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束支起搏,判斷電極深度有新方法!南昌大學二院研究

對於行左束支區域起搏患者,電極深度需要有一個合適的範圍,在此範圍內既可以成功奪獲左束支,又能夠避免電極穿孔。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胡金柱、黃強輝等進行的研究表明,在左束支區域起搏時,V1導聯r'波振幅在一定合適範圍內,並結合阻抗變化可指導左束支區域起搏,有助於降低電極穿孔的風險。

研究顯示,V1導聯r'波振幅在0.24~0.69 mV範圍內,阻抗在 648.30~828.90 Ω之間,電極植入深度 6~11 mm最合適,穿孔風險小,且能較大概率成功奪獲左束支,起搏參數滿意,起搏QRS波時限較窄。

這項研究共納入78例心臟結構正常、有起搏器植入指征並行左束支區域起搏的住院患者 78 例;其中7例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71例為房室阻滯,26例合併心房顫動

78例患者中,89.7%起搏時V1導聯QRS 波末端出現 r'波,振幅為0.5±0.2 mV;10.3%QRS 波表現為rS、RS 型或終末端無r'波。

r' 波振幅、阻抗、電極深度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線性相關性分析顯示,r'波振幅與電極植入深度呈正相關(r=0.424,P<0.01),與阻抗呈負相關(r=-0.256,P=0.03);電極植入深度與阻抗無明顯相關性(r=-0.132,P=0.27)。

進一步進行回歸分析發現,電極深度是影響r'波振幅的重要因素,即電極深度的變化可以解釋r'波振幅 18% 的變異。

由於電極植入深度對r'波振幅影響性很大,因此r'波振幅在一定範圍,並結合阻抗的變化可以判斷起搏電極在室間隔中的深度。

根據建立的線性回歸模型,當電極深度在 6~11 mm(該範圍內的穿孔風險很小,並且成功奪獲左束支概率較高)時,V1導聯 r'波的振幅在 0.24~0.69 mV區間內是相對安全的。

在術中、術後 48 h 及 12 個月隨訪期間內,患者均未出現電極穿孔、血栓栓塞、心臟填塞、感染、導線脫位等併發症。

研究者介紹,大多數電極穿孔術中可以發現並及時撤出電極重新進入,還存在一部分植入術後晚期發生電極穿孔。心肌損傷電流的存在,V6短R 波峰值時程可以幫助術者判斷是否發生電極穿孔,但為了避免電極穿孔,一些術者反覆鞘內注射對比劑判斷深度,此時增加對比劑也會給患者帶來負擔,尤其是高齡患者。

此外,在手術過程中,術者往往會因為未奪獲左束支、起搏參數不理想等原因,反覆在右心室間隔面反覆操作,這種反覆操作不僅增加了手術時間和暴露時間,還會造成心肌損傷,這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當前研究則探索了V1導聯 r'波振幅、阻抗和電極深度三者之間的關係,以尋求更好地指導 LBBAP 並減少併發症。

該研究中,8例(10.3%)患者起搏時,其末端未見r'波。

一般來說,多種因素可以影響起搏形態,包括不同部位的起搏,束支遠端是否存在阻滯,有無陽極環奪獲、起搏類型等。

當起搏電極進入室間隔比較深時,陽極環將緊貼右側室間隔部位,在起搏過程中,左束支和右束支同時激動,其起搏形態不典型,V1導聯可以表現為 rS、RS型;此外,如果起搏部位靠近希氏束,起搏形態與希氏束起搏相似,表現同樣不典型;最後,如果起搏時因起搏頭端離左束支較遠,或者雖然靠近左束支,但是起搏過程中起搏閾值較小,進而導致僅僅起搏左心室間隔面,其V1 導起搏形態也可表現為 rS、RS型。

研究者也指出了該研究的局限性:為單中心、回顧性分析,納入樣本量較少,僅僅納入了心臟結構正常的病例,並且有 10.3% 的患者 V1導聯中未出現r'波,參考價值有一定限制;研究中構建的回歸模型只能解釋r'波振幅 18% 的變異,無法找到其他自變數,且回歸方程的預測價值有限。

來源:

黃強輝, 蔣粵萍, 詹碧鳴, 等. V1導聯 r'波振幅結合阻抗變化評價左束支區域起搏電極植入深度的研究[J]. 中國循環雜誌, 2024, 39(3): 256-260.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4.03.007. 【掃描或點擊二維碼可見全文】

載: 請明「中國循環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