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三無研究員,85歲卻獲得專業領域最高獎,屠呦呦憑的是什麼?

2021年09月21日23:25:02 科學 1481

在中國科學領域,最高的榮譽是院士。

可有這麼一個人,她在專業領域作出突出貢獻,活人千千萬,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可依舊沒有當選院士。


屠呦呦被稱為三無科學家,沒有博士學位、留學背景,院士頭銜,但這些依舊無法掩蓋她的光芒。

她是三無研究員,85歲卻獲得專業領域最高獎,屠呦呦憑的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作為一名三無研究員,卻能在85歲的時候,獲得專業領域最高獎,屠呦呦憑藉的是淵博的知識、醫者的仁心、不朽的功績。

能獲得諾貝爾獎,不是它成就了屠呦呦,而是屠呦呦使獎項更加名副其實。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屠呦呦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她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這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

瘧疾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而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衍生物,作為最有效的瘧疾聯合用藥,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她是三無研究員,85歲卻獲得專業領域最高獎,屠呦呦憑的是什麼? - 天天要聞

1930年的浙江寧波,一個女嬰呱呱墜地了。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詩經·小雅》的名句里寄託著父母對孩子的美好期待。

在這頗具文化氣息的名字里,可以想像敬重知識的氛圍一直圍繞在屠呦呦身邊,父母重視教育給屠呦呦的未來打下了良好基礎。


5歲送入幼兒園學習,到20歲參加高考,屠呦呦的求學經歷也頗為曲折。

因為患上肺結核,屠呦呦不得不休學兩年。

在治療過程中,她對醫藥學有了興趣,在繼續學業時,她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大醫學院

淵博的知識,這是傑出人物的必備。

在大學期間,屠呦呦像一塊海綿瘋狂汲取知識,她呆在學校課堂上和圖書館裡,學習著植物化學、本草學植物分類學,完成了基礎知識的理論框架構建。

在進入工作中後,屠呦呦有了更多實踐經驗,她深入基層,向老葯工學習中藥鑒別及炮製技術。

而且在實踐基礎之上,屠呦呦還繼續著理論學習,在掌握了系統的中醫學後還不斷鞏固夯實。

在學習實踐研究,如此反覆之下,屠呦呦在掌握前人的基礎之上,依靠自己不斷學習的知識,能夠在醫學領域上再次進步。


她是三無研究員,85歲卻獲得專業領域最高獎,屠呦呦憑的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在患病期間,是中醫讓屠呦呦重新健康起來,醫術點燃了她的學醫興趣,而施展醫術的人則讓她升華了自己的心靈。

屠呦呦想要治病救人,聖手仁心讓她有了神聖的光輝。

在新中國時期,提高所有人的身體素質已經迫在眉睫,而血吸蟲病首當其衝。

在廣大的農村地區,血吸蟲肆虐,已經有無數人被感染,他們因此喪失勞動能力甚至是死亡。

群眾的生活實在是太過艱苦,甚至連毛主席都發出哀嘆,將血吸蟲比作瘟神。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剛剛學有所成的屠呦呦在加入共產黨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開展了這次驅逐瘟神的運動,她研究治療的藥物被收入書中。

在治療血吸蟲病的突出表現,讓研究院在接受抗瘧葯研究的任務中,屠呦呦成為了科研組組長。

經過數年的研究數百次的失敗,屠呦呦在古籍《肘後備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有了靈感,成功獲得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實現對瘧原蟲的抑制率達到了100%

這樣巨大的成功,讓中國向世界有了發布青蒿素抗瘧成就的大會。

尤其是1992年抗瘧藥物研製成功,青蒿素得到全面使用,使中國乃至世界的抗瘧達到新高度,活人無數。


她是三無研究員,85歲卻獲得專業領域最高獎,屠呦呦憑的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在傳中醫和現代醫學的結合下,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在人類健康史上做出了非凡貢獻。

屠呦呦的不朽功績讓她獲得諾貝爾獎,也讓她成為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

只是在這些榮譽背後,也有著數不盡的艱辛苦阻。

在工作中,因為時代原因,研究的項目基礎一空二白,沒人、沒錢、沒技術資源。在實驗條件惡劣的情況下,只能用笨辦法,一遍又一遍的實驗研究總結。

在生活中,她整天不在家,白天在實驗室泡著。

據屠呦呦回憶

交給你任務,當時對我們來說,就努力工作,把國家任務完成。

只要有任務,孩子一扔,就走了

襁褓中的孩子被送到老家由老人照顧,長時間的分離讓屠呦呦內疚,每次重聚都能讓這位母親十分開心。

當時屠呦呦的生活單調極了,一切精力都在工作上,沒有多餘的時間。

榮譽的背後,是那高強度的工作,為了成果,屠呦呦犧牲了很多。


她是三無研究員,85歲卻獲得專業領域最高獎,屠呦呦憑的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屠呦呦是一名共產黨員,而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她在專業領域已經做到了。

作為一名科學家,她用自己的研究造福著無數人。這位發過光、發過熱的老人,將會被所有人銘記。

屠呦呦這名三無研究員,不比那些三有科學家差。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 天天要聞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新華社海口5月15日電 經反覆核實論證,海南省林業局15日確認,時隔百餘年,海南再次發現一個壁虎屬新物種——自然保護地壁虎。這也是首個由我國人員在海南本土發現並命名的壁虎屬物種。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動物分類雜誌》上發表。2024年12月8日,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拍攝的自然保護地壁虎。(周潤邦 攝)...
創新展上看創新,GEA加速未來食品行業高效增長 - 天天要聞

創新展上看創新,GEA加速未來食品行業高效增長

AI時代,食品飲料行業正快速變革與創新發展。消費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正驅動行業探索技術創新與轉型。從植物基到生物技術、智能製造,食品飲料企業正在創新與規模化生產、提升產品品質與生產效率的思考中前進。FBIF食品創新展近日在上海
沙特正成為另一個AI晶元消耗大戶 - 天天要聞

沙特正成為另一個AI晶元消耗大戶

看上中東,英偉達向沙特出售1.8萬顆頂級AI晶元文|《財經》研究員 周源編輯|謝麗容美東時間5月13日周二,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沙特-美國投資論壇上,英偉達(NVIDIA)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宣布,將向沙特人工智慧(下稱AI)初創公司H
日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將在台灣省投入醫療使用! - 天天要聞

日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將在台灣省投入醫療使用!

日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天空驅動」(Skydrive)將在台灣省作為應急醫療直升機投入使用!日本研發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 「天空驅動」(Skydrive)已被指定為台灣省的應急醫療直升機,預計將用於支援陸上交通受限的離島地區緊急醫療服務。儘管 eVTOL 尚未進入全面商業運營階段,但近年來全球多國已加速電動垂直起...
圖解巷道高冒區、複雜空巷充填及上隅角密閉 - 天天要聞

圖解巷道高冒區、複雜空巷充填及上隅角密閉

我是通風安全,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一通三防】與【安全管理】乾貨。一、充填設備及工藝材料施工採用的設備主要有氣動隔膜泵、混合器。材料充填工藝如下:按照水灰比(1.
五十萬米高空捕捉地表細節 - 天天要聞

五十萬米高空捕捉地表細節

長光衛星智慧農業農村綜合指揮平台界面。 長光衛星供圖李岩在加工反射鏡。 本報記者 劉以晴攝「吉林一號」寬幅衛星總裝現場。 長光衛星供圖「吉林一號」是我國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和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
我國首款航天大模型 讓衛星管理更聰明 - 天天要聞

我國首款航天大模型 讓衛星管理更聰明

隨著天上的衛星組網越來越多,這些衛星如何更加智能、高效地管理成為行業面臨的一個問題。我國首個航天大模型,正在助力衛星管理更聰明。航天大模型「華山」,首次將大語言模型應用在航天領域的產品上,運用AI幫助用戶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軌道計算與分析、指令代碼生成等航天器在軌管理工作。通過數據學習,它可以快速且智...
大熊貓「荷風」「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美泉宮動物園 - 天天要聞

大熊貓「荷風」「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美泉宮動物園

當地時間5月14日,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大熊貓「荷風」和「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當天,美泉宮動物園為「荷風」和「蘭韻」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發表致辭。現場觀眾熱情高漲,眾多兒童歡呼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