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知名旅遊博主「二師兄」患癌去世,好友透露情況

2025年07月02日20:02:10 健康 1324

7月1日深夜,旅遊網紅博主二師兄的好友小白哥發文:「我的兄弟於2025年7月1日因病去世,感謝素不相識或相識的朋友們的幫助與鼓勵,斯人已逝,他不用再被疾病困擾,去往另一個世界。」

38歲知名旅遊博主「二師兄」患癌去世,好友透露情況 - 天天要聞

旅遊博主二師兄(圖片來源:個人賬號)

據了解,旅遊博主二師兄本名姓朱,河南三門峽人,今年38歲,是一名從業10年的職業旅遊人,也是三門峽文旅推薦官。在他的個人賬號上,經常分享河南及周邊各地的旅遊攻略,有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曾專門找到二師兄跟團游。

2日上午,記者聯繫上朱先生的生前好友,對方表示,朱先生是1日下午走的,2日上午剛剛火化完,「我們在朋友圈也發布了訃告」。

38歲知名旅遊博主「二師兄」患癌去世,好友透露情況 - 天天要聞

朱先生還曾接受河南衛視採訪

記者注意到,今年3月16日,朱先生的個人賬號還在更新文旅視頻,宣傳三門峽的櫻花集市。朱先生的好友表示:「確實情況比較突然,直腸癌晚期,3個多月就走了。」

另一位知情者也向記者確認了此事:「正當年走的,去世前還找了理髮師給整理了容貌,真是惋惜,年紀輕輕的。」

38歲知名旅遊博主「二師兄」患癌去世,好友透露情況 - 天天要聞

網友評論截圖

對於朱先生去世的消息,許多網友紛紛在二師兄的賬號下留言:「願天堂沒有病痛,一路走好。」

資料顯示,多數直腸癌由腺瘤性息肉演變而來,病因複雜,可能與環境、飲食、生活習慣和遺傳因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有關。早期無明顯癥狀,病灶進展影響排便或癌腫破潰出血時才出現癥狀,如便意頻繁、腹痛腹脹、里急後重等癥狀此外,還有一些伴隨癥狀如體重下降、消瘦等。

近年來,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每年結直腸癌新發病例占所有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的10%以上,已居所有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的第二位。

從正常細胞逐漸發生癌變,是一個相當緩慢的過程,但很多人直到結直腸癌晚期才就診,究其原因,都是對出現的早期癥狀缺乏警惕。正確認識結直腸癌的「警示癥狀」是發現病情的關鍵。

結直腸癌的警示癥狀越早識別,治癒機會越大

結直腸癌早期癥狀易與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腸炎、痢疾等相混淆。但在出現以下情況時,要及時就醫。

1.大便帶血

糞便帶鮮血,而又不能用痔瘡解釋,這往往是結直腸癌的最早癥狀;如果是鮮血,可能來自與直腸相近的結腸,一般便血量不多呈暗紅色,可在排便前後流出,附著在糞便表面;如果大便發黑,甚至像柏油一樣的顏色,出血可能來自結腸的更上部分。

2.膿血便

持續或反覆發作的膿血便,按痢疾治療效果不好;患者便意頻繁,有排不盡的感覺,時常有肛門下墜感。

3.排便習慣改變

正常人大便多是定時每日1次,不幹不稀,也有少數人每天2至3次,或兩三日1次,但不伴有任何癥狀。

在沒有任何誘因(如生活環境、工作條件、旅行、進食或藥物等)的情況下,突然出現大便習慣改變,包括排便次數突然改變,便秘、腹瀉或兩者交替,這種癥狀持續超過3周應格外注意。

4.大便形狀改變

大便變細、變扁或表面出現槽溝。

5.大便潛血

糞便檢查反覆多次出現隱血者。

6.腹痛腹脹

早期結直腸癌並無疼痛,只有當腫瘤侵及直腸周圍組織或腹膜時,才可能出現局部疼痛。當出現持續性下腹部不適、隱痛或腹脹時,應警惕結直腸癌的可能。

7.腹部腫塊

息肉型結腸癌多發於右側結腸,常在腹部摸到體積較大的腫塊。橫結腸的腫塊可在臍周摸到,腫塊較硬,大小不等,表面有結節。

8.貧血

結直腸癌所致的長期慢性出血是引起貧血的主要原因。貧血一般表現為疲乏、睏倦、頭暈、心慌、瞼結膜及甲床顏色蒼白等。

9.體重減輕

長期腫瘤消耗,會造成體重下降明顯,患者常感乏力、沒有精神。如果這些癥狀在短期內出現且逐漸加重,就應引起重視。

(羊城晚報•羊城派綜合自極目新聞、紅星新聞、大象新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內鏡下開「隧道」 精準摘除消化道腫瘤 - 天天要聞

內鏡下開「隧道」 精準摘除消化道腫瘤

【來源:紅網】為患者實施手術。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鄢婷 肖會玲 婁底報道近日,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團隊成功運用隧道法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TD)為一名乙狀結腸早癌患者實施微創治療。此項技術的開展,填補了婁底市該領域的空白,為提升內鏡微
血常規上的「箭頭」代表什麼?這4個指標很關鍵→ - 天天要聞

血常規上的「箭頭」代表什麼?這4個指標很關鍵→

拿到血常規報告單時許多人不知道該看哪個指標看到箭頭多先別慌抓住這幾個關鍵指標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紅細胞就能快速抓住重點↓↓↓血常規優先關注這4個核心指標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GB)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
科學與健康丨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 天天要聞

科學與健康丨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新華社記者顧天成7月2日,國家疾控局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為何發布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如何分級?與普通天氣預報有哪些不同?怎樣築牢高溫下的「健康防線」?——預警分5個等級,按照與高溫相關疾病風險分...
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 天天要聞

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悶熱的天氣出汗多,這不難理解。但同樣的環境下,有人輕汗微微,有人則汗流浹背,甚至吃個飯,稍微走一走,整個後背都濕了……愛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嗎?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風險?01比別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重要手段。
榮耀手錶5 Ultra發布: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心腦血管風險評估 - 天天要聞

榮耀手錶5 Ultra發布: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心腦血管風險評估

在 7 月 2 日的榮耀 Magic V5 暨 AI 終端生態發布會上,榮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旗艦智能手錶 —— 榮耀手錶 5 Ultra,並行業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China-PAR 國人專屬心腦血管風險評估」兩大創新健康能力,以「AI 健康專家」的身份,為用戶帶來全方位的心臟健康守護與個性化健康管理體驗。據介紹,榮耀手錶 5 Ultra 行業首...
張家港首家「小哥體檢中心」啟用 - 天天要聞

張家港首家「小哥體檢中心」啟用

昨天(7月1日)下午,張家港市健康護航·「新」有所醫關愛新就業群體健康項目啟動,張家港市首家「小哥體檢中心」正式揭牌。外賣小哥在「小哥體檢中心」體檢。通訊員 袁藝/攝新就業群體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
脾虛濕重別只知道參苓白朮丸!這味中成藥才是「全能選手」! - 天天要聞

脾虛濕重別只知道參苓白朮丸!這味中成藥才是「全能選手」!

一說到脾虛濕重,十個人里八個都知道參苓白朮丸。但你有沒有發現:吃了一陣子,舌苔還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舊脹得像氣球?其實啊,調理脾虛濕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補藥營養液」可不行,得一邊排水、一邊修管道,雙管齊下才有效! 為什麼參
脾虛調理誤區:別瞎補!中醫說關鍵要讓脾胃「動起來」 - 天天要聞

脾虛調理誤區:別瞎補!中醫說關鍵要讓脾胃「動起來」

很多人一聽說脾虛,第一反應就是買人蔘、山藥、黃精猛補,結果越吃越胃脹、口乾,甚至便秘——其實這是踩了調理的大雷!中醫里「脾虛」的核心不是「缺營養」,而是脾胃的「運化功能」罷工了。就像廚房下水道堵了,你還拚命倒雞湯,只會讓管道更堵一樣,補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