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小楊(化名)是杭州某單位的一位職員,他們單位每年安排在浙大一院健康管理中心進行體檢。
前不久,小楊如期參加一年一次的體檢,體檢完他就回單位繼續工作了。
臨近中午,他接到浙大一院健康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的電話,說是他血常規里的白細胞低於正常值,建議他儘快到血液科做進一步檢查排除血液系統疾病。
原本,小楊覺得自己身體沒有任何不適,想過段時間抽空再去,但工作人員的話讓他覺得還是得重視這個問題。
為此下午小楊趕到了浙大一院血液科門診,醫師接診後發現小楊往年體檢白細胞都正常,而這次白細胞卻只有1.14(正常應為4-10,這個數值極低,屬於危急值了),同時仔細詢問最近他有沒有異常情況,小楊想了又想,好像就最近幾天刷牙時有一點點出血,一聽到這裡,醫生心裡咯噔一下,馬上建議小楊做個骨穿。
「醫生,白細胞低為什麼就要做骨穿?」此刻,小楊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的工作離不開他,就診過程中還接了一個工作電話,而且他覺得自己身體很健康,不會有問題的。
醫生詳細耐心的告訴她,通過調閱小楊最近三年在浙大一院體檢的血常規報告,前幾年都非常正常,一點問題也沒有, 一般來說白細胞突然降低,最常見的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 但小楊一點感冒癥狀也沒有,所以需要進一步排除是不是血液系統疾病。
其實醫生憑藉多年的工作經驗,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小楊白細胞突然降低,又有牙齦出血,很可能是血液科最兇險的一種疾病——M3,一旦延誤治療,可能會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醫生馬上開好骨髓穿刺檢查單,同時在申請單上備註「請排除M3」,這就像是一種暗號,骨髓室的醫師看到這個備註,就會第一時間來看他的骨髓片。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小楊的骨穿結果當天出來了,他被確診得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也稱為M3,這類白血病具有起病急、變化快、易出血的特徵。
而且,在臨床中這類白血病患者一旦出現重要臟器的出血,比如肺出血、消化道出血、腦出血,往往都是致命性的。
「趕緊上藥物治療。」小楊當天就服用上了維甲酸治療,大大降低了出血的風險。
血液科醫師表示,一旦確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就應立即用全反式維甲酸治療,這能使早幼粒細胞分化,減輕早期出血性死亡風險。
「所幸發現得早,這位患者還處於早期階段。」主任表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是預後最好的白血病,治癒率達99%,並且只需要通過口服藥物治療即可,完全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但前提是要及時確診、及時治療,不然這類白血病很容易因為出血而危及生命。
「發現白細胞減少,別緊張但也別忽視!」血液科主任教授表示,血液中的白細胞就像是防禦外敵的「士兵」,往往我們病毒感染時,就會發現血常規里的白細胞會有所變化,正是說明它們在努力「殺敵」。
科普:引起白細胞低的原因主要是電離輻射、細胞毒類藥物破壞抑製造血幹細胞,導致白細胞少,或者就是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統疾病也可能引起白細胞減少。另外,還存在藥物副作用導致白細胞減少。所以,出現白細胞低於正常值的情況,不用緊張,因為引起原因很多,但也別忽視,去正規醫院做進一步排查,如果像是小楊這種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早發現早治療的意義重大。
素材來源於浙大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