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上海成立,產學研深度銜接賦能健康中國

2025年05月11日21:30:28 健康 4543

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上海成立,產學研深度銜接賦能健康中國 - 天天要聞

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上海成立,產學研深度銜接賦能健康中國 - 天天要聞

第七個「中國肥胖日」,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滬成立,產學研深度銜接賦能健康中國5月11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設立的「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年5月11日是第七個「中國肥胖日」,主題是「人人參與體重管理,了解肥胖防治肥胖」,呼籲全社會關注肥胖及其相關健康問題。

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上海成立,產學研深度銜接賦能健康中國 - 天天要聞「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

這一天,由上海體育大學、太平洋保險集團攜手巔峰減重,聯合全國減重門診醫院、體育高校、體檢中心、保險公司等機構共同發起的「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

響應國家戰略,引領全民健康新風尚 


健康體重是全民健康的核心指標。目前,我國超半數成年人都面臨著體重超標問題,肥胖已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基於此,國家衛健委在今年正式啟動「體重管理年」專項行動,旨在通過多方協作引導大眾提升健康體重意識、培養健康生活方式。

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上海成立,產學研深度銜接賦能健康中國 - 天天要聞「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成立現場。

為深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及國家衛健委《「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上海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應運而生。

聯盟堅守「立足上海、服務長三角、輻射全國」的發展戰略,致力於構建一個體醫、產教融合的跨學科平台,緊緊圍繞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通過組織豐富多樣的線上線下活動,著力培養大眾健康運動習慣,全面提升國民健康素質,力爭成為全國體重管理行業標準的制定者、技術創新的策源地、健康生活方式推廣的強勁引擎。

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上海成立,產學研深度銜接賦能健康中國 - 天天要聞新華社圖表,北京,2025年5月11日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談到肥胖的成因,常會與飲食與運動相關聯,而睡眠不足作為重要誘因易被忽視。    新華社發 朱慧卿 作

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上海成立,產學研深度銜接賦能健康中國 - 天天要聞肥胖的診斷標準臨界值。

上海體育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毛麗娟在開幕式上表示,「聯盟的成立是落實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舉措,通過體醫融合與產教融合,將學術研究、臨床實踐和產業應用緊密結合,為百姓提供科學、系統的體重管理方案。」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指出:「體重管理涉及慢性病防控、全民健康素養提升等多領域,聯盟的跨領域協作模式具有示範意義。」太平洋健康險董事長馬欣則強調,商業保險將在體重管理領域發揮風險保障和健康管理的雙重作用,為全民健康管理提供可持續的金融支持方案。

體醫產教融合,構建協同發展新模式

除了居民身邊的醫院,全新成立的「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將在健康體重管理方面,發揮更科學、專業、持續和高效的作用。健康體重管理是一場需要耐力的「馬拉松」,考驗的不僅是技術手段,更是社會協同的智慧。因此,聯盟也將著力打造體重管理領域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合作的創新樞紐和資源集散地。

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上海成立,產學研深度銜接賦能健康中國 - 天天要聞肥胖不只是身材焦慮的問題,還與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死脂肪肝高血脂等多種疾病的發生髮展密切相關。

原上海體育學院校長陳佩傑認為,在專業減重人才的培養方面,聯盟將推動教育鏈與產業鏈的深度銜接,充分整合成員單位優質資源,深化「體醫融合」「產教融合」。比如由上海體育大學牽頭制定《體重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標準》,攜手醫院、企業共同開發模塊化課程;共建體重管理領域實踐教學基地,提升學生實操能力與職業素養;對接產業發展需求,定向培養「運動干預+健康管理」複合型應用型人才。

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上海成立,產學研深度銜接賦能健康中國 - 天天要聞公眾要從傳統的「重治療」觀念轉向「重預防」觀念。

在技術研發上,鼓勵聯合申報和承擔國家重大項目,開展協同攻關;建立校企科技成果合作轉化機制,形成「研發—轉化—推廣」全鏈條閉環,推動科研成果向臨床應用高效落地。

在社會服務上,聯盟將探索「醫學診療+運動干預+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的體重管理新模式,構建「預防—診療—康復—隨訪」全周期服務體系,提升服務的連續性與精準性。大力倡導「以健康為中心」的主動健康理念,通過科普講座、公益宣傳等多種形式,引導公眾從傳統的「重治療」觀念向「重預防」觀念轉變。

專家智囊匯聚,共話健康中國新篇章


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成立大會期間,聯盟首屆理事會也順利召開,審議並通過了《理事會章程》,同時公布了理事會成員名單並完成授牌儀式。瑞寧互聯網醫院與聯盟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探索「互聯網+體重管理」的創新服務模式,推動體重管理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上海成立,產學研深度銜接賦能健康中國 - 天天要聞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成立現場。

主旨報告環節匯聚國內外頂尖專家的前沿觀點,美國運動科學院院士朱為模以「健康的胖子」為切入點,探討了運動科學在體重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復旦大學附屬浦東醫院院長李濟宇深入分析了體醫融合在共病共治中的生態價值。

上海巔峰健康科技首席專家陳文鶴教授從運動處方學視角,系統解析了科學減重的關鍵技術,為行業實踐提供了理論支撐。上海巔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巔峰減重)董事長余安奇表示,作為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單位、體重控制國家標準制定單位,集團將全面推出聯營模式,與全國2000多家減重訓練營品牌攜手共建減重行業新生態。

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上海成立,產學研深度銜接賦能健康中國 - 天天要聞新華社圖表,北京,2025年4月14日    全國愛衛會4月14日發布通知稱,2019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啟動實施健康中國行動15個專項行動。結合健康中國建設工作實際和健康中國行動推進情況,決定將健康體重管理行動、健康鄉村建設行動和中醫藥健康促進行動納入健康中國行動。    新華社發 宋博 製圖

當全民健身被上升為國家戰略,當體重管理被納入健康中國行動,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的成立,既是對民生關切的積極回應,也是促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的關鍵落子。此次大會的召開,更標誌著我國體重管理事業邁入了「醫-體-教-產」協同發展的新階段。

通過制定行業標準、優化資源配置、推廣國標技術、擁抱數字轉型,聯盟將持續發揮體醫融合的生態聚合效應與產教融合的動能釋放作用,為全球體重管理領域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讓健康中國的底色更加亮麗。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夏日瘦身建議:輕鬆拿捏成為瘦子的13個習慣,助你快速減重 - 天天要聞

夏日瘦身建議:輕鬆拿捏成為瘦子的13個習慣,助你快速減重

這幾個神仙習慣真的能讓你不知不覺變瘦!先說吃飯這點,千萬別飢一頓飽一頓,胃都被折騰壞了還怎麼瘦?每頓按時開飯,細嚼慢咽不僅能嘗出食物的美味,還能讓大腦有時間接收「吃飽了」的信號,不然狼吞虎咽容易吃超量! 生活作息更是瘦下來的關鍵!
戴手套!戴手套!致死率或達100% - 天天要聞

戴手套!戴手套!致死率或達100%

在日常生活中被魚刺刺傷或許已經司空見慣然而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傷口卻可能隱藏著不容小覷的健康風險01 浙江麗水58歲的張阿姨近4個月來一直被手部腫痛折磨起初只是一個小膿皰沒想到之後卻整隻手都紅腫疼痛近期張阿姨輾轉去到麗水市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醫
全市首個社區腦健康中心落地嘉定,半年服務患者超200名 - 天天要聞

全市首個社區腦健康中心落地嘉定,半年服務患者超200名

2024年11月,上海市首個社區腦健康中心落地安亭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通過利用AI檢查設備開展神經退行性疾病篩查,以及三甲醫院專病專家下沉社區,加強腦健康疾病的早期篩查、診療與干預,也為病人就醫提供更多便利。半年來,項目已累計篩查出腦神經疾病患者200餘名。5月10日下午,瑞金醫院的神經科專家再次來到安亭鎮社...
控制體重,如何防止「借吃消愁」 - 天天要聞

控制體重,如何防止「借吃消愁」

有人面臨工作壓力、情感焦慮時,會出現「情緒性進食」行為……這些看似滿足口腹之慾的舉動,實際上是情緒困境的「求救信號」。5月11日世界防治肥胖日到來之際,心理健康與體重管理的關聯再度引發關注。
護士節丨這個科室的護士每天製作超千個「安心包」,用「任意門」送往全院 - 天天要聞

護士節丨這個科室的護士每天製作超千個「安心包」,用「任意門」送往全院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外科樓四層,「消毒供應中心」的標識牌低調懸掛。作為醫院感染控制的核心樞紐,這裡採用了模塊化的布局和設計——物料傳輸系統好像精密的物流矩陣,以確保醫用器械從污染到滅菌的全流程閉環。湘雅三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長、主管護師楊霞告訴瀟湘晨報記者,在這裡,「包」是很重要的單位。消毒供應中心會...
每天該走多少步?如何避免運動損傷?這樣走路才健康 - 天天要聞

每天該走多少步?如何避免運動損傷?這樣走路才健康

走路也能走出健康。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規律步行不僅能有效鍛煉身體,還能預防多種疾病。每天走多少步才科學?怎麼走更健康?如何避免運動損傷?一起來看規律步行對身體有哪些益處?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股骨頭壞死科主任醫師陳鎮秋介紹,規律步行的好處多多:防止肌肉萎縮:讓腿部肌肉保持活力,走路更輕...
年輕人開始用「多巴胺排毒」,提升專註力有科學依據嗎? - 天天要聞

年輕人開始用「多巴胺排毒」,提升專註力有科學依據嗎?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張爽 譚琪欣)一段時間內禁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不聽音樂,也不吃垃圾食品……「多巴胺排毒法」,正在不少年輕人中悄然流行。這有科學依據嗎,是否真的這麼神奇?「我也跟風試了一次,但只是不刷短視頻和社交媒體,一開始會很不習慣,總想打開手機,但後面學進去了也就還好,而且等到晚上結束...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風險都降低! - 天天要聞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風險都降低!

提到核桃,很多人都認為吃核桃補腦,但也有不少人持懷疑態度。2025年2月,英國雷丁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食物與功能》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早餐中加點核桃,可以對記憶起到延遲保護作用,並改善大腦認知功能。
大腦很愛的5種食物卻要少吃,為什麼呢? - 天天要聞

大腦很愛的5種食物卻要少吃,為什麼呢?

大腦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有補腦健腦的需要,大腦健康年輕自然長壽。除了保證每日足夠的睡眠和適量運動,還可以通過食物為大腦補充營養。魚肉防止腦細胞退化魚肉是促進智力發育的首選食物之一。
73歲普京的養生之道:深夜盡量不吃東西,每天運動強心肺! - 天天要聞

73歲普京的養生之道:深夜盡量不吃東西,每天運動強心肺!

最近,「俄羅斯總統普京談養生」的消息引發了不少人關注。據參考消息援引俄新社5月4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紀錄片《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普京·25年》中表示,他盡量不在深夜吃東西,但有時會喝國產的開菲爾(一種無糖酸奶),他的冰箱里還有熟酸奶。報道截圖紀錄片中,普京還展示了自己位於克里姆林宮內的健身房。他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