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群同學化身腸鏡程序員,給人類腸道debug

2024年04月22日22:15:12 健康 1836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楊鵬飛 吳婧

「你們學計算機專業的,怎麼想來搞醫療?」

「你們的腸鏡系統真的可以投入使用嗎?」

自從跟著導師投身研究一款醫療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後,杭州師範大學信息學院的陳爾灝經常聽過這樣的質疑聲。

作為杭州師範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專業的學生,他化身腸道程序員,與實驗室成員一起研究出一款腸鏡三維智能輔助診斷系統,主要用來為醫生提供即時的、全面的診斷信息,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診療方案,為腸道疾病的檢測和診療提供支持。

「浙」群同學化身腸鏡程序員,給人類腸道debug - 天天要聞

受訪者供圖

近日,杭州市衛健委發布的2023年惡性腫瘤發病數據顯示,結直腸癌處於2023年杭州市戶籍人口惡性腫瘤發病率的前5位。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腸癌發病年齡逐漸年輕化,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升高,腸胃病患者數量與日俱增,而醫生的培養周期長、成本高,資深醫師短缺,消化道內鏡醫師壓力巨大。

如何幫助醫生給腸道「debug」呢?陳爾灝某次生病做腸鏡時發現過程極為麻煩和痛苦,於是靈機一動,想能不能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利用AI技術做一款簡捷的腸鏡操作系統,降低手術時間、優化診療流程,同時患者也能避免痛苦和漫長的等待。

「現在的AI腸鏡都停留在二維圖像層面的感知和分析上,而且他們的模型更新很慢,適配能力也較低」,出生於醫護家庭且對醫學有著濃厚興趣的計算機專業的謝瑞雪對陳爾灝說。如果能通過一種技術,對腸道進行三維重建,醫生通過三維重建的模型尋找病灶,就好像我們寫代碼之後debug一樣,從而降低漏診率。

當得知學院劉儒瑜、張浩宇兩位老師也在做這方面的研究時,陳爾灝和謝瑞雪加入了兩位老師的科研團隊,開始以項目負責人的身份和團隊一起開始「腸鏡三維診斷」的研究。該研究旨在通過跨模態融合的腸道稠密深度估計、考慮幾何和光度一致性的腸道位姿估計、面向腸道深度估計的個性化聯邦建模方法的三維智能診斷輔助系統,助力醫生精準評估、精細規劃,為腸道動態手術保駕護航。

「浙」群同學化身腸鏡程序員,給人類腸道debug - 天天要聞

受訪者供圖

然而,夢想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團隊在研發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難。

比如,技術難題讓團隊一度陷入困境。深度估計與位姿估計需要團隊成員們反覆試驗、調整和優化。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凝結著整個團隊的心血和汗水。

此外,與醫療機構的合作也並非易事。醫療行業的特殊性使得合作過程中充滿了挑戰,團隊需要深入了解醫生的需求和痛點,與醫療專家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在這個過程中,團隊成員們不斷克服困難,用真誠和專業贏得了醫生的信任和認可。

「浙」群同學化身腸鏡程序員,給人類腸道debug - 天天要聞

受訪者供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我國將在健康、養老領域全力推進「人工智慧+」戰略行動,藉助人工智慧技術增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杭州師範大學信息學院團隊借鑒自動駕駛的視覺感知技術,創新應用於腸道三維重建,通過優化深度估計和位姿估計演算法,實現了高精度重建。「腸鏡三維智能診斷輔助系統」具備導航和漏診提醒功能,提升診斷準確性。患者一次檢查即可獲取完整三維腸道模型,為後續治療提供支持。此外,通過聯邦學習網路實現模型高效更新和適配,既保護醫院數據隱私,又促進數據高效利用。「我的願望很簡單,只要能讓病人少一點痛苦就可以了」,陳爾灝說道。

「浙」群同學化身腸鏡程序員,給人類腸道debug - 天天要聞

受訪者供圖

如今,團隊成員們各司其職,繼續打磨原型產品,並積極尋找合作夥伴。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將腸道三維智能診斷技術推廣到更多的醫療機構,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轉載請註明出處」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 天天要聞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還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醫院停車場收費問題再次引發討論。近期,有網友向市場監督管理局反映了公立醫院停車場收費太貴的問題,患者反映稱,湖南長沙某附屬醫院停車場一天要收40元,根本沒有考慮住院的病人和家屬要承擔多麼高的停車成本,這是否涉嫌違規收費?醫院是公益性組...
一個動作預測你的長壽潛力!做不到的人要當心了! - 天天要聞

一個動作預測你的長壽潛力!做不到的人要當心了!

不靠手撐地,你能輕鬆從坐姿站起來嗎?這個看似簡單「坐下-起立」的動作,已被研究證實與死亡風險相關。AI生成圖一個動作預測未來能否長壽!2025年6月,《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證實,通過簡單的「坐立試驗」評估身體機能,可預測中老年人的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坐立試驗」(SRT)是一項簡單的體能...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 天天要聞

誘因不可忽視,高血壓或提高中風風險,做好日常管理很關鍵

在每日如陀螺般高速運轉的忙碌生活里,我們被瑣事纏身,無暇他顧,以至於身體悄然發出的那些細微小信號,都被我們輕易地忽略掉了。你是否經常感到頭暈、疲勞,或者有時站起來感覺一陣不穩?很多時候,這些癥狀我們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畢竟生活壓力大、工作繁
男人總覺得 「那裡」 不給力,也許是你的腎才是真正的 「元兇」 - 天天要聞

男人總覺得 「那裡」 不給力,也許是你的腎才是真正的 「元兇」

一提到「那裡不給力」,不少男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壓力大了?年紀大了?」但你有沒有想過,真正的「幕後推手」,也許一直被你忽視了?別急著自責、焦慮,今天咱們就把這個話題掰開了講,看看「腎」到底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男人的「煩惱」,藏著什麼
肺癌來襲,睡眠先警告?夜間出現這4種異常,別輕視 - 天天要聞

肺癌來襲,睡眠先警告?夜間出現這4種異常,別輕視

「我最近總覺得晚上睡不踏實。」陳阿姨最近和家裡人抱怨。她今年快60了,以前一直睡得很香,可這大半年,她發現自己睡覺越來越難:不是夜裡咳醒,就是動不動就出一身冷汗。更讓她擔心的是,凌晨時分胸口總發悶,偶爾還喘不上氣來。
為何女性總是腹痛、疲勞?警惕這些常見誘因及早發現疾病 - 天天要聞

為何女性總是腹痛、疲勞?警惕這些常見誘因及早發現疾病

小林是一位年輕的職場女性,每天早出晚歸,忙碌的工作常常讓她感到疲憊不堪。最近,她開始頻繁地出現腹痛的癥狀,尤其是在月經期間,腹部的疼痛感加重,甚至有時在平時也會突然感到不適。更讓她擔心的是,這種持續的疲勞感似乎沒有任何緩解,吃了很多補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