,醫生的治療方案是必須要進行【放化療治療。】於是我又轉到華山醫院西院的放射治療科,經過醫生團隊建議。我需要連續進行30次的放療,同時放療期間還要搭配化療藥物一起吃。

這期間身體真的是經歷了絕大的痛苦,每一天早上去放射性治療後人就很累,完全沒有精神和胃口,睡眠也不好。還有輕微頭痛,加上化療藥物吃了影響整個消化系統,幾乎沒有一天是能夠正常排便的,那種感受實在無法形容。

七、終於在9.15號結束了放化療療程身體細胞幾乎完全殺光,白細胞,淋巴細胞極速下降。醫生讓我先回家休息28天後再去做一次核磁共振檢查和血常規檢查。

八、回家大補了一個星期。

每天差不多2小時要吃一頓,就像小嬰兒一樣,除了每天正常吃飯。我還額外補充很多營養元素。比如微量元素,海藻,燕窩,等等。

終於現在體能狀態恢復回來了。

九、自主康復訓練。


親身經歷的「神經膠質瘤究竟有多可怕?」 - 天天要聞

現在的我在康復師的幫助下進行物理訓練,連續1個月下來有了很大進步,完全癱瘓的左手現在可以在右手的輔助下夾起小木棍了。而且康復師說我還是有機會回歸社會的。這讓我感覺很開心

【到底我為何會患病?】

老實說。我一直認為自己生活方式已經很注意了,為何還是會得這個病呢?在醫院的時候看到非常多跟我一樣的膠質瘤患者,而且年齡還比我更年期,有個男孩才19歲,本來在美國留學。而且剛拿到學位。結果因為手部局部癲癇入院檢查出來膠質瘤,於是送回國治療。

我總結下來我的最大原因可能還是壓力的關係,加上可能我們現在人手機輻射的影響(每天幾乎24小時手機不離身。而且很多時候都是線上待命,晚上也沒有關手機的習慣。就放在床頭邊上。

所以在多種因素的催化下身體最終扛不住了,

【對於預防神經膠質瘤,強烈建議現代人務必注意】

1、減少自身壓力。

我們現代人無論工作.生活,都是壓力巨大,尤其是40歲左右的中青年,上有老下有小的高壓一族,一定要學會釋放壓力。維持良好的睡眠。

2、減少手機的使用。尤其晚上睡覺手機不要放在床邊,實在無法一定要開啟飛行模式✈️,尤其越智能化的手機輻射更厲害。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