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雞湯令老人住進醫院,醫生:不可盲目「貼秋膘」

秋日漸近,前不久,72歲的劉爺爺喝雞湯「貼秋膘」,誰知當晚就開始噁心嘔吐、肚子絞痛。就醫後,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原來,他患有膽結石,進食油膩食物後誘發疾病。醫生提醒,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貼秋膘」意義不大,沒必要盲目進補。

喝雞湯「貼秋膘」

誘發急性膽囊炎

9月18日,劉爺爺的侄兒回老家探親,特意帶回一隻新鮮宰好的老母雞,「孝敬」劉爺爺和老伴,給兩位老人「貼秋膘」。劉爺爺在家精心熬制了一鍋雞湯,晚飯時和老伴各自喝了一大碗。

當晚,劉爺爺就開始肚子絞痛,還噁心嘔吐。他起先以為是雞湯有問題,但一起進食的老伴卻很正常。在家煎熬一夜,肚子越痛越厲害,19日,老伴忙陪劉爺爺到就近的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看病。

在該院消化內科,醫生檢查發現,劉爺爺的白細胞、炎症指標明顯升高,腹部超聲檢查提示膽囊結石、膽囊炎,病因正是那碗香濃的雞湯。住院接受抗感染治療後,上周末劉爺爺康復出院。

喝雞湯為什麼會誘發膽囊炎?接診劉爺爺的消化內科醫生李銳峰分析,這次檢查發現,劉爺爺還有膽囊結石,因為老人平時生活習慣比較健康,所以從未發作。這碗雞湯裡面含有豐富的油脂,導致膽囊收縮增強,讓原本待在膽囊中的石頭開始「作妖」,誘發了膽囊炎發作。

還能「貼秋膘」嗎?

專家:需要注意這些

上周武漢氣溫大幅下降,武漢市第三醫院還接診了一位市民,他曾患胰腺炎,因為「貼秋膘」吃多了紅燒肉蝦蟹,再次誘發胰腺炎。

目前,武漢正從夏季邁向秋季,氣溫也逐漸下降。傳統觀念認為,正是「貼秋膘」的好時節。李銳峰提醒,吃得過飽,或是大量進食高脂、高蛋白食物以及飲酒,都容易誘發膽囊炎、胰腺炎等消化道疾病,市民不可盲目「貼秋膘」:

並非人人都要「貼秋膘」。古人生活水平低、勞動量大,夏季人體代謝旺盛、食欲不振,身體處於消耗狀態,因此秋季天涼後需要多進食來彌補夏季造成的身體損耗,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嚴冬。但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條件也比較好,「貼秋膘」意義不大。相反,肥胖者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內分泌疾病的人,要注意控制飲食,減少攝入高糖、高油、高脂食物,多吃一些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的食物。

「貼秋膘」也別一蹴而就。即使對於夏季身體消耗過大、相對虛弱的市民來說,秋冬季節適當進補,也要注意適量、適度,不可陡然改變飲食結構,大量攝入油葷,這會加重脾胃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腹脹、厭食、腹痛、腹瀉等癥狀,還可能出現膽囊炎、胰腺炎等風險。

(長江日報記者王春嵐 通訊員江泓穎 李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