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的,天氣越熱,脾胃越弱,一個中成藥是脾胃的小太陽

天氣變熱的時候,大家會想吃冷的東西,比如冰淇淋、雪糕、冷飲,誰知道這樣的操作,使得本已虛寒的脾胃更加雪上加霜。

為什麼脾胃本已虛寒呢?雖然環境很炎熱,但是脾胃是虛寒的。這就好比,人在地面上行走,覺得很炎熱,但是如果跑到地下窯洞的地方,卻很涼快一樣。體表是熱的,但是體內卻是寒的。

這個時候如果還貪涼喜冷,就會損及脾胃的陽氣,寒濕就會慢慢形成。

今天介紹的中成藥就是用來治沉寒痼冷的,名字叫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如果再要往前追溯,就不得不提漢代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裡面有一個理中丸。理中丸能溫中散寒,中就是中焦,就是脾胃,所以溫中丸能散脾胃的寒濕,宋人在此基礎上進行配方升級就變成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附子、党參、白朮、乾薑、甘草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原文載:治脾胃冷弱,心腹絞痛,嘔吐泄利,霍亂轉筋,體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滿,腹中雷鳴,嘔噦不止,飲食不進,及一切沉寒痼冷,並皆治之。

附子在冬至時栽種,天氣最冷的時候,其他植物都凋零了,唯有它茁壯成長,韜光隱晦,說明附子體內蓄積的能量是很足的,足以抵抗嚴寒,等到夏至收穫的時候,已然秉足天地一歲之全陽之氣,大辛大熱,可補火助陽,溫暖脾腎。

乾薑辛熱,擅長溫脾胃,散脾胃之寒。經常與乾薑相提並論的是生薑,雖然兩者都叫姜,但其實在採摘時就已經決定了它兩的屬性不一。

生薑是嫩姜,雖然辣,但辣味散得快,發散的力量比較強,走而不守,淋雨後通常會用生薑煮水服用,發點汗,目的就是儘快地把寒氣給散出去。而乾薑是老薑,乾薑的辣味濃烈而持久,所以乾薑守而不走,能久久地聚於脾胃,這樣溫中散寒的效果就會更好。

党參補氣,就好像空氣中的氧氣,能起到助燃的效果,附子、乾薑提供熱量,党參補氣,讓火力更足。

附子、乾薑都是偏溫熱的,不少人怕會上火。確實《內經》裡面也提到過「壯火食氣,少火生氣」,怎麼讓這個火和煦溫暖,而不燥熱呢?這裡用到了甘草。

甘草最為人熟悉的是調和諸葯的能力,甘草色黃,本來也是一味補脾胃的葯,能緩急,所以它能降低這種火熱的猛烈。就好像在鄉村裡頭做飯,如果柴火過於猛烈,會在火上撒上泥土,這樣火勢就會變緩,這就是「土伏火」的道理。熱量就能一點點地進入脾胃,而不至於上火。

白朮健脾益氣還能祛中焦脾濕,可以把中焦脾胃裡的濕邪化掉,寒和濕經常相伴而生。陽氣除了使人感到溫暖,陽氣還負責蒸騰氣化,把體內的水變成可以被吸收利用的津液。當陽氣不夠了,也就意味著氣化功能減弱,這時候就會產生很多廢水,既不能被利用,又排不掉,廢水停留在體內就變成了濕氣。

值得注意的是,穀雨後氣溫雖有升高,但雨水也多,濕氣也重,不能因為氣溫升高就多吃水果,喜吃冷飲,本來已經虛寒的脾胃,再經此折騰,遲早會變成老寒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