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抑鬱最快的方式,不是講道理,而是利用「多巴胺戒斷」

2025年04月08日23:03:05 健康 1597

對抗抑鬱最快的方式,不是講道理,而是利用「多巴胺戒斷」 - 天天要聞

01

抑鬱症:講道理沒用,吃藥也只是暫時止痛

我曾是一個長期與抑鬱症抗爭的人。醫生開的葯我吃了三年,藥片能讓我短暫地麻木,卻從未真正治癒我。白天我像個正常人一樣工作,晚上卻躲在被子里崩潰大哭。家人勸我「想開點」,朋友說「你就是太矯情」,可這些道理我都懂,但抑鬱就像一堵無形的牆,把我困在黑暗裡,動彈不得。

直到有一天,我讀到心理學家阿德勒的一句話:「抑鬱症患者如果每天嘗試讓別人高興,兩周內就會痊癒。」這句話點醒了我——原來對抗抑鬱最快的方式,既不是講道理,也不是灌雞湯,而是改變行為,重塑大腦的獎勵機制。於是,我決定放棄吃藥,嘗試一種更根本的方法:「多巴胺戒斷」+「觀息法」。

02

多巴胺戒斷:戒掉「快樂陷阱」,找回真實感受

現代人的抑鬱,很大程度上源於多巴胺的失衡。我們沉迷短視頻、不健康食品、遊戲、社交媒體的點贊,這些高刺激的「廉價快樂」讓大腦對普通的幸福越來越麻木。而抑鬱的人,恰恰是長期處於「快樂閾值」被拉高的狀態——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連起床都像扛著一座山。

對抗抑鬱最快的方式,不是講道理,而是利用「多巴胺戒斷」 - 天天要聞

我的改變從「多巴胺戒斷」開始:

戒掉手機:每天只固定時間查看消息,其餘時間關機。

拒絕低俗快樂:不吃甜食、不看短視頻、不刷朋友圈。

回歸原始滿足:散步、曬太陽、做一頓簡單的飯。

一開始很難受,像戒毒一樣焦躁。但一周後,我發現**感官逐漸蘇醒**:風吹在臉上的涼意、飯菜的香味、甚至陌生人一個微笑,都能讓我感到久違的愉悅。原來,不是世界無趣,而是我的大腦被「虛假快樂」綁架了。

03

觀息法:停止對抗情緒,像鏡子一樣觀察自己

多巴胺戒斷解決了「快樂麻木」的問題,但抑鬱的核心還有完美主義性格和過度思考。這時,我接觸到了佛學中的「觀息法」。

一個小故事:一位禪師問弟子:「如何讓渾濁的水變清?」弟子說:「過濾、攪拌、加明礬。」禪師搖頭:「只要放著不動,泥沙自然會沉澱。」

抑鬱就像這杯渾水——我們越是想「解決」情緒,越是攪得心神不寧。而「觀息法」很簡單:

1. 每天靜坐10分鐘,專註呼吸。

2. 當雜念出現時,不評判、不抵抗,只是輕輕把注意力拉回呼吸。

堅持一個月後,我發現自己不再被負面情緒牽著走。正如莊子所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情緒來了又走,而我只需「看著」它們,不再內耗。

對抗抑鬱最快的方式,不是講道理,而是利用「多巴胺戒斷」 - 天天要聞

04

徹底治癒:思維方式與性格的重塑

藥物能緩解癥狀,但真正治癒抑鬱的,一定是思維方式的轉變。

從「我必須完美」到「我可以犯錯」:以前工作稍有失誤就徹夜難眠,現在我會告訴自己:「人不是機器,儘力就好。」

從「別人怎麼看我」到「我怎樣活得踏實」:戒掉討好型人格後,反而收穫了更真誠的關係。

從「為什麼是我」到「我能為別人做什麼」:像阿德勒建議的那樣,每天主動幫助一個人(哪怕只是幫同事倒杯水),這種「被需要感」讓我找到了價值。

對抗抑鬱最快的方式,不是講道理,而是利用「多巴胺戒斷」 - 天天要聞

05

重生後的生活:悲觀者正確,樂觀者前行

如今的我,已經停葯兩年。抑鬱症像一場暴風雨,摧毀了舊的我,卻讓新生的我更加堅韌。我不再追求「永遠快樂」,而是學會了與情緒共處;不再苛責自己,而是感謝自己一路走來的勇氣。

推薦兩本書:

《情緒自救》:教你用具體方法打破負面思維循環。

《戰勝抑鬱》:從認知行為療法到正念練習,系統重建心理健康。

對抗抑鬱最快的方式,不是講道理,而是利用「多巴胺戒斷」 - 天天要聞

最後的話

抑鬱不是軟弱,而是你靈魂深處的一場革命。它逼著你停下腳步,看清哪些是虛假的慾望,哪些是真實的自己。最快的康復之路,不是說服大腦,而是馴服它——戒掉多巴胺的毒,練習觀息的靜,最終,你會發現自己比想像中更強大。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28歲小伙眼睛不適,視物變形,竟與這個問題有關…… - 天天要聞

28歲小伙眼睛不適,視物變形,竟與這個問題有關……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顧金華最近,90後李力(化名)總覺得眼睛不對勁,時常感到乾澀,看東西也變得模糊起來。不僅如此,他發現自己看東西偶爾還會出現變形的情況。經過一系列詳細的檢查,醫生告知他,他的眼睛問題與肥胖引發的高血脂密切相關。國家喊你來
什麼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 天天要聞

什麼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本周末天氣變化劇烈,雷電、暴雨、大風、沙塵紛紛登場。在重慶,一場雷電暴雨過後,一些人突然出現了咳嗽、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哮喘癥狀。當天夜間,重慶各大醫院急診患者開始驟增。為何同一時間會有這麼多癥狀相....
糖友春日煥新計劃 - 天天要聞

糖友春日煥新計劃

柳芽抽新,薺菜破土,又到一年代謝重啟黃金期!糖友們快收下這份《春日控糖四部曲》讓血糖與春花共舞,健康共春光一色。【時令煥新·春鮮甄選】✅香椿豆腐:天然胰島素搭檔頭茬香椿含鉻量是菠菜3倍,搭配高蛋白嫩豆腐,激發細胞糖代謝活性。切記焯水去亞硝酸
知名主持人齊思鈞自曝曾患精神疾病!出現這些癥狀快自查 - 天天要聞

知名主持人齊思鈞自曝曾患精神疾病!出現這些癥狀快自查

4月13日,主持人齊思鈞自曝曾患精神疾病的消息,衝上多條熱搜,引發熱議。12日晚,齊思鈞在個人社交平台進行了直播。在直播中,他公開自己在2022年確診雙相情感障礙的經歷。直播截圖齊思鈞稱,自己服用了一年的雙相情感障礙藥物,同時進行了為期大概兩年半的心理諮詢。他表示:「一切都過去了,我經歷過來了,一切都在向好...
糖尿病患者創面的恢復狀況如何?應怎樣修復創面? - 天天要聞

糖尿病患者創面的恢復狀況如何?應怎樣修復創面?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發生與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礙有關。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徵,長期持續的高血糖狀態會導致全身多個器官和系統的損傷,從而導致一系列併發症的發生。據2019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約有9.3%的人口患有糖尿病。而根據預
「拒絕上學門診」,一號難求 - 天天要聞

「拒絕上學門診」,一號難求

北京兒童醫院是我國最早一批開設兒童心理門診的三甲醫院,去年6月,醫院從原來兒童心身醫學科的基礎上,單獨分出了一個「拒絕上學門診」。門診開設10個月,接診近一萬人次。心理方面的問題分抑鬱、焦慮、雙相情感障礙等,拒絕上學屬於什麼問題?為什麼這麼多孩子出現這種狀況,以至於一號難求?開診10個月、接診近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