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腹瀉到虛脫住院,她常吃的這道菜,好多人家裡都有……

2024年01月07日19:21:28 健康 2939

近日,浙江蕭山的舒阿姨捂著肚子來到了發熱門診,經醫生詢問得知,她已經連續腹瀉5天了,大便呈黃水樣,每日7到8次,並感噁心,嘔吐數次,還伴隨著發熱,體溫最高達39.3℃。一開始她並沒有在意,直到有一天拉得她兩眼發暈,雙腿打顫,整個人都虛脫了,被家人送到了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的發熱門診。

阿姨腹瀉到虛脫住院,她常吃的這道菜,好多人家裡都有…… - 天天要聞

醫生與她交流得知,舒阿姨平時身體健康,自入冬以來,每天都要喝上一碗熱乎乎的腌菜湯,已經連續喝了大半個月了。醫生一聽,發出感嘆:「你已經是今天上午因為腌菜湯來看病的第二個了!」說完立刻安排舒阿姨進行相關檢查。

阿姨腹瀉到虛脫住院,她常吃的這道菜,好多人家裡都有…… - 天天要聞

這是典型的急性腸炎的表現,醫生趕緊安排舒阿姨住院治療。

住院後,經過抗感染、補液等對症治療後,舒阿姨體溫也下降了,腹瀉癥狀也緩解了,現已順利出院。出院這天,舒阿姨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說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亂吃腌制食品了!」

什麼是腌制食品?

阿姨腹瀉到虛脫住院,她常吃的這道菜,好多人家裡都有…… - 天天要聞

圖源:視覺中國

腌制食品是指以鮮(凍)畜、禽肉、菜或其他可食副產品為原料,腌制過程中需要使用食鹽、糖等材料處理食品原料,同時還需要添加(亞)硝酸鈉(或鉀)、蔗糖和香料等的腌制材料處理食品,使它們滲入食品組織中,從而提高食品原料的滲透壓,降低水分活度,藉以有選擇地控制微生物的活動和發酵,抑制腐敗菌的生長,從而防止食品腐敗變質,改善食品的食用品質。經過腌制,有些食物更具特色,受大眾喜愛。

常見的鹽腌製品有腌菜、腌肉、腌禽蛋等;蔬菜腌製品又可分為三類:腌菜,醬菜,糟製品;腌肉包括魚、肉類腌製品,常見有鹹豬肉、咸牛肉、鹹魚、風肉、臘肉、板鴨等。

腌制食品怎麼吃才安全?

自己做腌制食品時,一定要注意衛生,洗乾淨。腌制食品的首要原則就是要腌透後再食用,比如腌菜要10天以上,腌肉要20天以上。一般在腌菜腌制後的7到15天里,亞硝酸鹽的產量最大、合成量最多。而在21天後,其含量會明顯降低,此時食用相對安全。經過足夠長時間的腌制,一方面利於出味,另一方面又可以減少亞硝酸鹽的含量,保障飲食安全,切莫中途貪嘴。

腌製品食用前都要進行清洗,去除浮塵和其他有害微生物。而適當浸泡一會兒能幫助稀釋亞硝酸鹽。如果用熱開水浸泡10分鐘後用自來水洗凈。若用涼水浸泡,時間要相應加長,但不要超過12小時,以免產生過多的亞硝酸鹽 。腌制食品里的毒素害怕高溫,若食用前將其高溫蒸煮15分鐘,即可除掉絕大部分的毒素。要注意的是,腌制食品不宜煎炸食用,否則會導致部分營養物質轉化為致癌物。

食用腌制食品時,成年人每次的食用量最好不要超過150g。一周內食用最好不要超過3次,不要連續食用。盡量不要和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一起食用。蔬菜中含有的纖維素,能促進排便,從而減少人體對有害物質的吸收。不管是蒸煮還是炒制,都可以放入大蒜、洋蔥、辣椒、生薑。這些辛辣調料不僅可以幫助抑制胃中的硝酸鹽還原菌,降低硝酸鹽的含量,還能起到增強腸胃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的作用,從而加速有害物質的分解、排出。維生素c可以有效阻斷亞硝胺的形成,儘可能避免身體吸收致癌物。因此,在吃了腌製品後,可以吃些獼猴桃、櫻桃、草莓、橙子等富含維c的食物。

以下人群不宜吃腌制食品

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腌制產生水的腌制食品多性涼,平時體質偏寒的人群盡量少食。以下這些人群不推薦食用腌制食品。

1、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的人群。因為這些患者需要控制食鹽量,而腌制食品中使用鹽較多,比如火腿、臘肉,都是偏鹹的食物,不利於控制食鹽量,且臘肉中脂肪含量偏高。

2、腎功能不好的人群。腌制食物含鹽量較多,多食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加重病情。

3、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人群。幽門螺桿菌中的硝酸鹽還原酶能催化腌制食物中的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進一步危害人體健康。

4、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的人群。因為腌制食品中的硝酸鹽、亞硝酸鹽、亞硝胺類化合物等成分,會增加消化道腫瘤的發病幾率。

專家提醒,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腌制食品是有害健康,關鍵在於我們食用此類食品的頻次和量,長期過量食用腌制食品無疑是對人體有害的。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季 專家提醒家長做好防護 - 天天要聞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季 專家提醒家長做好防護

本報訊(西海新聞記者 徐變銀)初夏時節,隨著氣溫持續回升、濕度增加,手足口病進入季節性流行高峰。西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提醒家長,要加強防護意識,掌握科學防控措施。手足口病是一種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主要影響5歲及以下兒
分享|百餘年後再回顧,中西醫的碰撞如何影響著今天 - 天天要聞

分享|百餘年後再回顧,中西醫的碰撞如何影響著今天

詩人、學者林庚在《北平自由詩》中寫:「當玻璃窗子十分明亮的時候/當談笑聲音十分高朗的時候/當昨夜颶風吹過了山東半島/北平有風風雨雨裝飾了屋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北京,以北平為名,有種令人懷念的時代氛圍和文化環境。作家薛燕平的最新長篇小說《北平無恙》的故事就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北平城。彼時西醫進入...
守護兒童健康成長 老專家開展義診服務 - 天天要聞

守護兒童健康成長 老專家開展義診服務

新重慶-重慶日報 記者 李珩 鄭宇5月29日,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舉行「銀髮生輝 護佑健康」六一國際兒童節義診活動,現場吸引了眾多家長參與。據悉,該活動是該院銀髮生輝志願服務隊的首次活動,旨在發揮專家們的專長,
直播大醫生:從「骨」開始 守護「髖」健康 - 天天要聞

直播大醫生:從「骨」開始 守護「髖」健康

骨折,是很多人在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問題,但有一種骨折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它對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構成了巨大威脅。什麼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為什麼它如此危險?如何預防和應對這種骨折呢?健康難題,直播大醫生為您一一破解。5月30日下午3點,石家莊市人民醫院創傷中心副主任曹斌與您相約石家莊市人民醫院融媒體...
端午將至,粽子美味莫貪多 - 天天要聞

端午將至,粽子美味莫貪多

文字/視頻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春祥 通訊員 熊靜隨著端午節臨近,軟糯香甜的粽子成為家家戶戶餐桌上的主角。長沙市第三醫院(湖南大學附屬長沙醫院)老年病科十三病室副主任余慧提醒,粽子雖美味,但食用不當,可能給身體健康帶來諸多隱患,老年人更需
中高考在即,中醫妙方助考生緩解身心壓力 - 天天要聞

中高考在即,中醫妙方助考生緩解身心壓力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春祥 通訊員楊琦 朱文青中高考季即將到來,廣大考生們進入緊張的衝刺階段,不少學生因壓力大出現焦慮、失眠、用腦過度、疲勞等身心不適。長沙市中心醫院兒童中醫門診專家建議,不妨試試針灸、頭療、刮痧、葯枕及中藥調理等傳統療法,
走進社區的義診,聚焦您的足部健康! - 天天要聞

走進社區的義診,聚焦您的足部健康!

湖南日報5月29日訊(文字/視頻 全媒體記者 周倜 通訊員 吳清怡)每年5月29日,是全國愛足日。當日,湖南省人民醫院骨科醫學中心手足顯微外科團隊走進長沙市五里牌社區,開展主題義診,為市民送上專業的足部健康關懷,幫助更多百姓了解自身足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