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心臟病」,無需過度治療!否則就是白花錢了

由於心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因此才讓許多人落實行動進行心臟保養,生怕自己的重要器官出現病變,會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但是並非所有的心臟問題都很嚴重,有的是小問題,無需過度治療,不要自己嚇自己。那麼,哪些心臟問題有這種特點呢?

1、左心室舒張功能下降

並非所有的心臟疾病都嚴重,相比冠心病、心梗、心肌炎等疾病來說,左心室舒張功能下降並不是什麼大問題。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衰老,中老年人各大機能減退,經過檢查顯示左心室舒張功能下降不足為奇,在心臟彩超時可能會有這種結果,無需特殊治療。

舒張功能下降和收縮功能異常不一樣,如果是收縮功能異常了,就要引起重視,很可能是心力衰竭即將發生。

2、夜間心跳過緩

夜間心跳過緩是不少人出現的問題,在監測自己的心跳時發現夜間時刻心跳速度緩慢,可能每分鐘心跳的次數不足50次,因此會很焦慮,覺得是心臟問題,在心臟病變後跳動速度緩慢,會不會突然間就死亡,還沒有判斷是否這種情況嚴重就先焦慮起來。

但隨著衰老到來,人在休息的狀態下心臟會對應跳動速度減慢來適應身體的需求,深度睡眠心跳並沒有活動時那麼快,是正常的,無需擔憂

3、心臟早搏

若檢查顯示有生理性心臟早搏,這種結果跟普通的心臟問題不一樣。大多數人心臟每分鐘跳動次數60到100次,以每分鐘60次為例子,心臟大概一秒鐘跳動了一次,但如果結果顯示心臟0.8秒就跳動了,這種情況就視為心臟早搏

心臟早搏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的早搏影響因素多,例如過度緊張、持續肥胖、缺乏鍛煉或者長時間熬夜,只要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就能恢復,無需特殊治療,不需要吃藥,不要跟病理性早搏混合在一起。

4、竇性心律不齊

有的人檢查看到自己有竇性心律不齊這個結果就很緊張,覺得竇性心律不齊一定是心臟嚴重問題。所謂竇性心律不齊指的是心臟竇房結的節律出現不規則,會讓心跳的節奏改變,大多數年輕人心臟功能良好,不會顯示竇性心律不齊。

但有不少人在體檢時發現這種結果,單純只是竇性心律不齊,沒有其他不良癥狀,例如呼吸不順暢、胸悶乏力、心絞痛、臉色差,不會給健康構成威脅。

本文圖片來源於版權方,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