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力!在病毒入侵宿主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2021年09月10日20:08:11 科學 1660


生物力!在病毒入侵宿主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 天天要聞


新冠病毒(SARS-CoV-2)利用其刺突(spike)蛋白識別宿主細胞受體 (如ACE2),引起spike中的S1與S2結構域分離,觸發S2結構域的構象改變,最終導致病毒與宿主細胞膜融合從而完成病毒入侵。但是,目前結構生物學研究發現新冠病毒spike結合ACE2受體時僅RBD結構域存在較大構象改變,其它部分只發生了細微的變化,並不足以觸發緊密結合的S1和S2結構域分離。因此,新冠病毒spike結合宿主受體如何觸發其S1和S2結構域的分離,進而激發S2膜融合蛋白機器,是冠狀病毒入侵領域懸而未解的重要問題之一。


近日,國際權威專業期刊 Cell Research 在線發表了題為Mechanical activation of spike fosters SARS-CoV-2 viral infection研究論文【1】,研究者通過生物力學理論計算,得到新冠病毒入侵過程中,病毒邊緣單個spike/ACE2分子對受到10~30皮牛(1皮牛=10-12牛頓)級別大小的生物拉力;結合分子動力學模擬、單分子力譜技術及假病毒感染實驗首次證明了生物力可以增強spike/ACE2相互作用並加速S1與S2結構域的分離,從而有利於病毒入侵宿主細胞。


生物力!在病毒入侵宿主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 天天要聞


生物力!在病毒入侵宿主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 天天要聞

圖1. 新冠刺突蛋白力學激活卡通圖。SARS-CoV-2 RBD(門環)與ACE2(手)相互作用,生物力(小孩的手處於拉伸狀態中)調控RBD與ACE2蛋白相互作用,且促使刺突蛋白髮生構象變化(門栓即將破裂)。一旦門栓破裂(刺突蛋白構象變化完成),門外的猛獸(病毒RNA)就會進入(新冠病毒與宿主細胞融合,病毒RNA遺傳物質進入宿主細胞)。


該論文揭示了生物拉力在新冠病毒顆粒通過spike/ACE2相互作用入侵宿主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病毒入侵過程中所產生的生物拉力能量主要源自於spike/ACE2互作所釋放的一部分自由能。該能量進一步轉換成為細胞-病毒系統的彈性勢能。其主要包括兩部分:1、細胞膜內存儲一部分彎曲能,主要由相對柔軟的細胞膜適應較硬病毒顆粒的形貌,包裹在其表面所儲存;2、為保證病毒與細胞膜的緊密貼附,細胞-病毒接觸面邊緣的spike/ACE2分子鍵中存在著生物拉力,從而存儲部分拉伸彈性勢能。單分子力譜實驗進一步證明新冠spike/ACE2相互作用在皮牛量級拉力作用下顯著增強。分子動力學模擬顯示,拉力將導致新冠病毒spike中與ACE2結合的結構域RBD發生轉動,增強了spike/ACE2鍵的結合,延緩了它們的解離,從而增強病毒顆粒附著於表達ACE2細胞表面。而且,這種力學增強spike/ACE2互作效果在新冠spike上比非典病毒spike上更加顯著,為新冠病毒比非典病毒更強的傳染力提供了全新的分子機制解釋。


更有意思的是,生物拉力還能成千倍地加速S1與S2結構域的分離(圖2)。研究者還意外地發現了傳染性較強新冠病毒突變株刺突上D614G的突變(該突變為阿爾法、貝塔、德爾塔、伽馬及拉姆達毒株共有的突變)能夠進一步3倍增強spike與ACE2受力結合,並35倍加速S1與S2結構域分離速率。該發現為解釋D614G相關的高致病性毒株高傳染性提供了全新的分子機制。


生物力!在病毒入侵宿主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 天天要聞

生物力!在病毒入侵宿主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 天天要聞

圖2. 新冠病毒spike蛋白生物力激活的模型圖及生物力加速導致新冠刺突蛋白S1與S2結構域分離的分子動力學模擬。


此外,該研究還鑒定了一種來自COVID-19康復患者的、具有較好中和能力的、同時結合S1與S2結構域的非RBD阻斷的單克隆抗體,該抗體可以105倍抑制S1與S2結構域受力快速解離(圖3)。基於上述研究發現,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基於鎖定刺突蛋白S1與S2結構域來中和冠狀病毒的抗體篩選及設計策略,潛在性為目前新發的高致病性新冠突變毒株提供全新的有效阻斷策略。

生物力!在病毒入侵宿主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 天天要聞

圖3. 通過鎖定S1與S2結構域的分離來中和新冠病毒的模型圖


本研究是醫工信交叉合作的又一個成功案例,是生物力學與力學生物學、單分子生物物理的一重要突破,也是陳偉和婁繼忠課題組2020年Cell Research合作發現新冠包裝機制【2】後又一個病毒領域的重要發現。該研究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包括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博士後胡煒、合作單位的張勇博士、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費攀宇(醫工交叉)、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博士後張同同以及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博士後姚丹梅。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陳偉教授、合作單位的婁繼忠研究員、上海大學應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李振海教授和紐約大學王俊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工作還得到了西湖大學周強教授、謝琦教授和山東大學王培會教授的重要支持。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 天天要聞

土衛二,一顆冰冷的衛星,那裡會有生命嗎?

一片神秘的地外海洋,究竟住著誰?一起來看看土衛二上的原住民!"通過卡西尼號的測量,我們知道土衛二的海洋是宜居的。我們知道那裡有液態水、能源以及碳、氫、氮、氧、磷和硫等化學物質。"圖示:土衛二噴出的冰羽流。(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新的研究表明,在土星衛星恩克拉多斯的表面有一些地方,航天器可以在那裡著陸,...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 天天要聞

就在端午,準備觀賞!

星空有約|月亮「邂逅」星團,這幕美景別錯過端午節當天傍晚,一彎蛾眉月將與著名的蜂巢星團近距離相伴,屆時只要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將會目睹到這兩個不同天體上演的「親密一幕」。由於23時左右月亮才會從西方落下,因此觀賞、拍攝這一幕美景的時間比較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著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布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著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