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登門之前,身體早有提醒,這3個信號一出現,希望你別忽視

2021年03月22日07:03:13 科學 1411

根據衛生組織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因心腦血管疾病而離世的人數高達458萬人,所佔比例達到了43%,這項數據也反應一個問題: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了國民健康的最大殺手。

腦梗登門之前,身體早有提醒,這3個信號一出現,希望你別忽視 - 天天要聞

在各種類型的心腦血管疾病中,腦梗是最為可怕的,其發病率高,而且致死率、致殘率都是位列前茅的,即使挽回了生命,複發的可能性也很大。但大多數腦梗都不是驟然形成的,一般是由高血脂或高血壓,發展到血粘稠、血栓、血管堵塞或破裂之後才會出現。在腦梗發生之前,身體也會發出一些信號提醒你,所以及時發現,或許可以避開。

腦梗登門之前,身體早有提醒,這3個信號一出現,希望你別忽視 - 天天要聞

腦梗登門之前,身體早有提醒,這3個信號一出現,希望你別忽視

1、嗜睡

人在科學且規律的睡眠習慣下,每天只要睡足6-8個小時,基本上都會充滿活力。但對於腦梗的人來說卻不是這樣,當腦部血管梗塞之後,大腦容易供血不足,從而處於缺血缺氧的狀態,所以精神就會變得渙散,頭部昏昏沉沉的。

大腦為了獲取更多的氧氣,還會頻繁發出打哈欠的指令,所以總讓人感覺自己沒睡夠,睏倦感很強烈,因而變得十分嗜睡。

腦梗登門之前,身體早有提醒,這3個信號一出現,希望你別忽視 - 天天要聞

2、眩暈

很多中老年人出現頭暈目眩的情況時,總以為是勞累過度或是感冒引起的,但其實,頻繁地出現眩暈,很可能與腦梗有關。當血壓驟然升高之後,血管變硬,血循環速度下降,就會導致大腦的供血量減少。

這種情況下,大腦會出現明顯的暈眩感,早晨起床時尤為多見,雖然持續時間不長,但一天中會反覆出現多次。當發現自己頻繁有暈眩感時,最好及時檢查一下腦部CT。

腦梗登門之前,身體早有提醒,這3個信號一出現,希望你別忽視 - 天天要聞

3、小中風

人的運動神經系統是受大腦的中樞系統神經控制的,當腦部血管堵塞或梗死的時候,中樞神經會嚴重缺少血氧,那麼就有可能導致運動神經受損,從而引發小中風現象。

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單側肢體麻木、手部持物易掉落,不能輕鬆握住水杯、走路時雙腿沉重,抬不起腳。若病情持續發展,還有可能出現語言功能障礙,比如吐字不清、嘴歪眼斜、舌根發硬、流口水等。

腦梗登門之前,身體早有提醒,這3個信號一出現,希望你別忽視 - 天天要聞

腦梗的高危人群有哪些?這6類人,要特別注意

  • 高血脂人群(甘油三酯高、總膽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
  • 血液粘稠度較高的人,可做血流速度測試來確認
  • 飲食偏向重口味的人(高油脂、高糖分、高鹽)
  • 情緒比較容易暴躁,容易激動,精神緊張,易焦慮的人
  • 長期熬夜晚睡,日夜顛倒,睡眠嚴重不足的人
  • 經常從事體力勞動,勞累過度,身體經常透支的人

腦梗登門之前,身體早有提醒,這3個信號一出現,希望你別忽視 - 天天要聞

除了飲食之外,預防腦梗,生活中也要堅持這4件事

  • 勤運動——提升新陳代謝速率,減輕血管負擔;
  • 早睡覺——讓血管得到放鬆,減緩血管老化;
  • 控體重——避免體內脂肪過多,降低高血脂風險;
  • 常體檢——定期體檢,可以及時了解血管的異常。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 天天要聞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7月2日武漢大學機器人學院成立大會在該校舉行學院將從小米、宇樹、樂聚、優必選等機器人、智能製造頭部企業聘請10名產業教授培養創新拔尖人才武大機器人學院執行院長肖曉暉教授在會上介紹,新成立的機器人學院2025年將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將依託武大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 天天要聞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作者:黃鶯2025年7月1日,總部位於美國的專利池管理機構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視頻分發專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專利池的首個進展——首批被許可方和許可方名單,其中位元組跳動、快手和騰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 天天要聞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什麼項目值得爭論70多年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論證,前後歷經七十餘年,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前期工作迎來最新進展—— 寧夏中衛市自然資源局近日發布《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證前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布了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的擬選址位置、擬用地面積等信息。 黃河流域治理長期...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 天天要聞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原標題:第四十一次南極考察隊在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進發(弘揚科學家精神)一次卸貨任務中,承擔人員轉運任務的「雪鷹301」直升機正在降落「雪龍2」號艉甲板。科考隊員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搖鑽。科考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聞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蓋房子,要從地球上運建材嗎?長期留駐月球,飲用水也要地球「發貨」、飛船「快遞」嗎?「不用!」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測實驗室時,記者從科研人員口中聽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月壤3D列印系統設備。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中國人民大學與西湖大學攜手成立「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並面向全球發布「未來人類十大議題」,聚焦人類文明演進的重大挑戰與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 天天要聞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6月30日,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文章《推動行業進入以檢測結果為宣傳依據的時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張免受科學檢驗的必定屬於偽科學。文章直指,在重組膠原蛋白的測量問題中,聲稱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就無法準確測量,就是一種典型的「免受檢驗策略」,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免受科學檢驗和公共監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 天天要聞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型糖尿病是我國主要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肝糖輸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鑒定與糖代謝穩態調節密切相關的新型生物標誌物,從而為建立疾病預警體系和個體化診療方案提供新的理論依據。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周健團隊、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