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葯,中國造!我國首個降糖中藥新葯這樣誕生

2025年02月06日15:20:20 健康 6403

「我國藥品在重大治療領域缺乏自主創新的產品,我就想做創新葯。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事兒!」劉志華在讀博時第一次接觸到創新葯後,就決心要把創新葯做成產品上市。

如今10年過去了,他真的成功了!劉志華團隊參與開發的原創降糖天然藥物——桑枝總生物鹼片於2020年獲批上市,成為近15年來中國首個獲批上市的降血糖中藥新葯,而且是全球唯一的植物組分天然降糖葯。該產品亮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獲得2020年度中國中藥醫學進展、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等成就。

我國的糖尿病患者眾多,總人數超過一個億,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佔比達到90%以上。劉志華說,這一類患者需要長期口服降糖藥物,在眾多類型的藥物中,糖苷酶抑製劑這一類藥物佔據了口服降糖葯市場的三到四成,其中以德國拜耳的原研進口產品拜唐蘋為主,這款藥物在國內的「統治」地位持續了至少20年。「遺憾的是,在這個分類的藥物里,國內始終沒有自己的產品。」說起這個,劉志華臉上掠過一絲苦笑。

劉志華讀博時,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與北京五和博澳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和博澳」)合作,構建產學研聯盟並共建實驗室。也就是在這裡,劉志華第一次接觸到了創新葯。「那時候就突然覺得找到了方向,也看到了希望,做創新葯才是最有前景的。」

劉志華參與了桑枝總生物鹼片這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立項至今已有15年時間,歷經幾代科學家的不懈努力,終於發現桑枝藥材中發揮降糖活性的有效成分——桑枝總生物鹼。「這個過程就像大海撈針一樣,充滿了挑戰與艱辛。但要把實驗室產品轉化成規模大、可商業化的產品,還有一段非常困難和漫長的路要走。」為了這個目標,2016年劉志華博士畢業後,放棄了其他薪酬更高的工作機會,留在了「五和博澳」。

創新葯,中國造!我國首個降糖中藥新葯這樣誕生 - 天天要聞

一款新葯,想要從實驗室技術變成市場化產品,需要克服多項技術瓶頸,比如精準的質量控制體系、規模化工藝放大與驗證、高質量循證醫學證據等。任何一個問題沒解決好,藥品上市就會幻化為泡影。

就拿質量把控環節來說,劉志華和團隊幾乎做到了極致。「桑枝總生物鹼片這款產品,物質基礎明確,生物鹼有效組分含量大於50%,並做到了總定量95%以上成分的分析,就是說我拿到這款藥物後,能知道提取物中95%的成分都是什麼。要知道,這在中藥裡面是鳳毛麟角的,因為很多中藥都不會去做物質基礎評價研究。」劉志華非常自豪。

中藥的活性成分其實很多,這也是它特別適合一些複雜疾病綜合調理的原因。但中藥當中哪怕是一味藥材,提取出來的成分都成千上萬,這無疑增加了質量控制的難度。「我們要鎖定生物鹼的組分,闡述它的分子結構、組成比例和指紋特徵。」劉志華說。單單這項工作,整個團隊用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

回想起那段日子,近100個日日夜夜,劉志華和團隊早8點上班,晚9點下班,雷打不動。哪怕是遇上中秋節這種闔家團圓的日子,團隊成員都沒有休息。「我記得最長的一次,我們38個小時沒合眼,因為有些實驗一旦做上了,儀器不停我們就不能休息,一定得把想要的數據拿到。」劉志華說,雖然大家都很累,每個人都頂著黑眼圈,可眼睛裡是有光的,是有希望的!

天道酬勤。確定了分子結構,劉志華和團隊發現,這8種生物鹼不僅都有降糖活性,而且效果特點各不相同。

這樣的成果給了桑枝總生物鹼片強大的底氣。既然弄清楚了成分,就能保證每批次的產品中各種不同生物鹼的含量和比例完全一致,確保每批次的藥物都有同樣的治療效果。「中醫起效沒有那麼快,但我們這款天然組分的降糖新葯,從研究以來就對標拜唐蘋的療效,事實證明療效並不比它差,而且在新發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療效更好,且沿襲了中藥的特點,藥物的不良反應比拜唐蘋降低了50%以上。」也就是說,既保證了藥物的療效,還增加了安全性。

創新葯,中國造。講桑枝總生物鹼片時,劉志華語氣裡帶著滿滿的自豪感。

現在每當遇到新的困難和挑戰,劉志華就會想起研製桑枝總生物鹼片的經歷。「我堅信我做創新葯的選擇是沒錯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相信未來創新葯的市場和空間會越來越好!」劉志華對創新葯國產充滿信心。

創新葯,中國造!我國首個降糖中藥新葯這樣誕生 - 天天要聞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科學與健康丨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 天天要聞

科學與健康丨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新華社記者顧天成7月2日,國家疾控局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為何發布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如何分級?與普通天氣預報有哪些不同?怎樣築牢高溫下的「健康防線」?——預警分5個等級,按照與高溫相關疾病風險分...
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 天天要聞

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悶熱的天氣出汗多,這不難理解。但同樣的環境下,有人輕汗微微,有人則汗流浹背,甚至吃個飯,稍微走一走,整個後背都濕了……愛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嗎?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風險?01比別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重要手段。
榮耀手錶5 Ultra發布: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心腦血管風險評估 - 天天要聞

榮耀手錶5 Ultra發布: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心腦血管風險評估

在 7 月 2 日的榮耀 Magic V5 暨 AI 終端生態發布會上,榮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旗艦智能手錶 —— 榮耀手錶 5 Ultra,並行業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China-PAR 國人專屬心腦血管風險評估」兩大創新健康能力,以「AI 健康專家」的身份,為用戶帶來全方位的心臟健康守護與個性化健康管理體驗。據介紹,榮耀手錶 5 Ultra 行業首...
張家港首家「小哥體檢中心」啟用 - 天天要聞

張家港首家「小哥體檢中心」啟用

昨天(7月1日)下午,張家港市健康護航·「新」有所醫關愛新就業群體健康項目啟動,張家港市首家「小哥體檢中心」正式揭牌。外賣小哥在「小哥體檢中心」體檢。通訊員 袁藝/攝新就業群體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
脾虛濕重別只知道參苓白朮丸!這味中成藥才是「全能選手」! - 天天要聞

脾虛濕重別只知道參苓白朮丸!這味中成藥才是「全能選手」!

一說到脾虛濕重,十個人里八個都知道參苓白朮丸。但你有沒有發現:吃了一陣子,舌苔還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舊脹得像氣球?其實啊,調理脾虛濕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補藥營養液」可不行,得一邊排水、一邊修管道,雙管齊下才有效! 為什麼參
脾虛調理誤區:別瞎補!中醫說關鍵要讓脾胃「動起來」 - 天天要聞

脾虛調理誤區:別瞎補!中醫說關鍵要讓脾胃「動起來」

很多人一聽說脾虛,第一反應就是買人蔘、山藥、黃精猛補,結果越吃越胃脹、口乾,甚至便秘——其實這是踩了調理的大雷!中醫里「脾虛」的核心不是「缺營養」,而是脾胃的「運化功能」罷工了。就像廚房下水道堵了,你還拚命倒雞湯,只會讓管道更堵一樣,補脾前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時,飲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記在心上 - 天天要聞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時,飲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記在心上

「醫生說我膽固醇高,給我開了他汀……可是我還愛吃肉,還能吃嗎?」「聽說吃他汀不能喝柚子汁,是不是真的?」類似這樣的提問,在門診上幾乎天天都能遇到。確實,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治療高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主力選手」,很多中老年人長期服用。
這種飲料促炎又促癌,還讓你更焦慮!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健康水 - 天天要聞

這種飲料促炎又促癌,還讓你更焦慮!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健康水

說到「健康水」,你腦子裡會浮現什麼?是清晨一杯溫開水,還是晚飯後一杯淡茶?可如果我告訴你,有一種飲料,它看似健康,其實卻是「偽裝者」,不僅會促炎、促癌,還會悄悄加劇你的焦慮——你還會相信它嗎?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今天要揭開的,就是:「果汁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