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不能吃魚?醫生提醒:不想病情惡化,3種情況下不建議吃

2025年02月08日17:12:06 健康 1405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魚,這東西,按理說是健康食物,蛋白質豐富,脂肪少,還含有Omega-3,對心血管有好處。

癌症患者不能吃魚?醫生提醒:不想病情惡化,3種情況下不建議吃 - 天天要聞

很多人生病了,家裡人第一反應就是燉條魚補補,覺得這樣身體恢復得快。

但醫生提醒,癌症患者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吃魚,某些情況下,魚可能會讓病情更複雜,甚至影響康復。特別是這三類病人,吃魚的時候可得慎重點,別把「補身體」變成了「添麻煩」。

有「傷口」的癌症患者,吃魚可能加劇炎症

癌症患者里,有一類人身體上會有明顯的創傷,比如剛做完手術的,或者因為腫瘤破潰、潰爛導致皮膚有傷口的。這種情況下,吃魚可能不是個好選擇。

魚肉里含有組胺,特別是某些深海魚類,比如金槍魚鯖魚鮭魚,這些魚的組胺含量較高。而組胺是促進炎症反應的重要物質,它能讓血管擴張,增加局部充血和滲出。

癌症患者不能吃魚?醫生提醒:不想病情惡化,3種情況下不建議吃 - 天天要聞

如果癌症患者身體有傷口,吃高組胺的食物,可能會導致傷口紅腫更明顯,癒合速度變慢,甚至出現感染的風險。

有研究發現,手術後的癌症患者,如果高組胺攝入過多,傷口併發症的發生率會提高15%-20%

這意味著,原本應該正常癒合的傷口,可能會因為炎症反應過度,導致恢復時間延長,甚至形成慢性創口。

而如果本身就有腫瘤破潰,吃魚可能會讓局部滲液增多,細菌繁殖速度加快,導致感染惡化。

這並不是說癌症患者永遠不能吃魚,而是說,在術後恢復期或者有傷口未癒合的時候,最好避免攝入高組胺的魚類,等到傷口完全恢復後再適量食用。

癌症患者不能吃魚?醫生提醒:不想病情惡化,3種情況下不建議吃 - 天天要聞

肝癌膽道癌患者,吃魚可能加重消化負擔

正常人吃魚,消化起來沒啥壓力,但如果是肝癌或者膽道癌的患者,情況就不一樣了。

魚肉里的脂肪雖然是優質脂肪,但它的代謝需要肝臟和膽囊的參與,尤其是高脂魚類,比如三文魚、鱈魚鯡魚,這些魚的脂肪含量比瘦肉高得多。

肝臟是人體的「加工廠」,負責處理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

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受損,脂肪代謝能力下降,如果攝入過多的魚類脂肪,可能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導致肝功能進一步下降。

有研究顯示,晚期肝癌患者如果長期攝入高脂肪食物,黃疸和腹水的發生率比低脂飲食組高30%

癌症患者不能吃魚?醫生提醒:不想病情惡化,3種情況下不建議吃 - 天天要聞

膽道癌患者的情況也類似。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膽汁,幫助脂肪消化,但如果膽道受阻,膽汁分泌減少,脂肪的消化就會變得困難。

這種情況下,如果吃過多的魚,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甚至加重膽管堵塞的風險。

所以,肝癌和膽道癌患者,在飲食上應該盡量選擇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白肉、雞蛋、豆製品,而不是高脂魚類。

如果實在想吃魚,可以選擇低脂的淡水魚,比如草魚鯽魚鱖魚,但要清蒸或煮湯,避免油炸或紅燒,減少肝臟和膽道的負擔。

化療期間免疫力低下,吃魚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癌症患者不能吃魚?醫生提醒:不想病情惡化,3種情況下不建議吃 - 天天要聞

化療是癌症治療的重要手段,但它的副作用也不容小覷,尤其是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化療期間,白細胞血小板會下降,免疫力變差,這時候,吃魚就要更加謹慎,尤其是生魚片、腌制魚、生腌海鮮等生食,很容易讓細菌、寄生蟲有可乘之機。

生魚片、腌魚等食物,可能攜帶副溶血性弧菌李斯特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正常人吃了可能沒啥問題,但免疫力低下的癌症患者,感染的風險大大增加。

研究發現,化療期間吃生食的癌症患者,感染率比普通人高出5倍以上,一旦出現腹瀉、敗血症,可能會影響化療進程,甚至危及生命。

除了生魚某些淡水魚類可能攜帶寄生蟲,比如肝吸蟲裂頭蚴,這些寄生蟲進入人體後,可能會導致肝臟損傷、腸道感染,甚至影響器官功能

癌症患者不能吃魚?醫生提醒:不想病情惡化,3種情況下不建議吃 - 天天要聞

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一旦感染寄生蟲,治療難度會比普通人大得多,恢復時間也更長。

化療期間,如果想吃魚,一定要選擇煮熟的魚,避免生食、腌制、煙熏、發酵等高風險食物蒸魚燉魚湯是比較安全的吃法,同時要保證魚的新鮮度,避免食物中毒

魚本身是營養豐富的食物,對大多數癌症患者來說,適量吃魚是有好處的。魚肉的蛋白質易消化,Omega-3脂肪酸有抗炎作用,對癌症康復有一定幫助。

但問題在於,吃什麼魚、怎麼吃、吃多少,這些因素決定了魚對癌症患者是「補品」還是「負擔」。

1. 選擇低脂魚類,減少肝膽負擔——比如草魚、鯽魚、鱖魚,這些魚脂肪含量低,消化負擔小,適合癌症患者食用。

癌症患者不能吃魚?醫生提醒:不想病情惡化,3種情況下不建議吃 - 天天要聞

2. 避免生食,保證魚肉徹底煮熟——化療期間免疫力低下的人,不能吃生魚片、生腌魚、生魚泡飯,避免細菌和寄生蟲感染。

3. 適量吃,不要過量——每天50-100克魚肉足夠,不需要大量攝入,尤其是術後恢復期、肝膽功能不佳的人,過量吃魚反而會增加身體負擔。

癌症患者的飲食可不是「一刀切」,不同類型的癌症,對食物的耐受程度和代謝需求都不同,有些食物對某類癌症患者是「毒藥」,對另一類卻是「良藥」。

1. 胃癌患者要少吃腌制、高鹽食物——腌菜泡菜、鹹魚、熏肉,這些含有高鹽和亞硝酸鹽的食物,會刺激胃黏膜,增加癌細胞擴散的風險

癌症患者不能吃魚?醫生提醒:不想病情惡化,3種情況下不建議吃 - 天天要聞

但適量吃清淡的魚湯、溫和的軟質食物,反而有助於胃的恢復。

2. 肝癌患者要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肝臟是人體的「代謝中心」,過多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肝臟負擔,導致脂肪肝、黃疸加重。

但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堅果橄欖油)適量吃,反而能幫助肝臟抗氧化,減少肝細胞損傷。

3. 乳腺癌患者要控制雌激素相關食物——豆製品、酒精、某些中藥補品可能會影響體內激素水平,

雌激素依賴型乳腺癌患者要特別注意但適量攝入富含Omega-3的魚類,如三文魚、鮭魚,有助於減少炎症反應。

癌症患者不能吃魚?醫生提醒:不想病情惡化,3種情況下不建議吃 - 天天要聞

癌症患者的飲食,講究的是個性化,關鍵在於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否則,補錯了方向,可能反而影響康復。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玫瑰][玫瑰][玫瑰]

參考資料

[1]梁先惠.飲食調理和心理疏導在癌症化療中的作用探討[J].黑龍江醫學,2014,38(04):469-470.

癌症患者不能吃魚?醫生提醒:不想病情惡化,3種情況下不建議吃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28日12時丨『看齊•看健康』女性難言之隱,見招拆招! - 天天要聞

28日12時丨『看齊•看健康』女性難言之隱,見招拆招!

127期落實健康中國行動持續推進健康科普「齊齊哈爾市融媒體中心」「看齊」攜手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匯聚醫療實力與媒體品牌影響力重磅打造齊齊哈爾首檔健康科普類網路直播欄目《看齊·看健康》NO. 127期直播預告來嘍!直播時間2025年3月28日 12:00掃碼進入直播間或關注『看齊』矩陣平台本期嘉賓 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 南院婦三...
重複使用一次性醫療器械!一三甲醫院被警告處罰 - 天天要聞

重複使用一次性醫療器械!一三甲醫院被警告處罰

3月25日,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瀋陽市衛生監督所)在其官網公示一則行政處罰信息。該公示信息顯示,遼寧省人民醫院存在重複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醫療器械案行為,瀋陽市衛健委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 》第九十條第(二)項,給予警告處罰,處罰機關為
精準麻醉打破年齡禁區 - 天天要聞

精準麻醉打破年齡禁區

開欄的話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加強重大疫情救治相關學科建設,特別是急需的重症醫學、呼吸、麻醉等專業學科建設。公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就醫需求離不開麻醉醫學全鏈條的生命安全管理。
折耳根有大功?研究發現:折耳根可消除體內結節?告訴你真相 - 天天要聞

折耳根有大功?研究發現:折耳根可消除體內結節?告訴你真相

在咱們日常的飲食世界裡,各種食材可謂是五花八門,有的食材普普通通,大家都吃習慣了;有的食材卻帶著幾分神秘色彩,引發不少討論。就拿折耳根來說,這玩意兒在一些地方又被叫做 「魚腥草」。它的模樣有點特別,細細長長的,帶著一股子獨特的氣味。
富婆身材密碼大起底 - 天天要聞

富婆身材密碼大起底

湘妹子李湘:我們湖南人確實口味重,但說胖是基因決定?這鍋我們不背!"她的形象不是我關注的,我只知道:她眼睛裡永遠有光,很正能量!
看似平常卻傷肝的10個習慣,快來自查你中了幾條→ - 天天要聞

看似平常卻傷肝的10個習慣,快來自查你中了幾條→

肝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習慣,卻在悄無聲息地傷害肝臟,給身體健康帶來隱患。今天,我們一起來梳理傷肝的十大「雷區」。01攝入霉變食物霉變的堅果和糧食含有強致癌物——黃曲霉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