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曲變「紅禍」!小林製藥陷「吃了住院」風波,52家企業躺槍!

2024年3月22日,有報道多名日本消費者服用小林製藥公司含紅曲成分的保健品後出現腎臟問題,導致住院甚至死亡,小林製藥宣布緊急召回三款含紅曲成分的保健品。

相關報道

這事之前在日本國內鬧得沸沸揚揚,在咱們中國,也引發了不少討論。

先說說小林製藥,這可是個歷史悠久的企業,能追憶到19世紀明治時代,總部位於大阪,創業已有100多年。

它的產品種類繁多,除了常規藥物,還有像暖寶寶這類生活雜貨以及保健品,在中國也有不少女生通過電商、海淘購買過它家產品。

小林製藥出事的是一款紅曲保健品,準確說是保健補充劑。

紅曲,在中國也有,屬於發酵類產品,由紅曲米製成。

這幾年在日本,發酵類產品特別火,像鹽曲等各種曲類,大家覺得這類東西對身體好,尤其對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有效果,後來甚至傳得神乎其神,好像能治百病。

紅曲

小林製藥這款紅曲產品,經檢測發現一些含量超標,可能導致食用者中毒,甚至出現臟器衰竭、腎臟代謝問題等嚴重後果。

其實從2024年1月份開始,小林製藥就陸續接到客訴,但直到3月份,才覺得問題嚴重上報給厚生勞動省(後勞審)。

涉事產品

厚生勞動省接到上報後,毫不含糊,立刻對外公布,畢竟這關乎人命。目前已知至少有100多人因食用這款產品送醫,其中5人被認為是食用紅曲補充劑導致腎臟等臟器出現問題。

紅曲本身雖被認為有保健功效,可在發酵過程中,如果處理不當,容易產生一種叫橘毒素的毒素。

這次涉事批次的產品,很可能就是橘毒素含量超標,從而產生毒副作用。不過,在檢測樣品時,並沒有明確發現橘毒素的痕迹。現在還有一種說法,是在發酵過程中若出現不理想狀況,可能產生軟毛青毒酸,但它與腎衰竭或急性腎病之間的因果關係,目前也尚未確定。

但由於事件重大,媒體報道時難免有「未審先判」的情況。小林製藥也很快出來開發布會道歉,不過有日本KOL和評論家覺得,整個進程有點快,在原因還沒完全調查清楚的情況下,似乎就確認了這件事,不太科學。

小林製藥出來開發布會道歉

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隨著調查的深入,更多令人震驚的內幕被揭開。

原來,小林製藥至少向日本國內外52家食品飲料公司供應了有問題的紅曲原料。這些公司涉及方方面面,從酒類到零食,從電商到餐飲,無一倖免。

對小林製藥來說,後續面臨許多麻煩。

如果進入司法賠償階段,一方面訴訟過程會很漫長,另一方面要建立明確的因果鏈非常困難。它現在公開道歉,是想及時止損,避免公司整體形象受損,可這也意味著在證據鏈等問題明確前,就先承擔了責任。

從歷史上日本食品企業食安問題的處理來看,小林製藥後續走向還不明朗。比如森永乳業,在20世紀50年代發生過嚴重的奶粉中毒事件,當時日本戰後飲食結構改變,乳製品需求大增,森永乳業的奶粉因砷超標,導致130名嬰兒中毒死亡,波及超1萬人。這個事件最初被認為是嬰兒罕見病,後來經岡山大學附屬醫院醫生主動向厚生勞動省舉報才被揭露。

由於當時日本沒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受害者維權艱難,森永乳業採取拖延戰術,整個官司從50年代一直打到70年代,一審二審森永都被判無罪,它將責任推給二級供應商。直到七八十年代,在社會正義人士和公益律師推動下,事情才有反轉,但整個過程漫長,不過即便如此,森永乳業在日本依然存續至今。

再看2000年的雪印乳業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當時在大阪進基地區,雪印乳業的乳製品因生產環節污染,導致金黃色葡萄球菌滋生,造成一兩萬人集體食物中毒,這被認定為日本戰後最大規模的集體食物中毒事件。

雪印乳業出事產品

事發後,雪印乳業一開始不承認問題,後來才召開新聞發布會承認製造流程有問題。

當時社長石川哲郎在發布會上的表現,比如借口體力不支提前結束髮布會,被記者指責,現場畫面經電視媒體傳播,對企業形象造成極大打擊。而且,在事件還未完全解決時,2001年和2002年,雪印集團又出現進口商把外國牛肉偽裝成日本牛肉詐領政府補償金的醜聞,一系列事件導致企業形象一塌糊塗,最終企業重組。

對比這些事件,小林製藥紅曲產品問題有其特殊性,它本質上是食安問題,但因為涉及的是保健食品,與藥品管理不同。在當下媒體環境和消費者意識變化的背景下,小林製藥的應對方式和最終走向,值得持續關注。

這一事件也給我們提了個醒,對於日本產品,不能盲目迷信,雖然日本在產品質量管控等方面總體處於較好水平,但也絕非完美無缺。

另外,日本在健康、保健品領域,有不少所謂的「日式偽科學」概念,像水素水、青汁、納豆菌等,行銷能力很強,不僅在日本國內,在海外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

日本善於將自身文化符號以精緻方式包裝,融入全球化話語體系,比如借鑒西方紅酒品鑒制度來推廣清酒,在餐飲上融合法餐、意餐元素再反向輸出給歐美等。

但我們要明白,不同國家有不同標準,像日本流行的止痛藥Eve,在歐美因某些成分存在健康隱患被禁售。所以,對待日本產品,還是要以客觀、理性、就事論事的態度,破除盲目神話,關注產品本身質量和安全。

小林製藥紅曲產品事件,無論是對日本國內食安管理,還是對全球消費者認知,都有重要意義。

#財經##經濟##商業大事議##日本##養生##健康真探社##養生#


文本內容源自@東亞觀察局的音頻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