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齡、有高血壓等基礎病的人群而言,季節轉化降溫時尤其需要規範用藥控制好血壓。就在新一輪羊城大降溫時,年過八旬的陳大爺就因此誘發了嚴重疾病——巨大腹主動脈瘤破裂。幸得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及時進行介入手術封堵,這才成功堵住了大動脈破潰口,避免了因為嚴重的內出血而帶來的生命危險。
誤將高危動脈瘤當成腰痛
就醫時已經破裂驚險萬分
日前,陳大爺突發右腰部劇烈疼痛,冷汗直流,硬撐到早上,疼痛沒有絲毫緩解,家人立即把他送往醫院。
陳大爺很早前就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經常腰痛,以為這次疼痛是同樣原因導致,便找到脊柱外科王晶主任醫師診治。王晶在查看患者後推斷這不是腰椎間盤突出導致的,安排做了腹部CT檢查發現:陳大爺患有巨大腹主動脈瘤,並且動脈瘤周圍有血液外滲,有明顯破裂徵象。此時的陳大爺腰背部已經是疼痛難忍,躁動不安,病情非常危重。
王晶立馬聯繫了介入血管外科李承志副主任醫師會診。李承志接到電話後就火急火燎地趕往現場,問診及查體後,給病人及家屬解釋了病情:「老人家腹主動脈瘤已經破裂了,好在血壓還算平穩,建議積極手術治療。目前治療腹主動脈瘤的手術方式有外科旁路途經及腔內治療兩種,老人不僅年齡大,腹主動脈瘤已經破裂,情況緊急,病情危重,必須爭分奪秒,這種情況建議優先行腹主動脈腔內治療。」
李承志表示,這是一種微創手術,通過建立體表與動脈之間的通道,向該通道輸送器械封堵瘤腔,以達到治療的目的,該手術創傷較小,手術順利的話,術後一星期就可以出院。家人詳細了解了其中的利弊之後,決定接受手術治療。
介入血管外科團隊第一時間聯合麻醉科、介入手術室組成手術團隊,討論該患者手術方案及細節,為了保證患者生命安全,減少創傷,降低手術風險,根據腹主動脈瘤影像資料,手術團隊決定急診實施手術。
肚子疼未必是小事
及早診治非常重要
經過全面評估和術前討論,李承志團隊迅速投入緊張的救治當中。在多學科的共同努力下,經過3個小時的緊張施救,終於令老人家轉危為安。「老人家恢復良好,很快可以下床走動,感謝你們救了我家老爺子的命!」病人家屬對醫護團隊表達真摯的謝意。

李承志表示,不少人以為肚子疼是常有的事,不放在心上,可有時候肚子痛也會要人命,這種「奪命痛」很可能是腹主動脈瘤破裂。動脈瘤在全身的血管皆可生長,其中腹主動脈發病率最高,最容易被看作簡單的「肚子疼」被忽視,從而延誤病情診療救治。
腹主動脈瘤一旦破裂大出血,最快的幾分鐘就能致命,即便在醫療技術發達的今天,死亡率仍高達50%,可以說,動脈瘤就是隱藏在身體里的「不定時炸彈」,時刻威脅患者生命。
「腹主動脈瘤的典型癥狀為腹部搏動性腫塊,當腹部出現不明原因的腹脹、腰背部疼痛以及搏動性包塊時,應當及時就診。早期發現、及早治療非常重要。」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實習生 沈銳冰
通訊員 林印勝 張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