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鏡檢查該不該做?醫生提醒:三類人群需要,其中40歲以上人群

2025年05月24日04:42:03 健康 1125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肚子總是不舒服,脹脹的,有時候還隱隱作痛,吃什麼都提不起胃口,整個人沒精神。生活和工作被折騰得七上八下,連最簡單的飯局都不敢輕易參加。很多人就是這樣,被胃腸道問題纏上,日子過得忐忑不安。

胃腸鏡檢查該不該做?醫生提醒:三類人群需要,其中40歲以上人群 - 天天要聞

其實,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一個中年朋友,平時活蹦亂跳的,突然胃痛得厲害,連睡覺都翻來覆去。他去了醫院,醫生建議做胃腸鏡檢查,但他心裡挺猶豫——一想到插管就怕,擔心過程痛苦,擔心結果更糟。還有人因為檢查不方便,或覺得癥狀沒那麼嚴重,就拖著不去,結果問題拖得越來越重,生活質量越來越差。

胃腸鏡檢查到底該不該做?尤其是對我們這些年齡漸漸上去了的中老年人,什麼時候該檢查,誰又是最需要檢查的呢?


生活中那些因胃腸問題而困擾的人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一段經歷,肚子不舒服,但不太在意,想著喝點葯、多休息會兒就好了。結果慢慢地,癥狀沒好轉,反倒越積越多。胃痛、脹氣、噁心、反酸……這些小毛病,沒啥勁兒,但卻一點點拖累著你的精神和身體。


尤其是到了四五十歲,身體的「警報燈」會變得更敏感,腸胃的自我修復能力也不如年輕時那麼給力。工作上要面對繁重任務,家庭中還得照顧老人小孩,胃腸不適卻像個「隱形的拖油瓶」,拖慢了生活的節奏,讓人心情煩躁。


不少人還會因為癥狀反反覆復,吃了很多葯,也沒個明確診斷,心裡著急但又無奈,有時候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大病。焦慮、擔心、無助交織在一起,影響著日常生活,睡眠質量也跟著下降。


胃腸鏡檢查該不該做?醫生提醒:三類人群需要,其中40歲以上人群 - 天天要聞

胃腸鏡檢查,為什麼會被提出來?


胃腸鏡檢查,就是把一根帶攝像頭的細管從口腔或者肛門送進胃腸道里,直接觀察裡面的狀況。聽起來挺嚇人的,但實際上,這是一種相對直接、準確的檢查方法,能幫醫生看清楚腸胃有沒有炎症、潰瘍,甚至早期的腫瘤。


很多人怕做胃腸鏡,怕不舒服或者擔心花錢,但說實話,這檢查在胃腸病診斷中,作用很大。有時候,平時那些吃藥、調理沒啥效果的癥狀,做了胃腸鏡之後,才能真正找到原因,對症下藥。


特別是對40歲以上的人來說,做胃腸鏡就顯得更有必要。為什麼呢?因為隨著年齡增長,胃腸道疾病的風險在增加,尤其是慢性胃炎、息肉,甚至癌症的可能性都比年輕人高。



哪些人群最應該考慮做胃腸鏡檢查?



第一類:有長期胃腸不適的人。比如經常胃脹、胃痛、反酸、消化不良,吃藥一段時間效果不明顯,甚至癥狀有加重趨勢。這類人如果一直拖著,不檢查,很可能錯過早期發現疾病的機會。胃腸鏡檢查能幫他們找到癥結所在。


第二類:有家族胃腸癌病史的人。如果家裡有人曾經患過胃癌、腸癌,那麼風險相對較高,自己更應該定期檢查。雖然這種情況讓人不太舒服,但早檢查早發現,很多問題是可以及時處理的。


第三類: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這個年齡段,身體機能逐漸減弱,胃腸道疾病的發生率開始明顯升高。很多人到這個年紀,可能會覺得偶爾胃痛、拉肚子是「老毛病」,沒當回事。其實,很多病變早期沒有明顯癥狀,等到癥狀明顯了,往往病情已經發展了。定期做胃腸鏡檢查,是提前發現問題、預防疾病惡化的好方法。

胃腸鏡檢查該不該做?醫生提醒:三類人群需要,其中40歲以上人群 - 天天要聞


40歲以後,檢查不只是為了看病,更是為了安心


中年之後,身體的各種信號會變得複雜,有時候一個小毛病可能掩蓋著更深的隱患。尤其是胃腸道這塊,一不小心就可能是大問題。做胃腸鏡檢查,雖然過程不那麼輕鬆,但它像是一把「放大鏡」,幫你把身體里潛藏的風險看得更清楚。


很多人之所以猶豫,是害怕檢查的過程和結果。其實,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的胃腸鏡檢查已經越來越人性化,檢查時醫生會採取各種措施減輕不適感,甚至部分醫院有無痛胃腸鏡,過程輕鬆很多。


最關鍵的是,檢查的結果會給你一份安心。你要是沒什麼問題,就能放心;如果有問題,能及時治療,不讓病情拖到難以挽回。對於家庭責任重、工作壓力大的中年人來說,這種安心感非常寶貴。


胃腸鏡檢查該不該做?醫生提醒:三類人群需要,其中40歲以上人群 - 天天要聞

怎麼看待胃腸鏡檢查的「痛苦」和「風險」?


說實話,胃腸鏡檢查不是那麼舒服,尤其是初次做的人,可能會覺得喉嚨被卡住、腸道被撐開,感覺怪怪的。但是,很多人做過之後都說,心理準備遠比實際經歷更難受。做完檢查,尤其是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有了清晰的方向,心裡就踏實了。


風險方面,胃腸鏡檢查本身是比較安全的,雖然有少部分人會有輕微不適或併發症,但發生率非常低。只要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醫生經驗豐富,檢查風險可以降到最低。

胃腸鏡檢查該不該做?醫生提醒:三類人群需要,其中40歲以上人群 - 天天要聞

別讓對檢查的恐懼和拖延,成為身體健康的絆腳石。畢竟,胃腸健康直接影響你的生活質量和工作狀態。比起每天提心弔膽,定期檢查一下,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才是對自己和家人最負責的選擇。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為減肥喝養生果茶,老糖友誤入「雷區」血糖失控 - 天天要聞

為減肥喝養生果茶,老糖友誤入「雷區」血糖失控

極目新聞通訊員 王浩 吳萍「沒想到喝點養生果茶竟然把自己喝住院了。」經過近兩周治療,血糖失控的張先生的病情逐漸平穩,他後怕地表示:「以後我一定謹遵飲食指導,不再盲目跟風了。」69歲的張先生(化名)愛喝含糖飲料,多年前查出糖尿病後,不得已戒掉
口乾嗜飲、口苦口臭?有陰虛癥狀,可以試試這三組葯對 - 天天要聞

口乾嗜飲、口苦口臭?有陰虛癥狀,可以試試這三組葯對

陰虛在男女老少中十分常見,口乾嗜飲、口苦口臭、手足發熱、燒心、盜汗等是其典型癥狀。除了天生體質原因,大多與身心壓力大、飲食油膩、作息不規律等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如何滋陰,日常用好三組「金三角」能起到不錯的保健效果,不妨一試。
醫院工作人員要求老人先掃碼「砍一刀」才給挂號?官方通報:停職! - 天天要聞

醫院工作人員要求老人先掃碼「砍一刀」才給挂號?官方通報:停職!

6月16日,有網友發視頻稱,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中醫院收費窗口前,一工作人員在老人辦理繳費業務時,要求其必須先協助自己在某平台上完成「掃碼助力」任務。6月17日,峽江縣中醫院發布公告稱,經核實,情況屬實。目前,該院已對相關工作人員作出停崗處理,並將按照醫院相關規定扣發其一個月績效工資。峽江縣中醫院一工作人員...
老人被毒蛇咬傷,這個「救命」動作幫了大忙! - 天天要聞

老人被毒蛇咬傷,這個「救命」動作幫了大忙!

近期,毒蛇傷人事件引發社會關注。6月16日,記者從四川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了解到,近兩個月,該院急診科也收到了幾例被蛇咬傷的患者,入院患者均得到成功救治。患者被咬傷的手臂(圖據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6月8日8時許,急診科病房收治了一位被毒蛇咬傷的老人。主管醫生伯東立即上前查看,發現傷口在患者的右手小臂處,已經...
40年間乳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最新中國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現狀藍皮書發布 - 天天要聞

40年間乳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最新中國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現狀藍皮書發布

近日,在上海舉行的2025「恆·愛」乳腺癌患者關愛活動上,《中國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現狀藍皮書》發布。藍皮書提到,過去40 年間,乳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該藍皮書尤其關注患者的治療體驗與感受。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全球癌症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新增癌症病例數達2000萬例,死亡病例970萬例。...
體驗斷層超聲評估骨齡!上海六院邀青少年「解鎖」中國超聲診斷髮源地新貌 - 天天要聞

體驗斷層超聲評估骨齡!上海六院邀青少年「解鎖」中國超聲診斷髮源地新貌

為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普及活動惠及於民的號召,近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舉辦六院文化之旅——上海超聲醫學研究所、上海市神經超聲影像診療重點實驗室(籌)、超聲醫學科開放日活動,邀40位青少年走進中國超聲診斷髮源地,近距離感受數智賦能超聲的科技魅力。「超聲具有安全、無輻射傷害、非浸入性、高穿透深度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