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3類癥狀,可能是淋巴結炎,別擔心85%為良性

2025年03月22日12:02:16 健康 1990

身體出現3類癥狀,可能是淋巴結炎,別擔心85%為良性 - 天天要聞

你是否曾因頸部或腋下摸到「小腫塊」而焦慮?是否以為這只是「上火」或「感冒」後的正常反應?
淋巴結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哨兵」,它們像「過濾網」一樣監控全身感染和異常細胞。而
淋巴結炎——即淋巴結的炎症反應,正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1500萬人因淋巴結腫大就診,其中約30%與細菌感染或自身免疫疾病相關。

淋巴系統:人體的「防疫長城」

淋巴系統由淋巴管、淋巴結、脾臟、扁桃體等組成,是身體抵禦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淋巴結如同「過濾站」,通過吞噬病原體、產生免疫細胞來保護身體。

當淋巴結因感染或炎症腫大時,往往是身體在「拉警報」:「這裡有問題,需要處理!」

身體出現3類癥狀,可能是淋巴結炎,別擔心85%為良性 - 天天要聞

感染元兇:細菌、病毒、真菌的「混戰」

淋巴結炎的病因多樣,常見誘因包括:

  1. 細菌感染:鏈球菌:如咽喉炎、扁桃體炎引發的頸部淋巴結炎。
  2. 金黃色葡萄球菌:皮膚感染(如毛囊炎)擴散至淋巴結。
  3. 病毒感染:EB病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HIV、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等。
  4. 結核桿菌:引起慢性淋巴結炎,可能形成膿腫或乾酪樣壞死。
  5. 真菌或寄生蟲:免疫低下者易感染(如念珠菌、弓形蟲)。

其他誘因:非感染性炎症與全身疾病

1. 自身免疫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

2. 藥物反應:某些抗生素、抗癲癇葯可能引發淋巴結腫大。

3. 惡性腫瘤:淋巴瘤、白血病或轉移性癌症(如乳腺癌、肺癌轉移至淋巴結)。

身體出現3類癥狀,可能是淋巴結炎,別擔心85%為良性 - 天天要聞

淋巴結炎的癥狀:從「無痛腫塊」到全身危機

1. 早期信號:局部腫塊與疼痛

急性淋巴結炎:

特點:腫塊質地較硬,觸痛明顯,可能伴紅腫、發熱(如鏈球菌感染)。

案例:一位25歲女性因咽喉痛就診,醫生髮現其頸部淋巴結腫大如花生米大小,觸痛明顯,最終確診為鏈球菌感染引發的淋巴結炎。

慢性淋巴結炎:

特點:腫塊質地較軟,無痛或輕度壓痛,可能長期存在(如結核感染)。

2. 全身癥狀:警惕「炎症風暴」

發熱與乏力:感染導致免疫系統「全面動員」。

盜汗與體重下降:長期炎症消耗身體能量。

局部併發症:膿腫形成:細菌感染可能引發化膿,需切開引流。

淋巴管炎:皮膚出現紅線狀紅腫,可能蔓延全身。

3. 危險信號:需立即就醫的「紅燈警示」

  • 腫塊持續增大超過2周。
  • 無痛性腫塊:尤其超過2cm且質地堅硬,需警惕惡性腫瘤。
  • 伴隨消瘦、夜間盜汗、皮膚瘙癢:可能提示淋巴瘤或白血病。

身體出現3類癥狀,可能是淋巴結炎,別擔心85%為良性 - 天天要聞

治療:分型施策,精準「滅火」

1. 急性細菌性淋巴結炎:抗生素「速戰速決」

常用藥物:青黴素類(如阿莫西林):針對鏈球菌感染。

頭孢類:對耐葯菌或嚴重感染更有效。

輔助治療:熱敷: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切開引流:膿腫形成時需手術排膿。

2. 病毒性淋巴結炎:對症支持,靜待自愈

無需抗生素:病毒性感染需靠自身免疫清除。

退熱止痛:如布洛芬緩解發熱和疼痛。

充足休息與營養:增強免疫力,加速恢復。

3. 結核性淋巴結炎:長期抗結核治療

方案: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聯合用藥,療程6-9個月。

膿腫形成需手術清除。

4. 惡性淋巴結腫大:靶向與免疫治療「雙管齊下」

淋巴瘤:化療:如CHOP方案(環磷醯胺、多柔比星、長春新鹼、潑尼松)。

靶向治療:CD20抗體(利妥昔單抗)針對B細胞淋巴瘤。

轉移癌:針對原發腫瘤選擇放療、化療或靶向藥物。

5. 新進展:精準醫療帶來新希望

基因檢測:明確腫瘤基因突變,指導個體化治療。

CAR-T細胞療法:對複發難治性淋巴瘤有效率達70%以上。

身體出現3類癥狀,可能是淋巴結炎,別擔心85%為良性 - 天天要聞

預防與康復:從日常細節到免疫提升

1. 日常防護:切斷感染鏈

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接觸感染者分泌物(如感冒患者飛沫)。

皮膚保護:及時處理皮膚破損,防止細菌侵入。

疫苗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可減少繼發感染風險。

2. 高危人群篩查:早發現早干預

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HIV感染者需定期檢查。

反覆感染史者:如長期咽喉炎、扁桃體炎患者,需排查淋巴結炎風險。

3. 康復期管理:避免複發與併發症

規範用藥:抗生素需足療程使用,避免耐葯。

營養支持:補充蛋白質、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

心理調節:長期炎症可能引發焦慮,需保持積極心態。

淋巴結腫大超過4周、質地堅硬如石、伴夜間盜汗或體重下降,需立即就醫。但無需過度恐慌——臨床中85%的淋巴結腫大為良性,惡性僅佔15%。

淋巴結炎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報」,但不必談「腫」色變。通過科學診斷、規範治療和日常防護,我們能有效控制炎症,預防嚴重併發症。記住:一個小小的腫塊可能是身體在求救,及時就醫才能化險為夷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一出門旅遊腸胃就「罷工」?五一出行警惕「旅行者腹瀉」! - 天天要聞

一出門旅遊腸胃就「罷工」?五一出行警惕「旅行者腹瀉」!

今天(5日)是五一假期的最後一天,許多小夥伴陸續開始返程。不過,蝌蚪君必須插播一條重要提醒——警惕「旅行者腹瀉」!那些旅遊景點甚至異國他鄉的讓你走不動道的美食小吃,可能正藏著讓你「一瀉千里」的「健康刺客」。什麼是旅行者腹瀉?
經常碰購物小票?真心勸你戴上手套! - 天天要聞

經常碰購物小票?真心勸你戴上手套!

近日一名乳腺癌患者發布了視頻提醒大家關注購物小票中含有雙酚A可能會影響生殖發育並致癌該內容登上了熱搜並引起了網友熱烈討論這種說法是真的嗎?什麼是雙酚A?雙酚A對身體有哪些影響?雙酚A真的會增加乳腺癌發生風險嗎?如何減少雙酚A對身體的傷害?雙
國外治療ED竟有千年歷史,各種奇招,究竟靠譜嗎? - 天天要聞

國外治療ED竟有千年歷史,各種奇招,究竟靠譜嗎?

「小兄弟」挺不起怎麼辦?中西方醫學大揭秘,為改善陽痿,他們竟做過這些事!說起勃起功能障礙(ED),大家都很熟悉,它就是大家俗稱的陽痿,也叫「不舉」。其歷史悠久,為了能夠讓男人的「小兄弟」舉起來,醫學上對ED的研究史也頗為長久。
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掉……湖南一3歲女童確診鉈中毒 - 天天要聞

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掉……湖南一3歲女童確診鉈中毒

近日,劉女士3歲的女兒因不明原因眼神獃滯,無法正常行走。「孩子這一個月突然跳不起來,走路像踩棉花,頭髮大把大把掉……」劉女士描述。女孩大把脫髮當地醫院懷疑孩子中毒,於是轉診至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南華大學附屬職業病防治院)。經檢測,血鉈、尿鉈值均遠超標,確診為急性鉈中毒。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中毒醫學科主...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治不好、花大錢、拖累家庭。而當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聽到身邊人勸他「去國外看看吧,那裡治療水平高」——那麼問題來了: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嗎?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認真、詳細地聊一聊這個話題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 天天要聞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從醫20餘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隨叫隨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屬親切地稱為「護心人」。他就是皋蘭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主任趙貴勇。從醫以來,趙貴勇專註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