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有2個「發胖時刻」,再餓也要管住嘴

2025年05月25日20:52:05 健康 1878

想要管理體重的人,常常會糾結於這個不能吃,那個要忌口,這一餐熱量是否超標?事實上,一天24小時內,有2個「發胖時刻」。若能把握好這兩個時段,控制體重就非常容易出效果!

這兩個時間段,熬過去就能瘦?

午飯前

也就是10:00~11:00,此時距離吃完早飯已有一段時間,人體容易感到飢餓,但如果此時沒忍住,進食了很多食物,沒一會兒就又該吃午飯了,飲食疊加就容易導致熱量超標,體重增加。

睡覺前

睡覺前,晚餐進食的食物基本被消化,人體容易感到飢餓。如果此時沒忍住,進食了很多食物,沒一會兒就要上床睡覺了,未被消耗的熱量就有可能會囤積在身體里,造成肥胖。想要控制體重,睡前4小時不宜進食。

有這些習慣的人,不知不覺在發胖

除了長期吃得過飽和缺乏運動,生活中還有這些常見習慣也在「偷偷」讓你發胖。

吃飯狼吞虎咽

吃飯太快不僅傷腸胃,還更容易胖。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趙綺華指出,進食速度快,大多數情況下,食物沒有得到充分的咀嚼,沒有形成足夠的食糜貼附於胃壁。所以雖然已經吃了較多食物,但仍有飢餓感。

另一方面,咀嚼時間過短,迷走神經仍處於過度興奮狀態,食慾也會相對亢進。因此,進食速度快的人,在大腦飽食中樞發出停止信號時,已經吃了太多。

一天中有2個「發胖時刻」,再餓也要管住嘴 - 天天要聞

三餐不規律

很多人吃飯總是飢一頓飽一頓,三餐不規律,這都會對胃部產生一定的刺激,導致一系列的胃病問題,如慢性胃炎、胃潰瘍、腸炎等。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劉殿剛指出,飲食不規律帶來的另一個後果就是發胖。三餐不規律會引起很明顯的飢餓感,下次進食時就會食慾大大增加,很容易進食過多,吃更多高脂高鹽的食物,還容易吃夜宵,肥胖自然就找上你了。

一天中有2個「發胖時刻」,再餓也要管住嘴 - 天天要聞

經常熬夜晚睡

2021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晚睡以及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肥胖和腰圍過大。與晚上8點~晚上10點之間就寢的人相比,晚上10點以後就寢的人,在肥胖(BMI)和腹型肥胖(腰圍)風險均增加了20%,凌晨2點以後入睡的人其肥胖風險增加35%,腹型肥胖風險增加38%。

長期壓力過大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蔡曉凌介紹,壓力過大會導致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升高,而這個激素會導致血糖升高,血糖的升高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導致人體產生飢餓感,增加高糖等食物的攝入。

另一方面,壓力過大,人們往往沒有心思去挑選適宜的食物,同時也不能規律運動,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脂肪囤積和肥胖。

適當餓一餓,身體會感謝你

長期過量進食,會導致肥胖,還會加重消化道、腎臟負擔,甚至影響大腦功能。相關研究證實,適當保持飢餓感對身體健康有好處,限時飲食能夠有效減輕肥胖人群的體重、改善代謝指標(血糖、血脂、血壓)、減輕脂肪肝

改變進食時間

限時飲食作為輕斷食的一種方式,執行起來相對容易。但也要結合個人飲食習慣、身體狀況來進行調整,以下進食時間供參考。

早餐時間:8:00

午餐時間:11:00~12:00

晚餐時間:16:00

特殊人群限制熱量攝入

正常人群可以保持正常的熱量攝入,而對於肥胖或者已經有代謝性疾病的人群,建議將基礎攝入熱量減少30%,比如每天熱量控制在1200~1500千卡之間。

一天中有2個「發胖時刻」,再餓也要管住嘴 - 天天要聞

具體來說,主食控制在275克左右,蔬菜控制在400克左右,動物性食物控制在140克左右,奶製品控制在300克左右。

同時要注意三餐的配比:30%、40%、30%,這樣三餐的營養攝入會比較均衡。

限時飲食注意事項

適當「挨餓」,是指科學控制飲食時間和飲食量,絕不是飢一頓飽一頓,更不是忍飢挨餓。限時飲食不等於長期節食,其間要保持食物多樣化、保證非產能營養素攝入平衡。

建議大家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限時飲食,胃腸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患者不宜自行進行限時飲食。

記得要保持合理運動,否則機體就會首先消耗肌肉來供應能量,最終可能導致肌肉萎縮。

轉自|青春湖北

來源: 青春潛江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不是迷信!明日五月初三,牢記最不能做的5件事,記得告訴家人 - 天天要聞

不是迷信!明日五月初三,牢記最不能做的5件事,記得告訴家人

轉眼之間,明日就是五月初三了,距離端午節就只有2天時間了,那麼在五月初三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呢?進入五月之後,其實可以明顯的感覺的到濕熱交替,雨水已經明顯增多,按照老話的一個說法,這個時候陽氣會到達頂峰,而陰氣開始出現,陰陽交泰,從
吃山楂能消食?醫師提醒:這樣吃才正確,否則易傷胃! - 天天要聞

吃山楂能消食?醫師提醒:這樣吃才正確,否則易傷胃!

往期推薦小長假將至!快來暢遊寶山6大體育文化旅遊特色線路暖心!男孩走失6小時後,公交人愛心接力助母子車廂團圓已綠100%!來寶山這裡邂逅現實版的滿目青綠編輯:潘喬雨資料:健康上海12320*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一文讀懂肝腎囊腫:是病嗎?要治嗎? - 天天要聞

一文讀懂肝腎囊腫:是病嗎?要治嗎?

體檢報告上突然出現「肝腎囊腫」幾個字,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慌了神:囊腫?是不是長瘤子了?會不會癌變?別擔心,這篇文章就用大白話帶你把肝腎囊腫徹底搞明白。 一、肝腎囊腫到底是什麼? 肝腎囊腫就像身體里長了一個個「小水泡」。這些「水泡」里裝的是清
便秘的中學生給我們提了什麼醒 - 天天要聞

便秘的中學生給我們提了什麼醒

近日,教育部發布通知稱,將開展基礎教育「規範管理提升年」行動,在鞏固深化2024年規範管理工作成效基礎上,進一步清理整治違背教育規律、侵害群眾利益的辦學治校行為。《通知》重點提出了16條2025版負面清單,內容包括嚴禁違反國家課程改革方案規定,隨意調整、增減課程內容,超標超前教學,嚴禁布置超過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醫院免陪照護服務啟動試點 明確醫療護理員不得替代醫務人員工作 - 天天要聞

醫院免陪照護服務啟動試點 明確醫療護理員不得替代醫務人員工作

「一人住院,全家忙亂」,這是很多患者家庭都面臨過的困境。近年來,一種新興的「無陪護病房」正在各地試點,為住院患者提供免陪照護服務。這項服務如何走向規範化,並在更多地方、更多醫院普及?來看多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醫院免陪照護服務試點工作方案》。免陪照護服務,主要指患者住院期間,在患者或其家屬知情同意且自...
代謝醫學研究取得新進展,為肥胖及代謝疾病治療提供新路徑 - 天天要聞

代謝醫學研究取得新進展,為肥胖及代謝疾病治療提供新路徑

肥胖是一項成因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是導致糖尿病、脂肪肝、心腦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疾病的重要病因或危險因素。近日,我國科學家開發的一款減重降糖藥物的臨床研究成果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這也是我國代謝新葯研究成果首次入選這一國際臨床醫學期刊。研究顯示,瑪仕度肽在臨床試驗中幫助中國肥胖人群實現顯著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