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炎症」到「癌症」大概要用多久?勸告:3種炎症千萬不要拖延

2023年12月06日18:22:07 健康 1100

從「炎症」到「癌症」大概要用多久?勸告:3種炎症千萬不要拖延 - 天天要聞

一、從「炎症」到「癌症」大概要用多久?提醒:這3種炎症盡量不要拖延

我們很少會將「炎症」和「癌症」這兩個詞聯繫在一起。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眼中,炎症就是當身體受到細菌、病毒或其他有害物質的攻擊時,所表現出來的癥狀。我們的傷口可能會出現紅腫、疼痛、發熱等癥狀,但只要服用一些藥物,很快就能恢復健康。在現代醫學的幫助下,並不會帶來極為嚴重的後果。然而,有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這兩者之間存在著不容忽視的聯繫。

自然遺傳學》刊登了一篇文章顯示:炎症與癌症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聯。

從「炎症」到「癌症」大概要用多久?勸告:3種炎症千萬不要拖延 - 天天要聞

在我們的人體中,存在著一種p53基因。它是一種重要的癌症抑制基因,負責保護細胞的基因組完整性。如果p53基因發生突變,細胞就失去了這種保護,使得細胞更容易發生癌變。根據現有的臨床數據顯示,大約一半的癌症患者都攜帶了p53基因突變。

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使用單細胞多組學分析發現,炎症會抑制p53野生型的造血幹細胞的功能,讓它們難以正常分化並幫助身體產生所需的血液細胞。同時,炎症也會促進p53基因突變細胞的生長和擴增,使得這些細胞在血液中越來越多,增加患癌的風險。

從「炎症」到「癌症」大概要用多久?勸告:3種炎症千萬不要拖延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科學研究也發現,長期的慢性炎症可能導致DNA損傷和細胞突變。這些突變的細胞可能會不受控制地增殖,最終形成腫瘤,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大約有20%的癌症都與慢性炎症有關

因而當發現自己體內產生炎症時,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以下這三種炎症,不能輕易拖延,應該儘快去醫院進行治療!

從「炎症」到「癌症」大概要用多久?勸告:3種炎症千萬不要拖延 - 天天要聞

1、胃炎

我國大概有1.2億腸胃疾病患者,其中慢性胃炎患者就佔據了近30%左右。有近3600萬人,正在被慢性胃炎所困擾。

這就像花園裡的雜草會搶走花的養分一樣,慢性炎症也會讓細胞增殖血管生成增多,有利於腫瘤的生長和擴散。炎症細胞產生的自由基和氧化應激反應還會對DNA造成損傷,增加突變的風險。

從「炎症」到「癌症」大概要用多久?勸告:3種炎症千萬不要拖延 - 天天要聞

2、肝炎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20-30%的肝炎患者會發展成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每年會有1-4%的幾率發展成為肝細胞癌症,對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脅。

據專家解釋,這是因為肝炎會導致肝臟細胞產生劇烈的炎症反應,就像身體在對抗外來入侵者。在這個過程中,細胞因子的釋放會增多,它會對肝臟細胞造成一定破壞,長期下來也會導致基因突變

從「炎症」到「癌症」大概要用多久?勸告:3種炎症千萬不要拖延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肝炎患者常常還存在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的問題,讓身體無法有效防禦外敵,進而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3、結腸炎

結腸炎是結腸黏膜的一種慢性炎症,長期的慢性炎症可能會導致黏膜細胞的損傷和再生,這種不斷的再生和修復過程增加了DNA複製錯誤的機會

同時,慢性炎症還會導致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釋放出一些炎症介質和活性氧化物質,這些物質可能會損傷DNA,導致細胞突變。這些突變可能會使細胞失去對正常生長和分化的控制,最終形成癌細胞。

從「炎症」到「癌症」大概要用多久?勸告:3種炎症千萬不要拖延 - 天天要聞

為了降低被炎症或癌症折磨的風險,我們應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每日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保持充足睡眠並且避免吸煙酗酒。

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進行定期進行體檢,及時發現並治療潛在的炎症和其他健康問題,從而降低患癌症的風險。

綜上所述,如果機體內出現了炎症,我們不應該輕視。但有很多人可能對炎症並不了解,經常會與感染搞混,這又該怎麼辨別呢?

從「炎症」到「癌症」大概要用多久?勸告:3種炎症千萬不要拖延 - 天天要聞

二、炎症和感染是一回事嗎?這次終於搞清楚了!

我們的身體經常會對各種刺激做出反應,這些反應有時是積極的,有時則是消極的。炎症和感染就是兩種常見的身體反應。雖然這兩種反應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處,但它們並不完全是一回事。如果能清楚的了解炎症和感染之間的區別,就能幫我們更好的去理解我們的身體。

我們常說的「炎症」是身體對各種刺激的一種防禦反應。這些刺激可能來自外部環境,如細菌、病毒、物理損傷等,也可能來自身體內部,如細胞損傷或死亡。當身體感受到這些刺激時,免疫系統就會啟動一系列反應,包括血管擴張、白細胞聚集、組織損傷等,來對抗這些威脅、促進損傷的修復。

從「炎症」到「癌症」大概要用多久?勸告:3種炎症千萬不要拖延 - 天天要聞

而「感染」則是如細菌、病毒、真菌等病原體侵入機體並生長繁殖引起的病理過程。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喝下的水中,都可能含有某些病原體。一旦它們進入人體內,通常會引起炎症。但有些特殊情況下,可能也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炎症反應。

雖然從某些角度上,這兩個詞聽起來差不多,互相關聯,但他們並不能直接畫等號。炎症可以由許多不同的刺激引起,而感染只是其中之一。退一步說,炎症通常是一種防禦反應,而感染則是一種病理過程

從「炎症」到「癌症」大概要用多久?勸告:3種炎症千萬不要拖延 - 天天要聞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增強免疫力、避免接觸病原體等措施來預防感染和炎症。如果身體出現炎症或感染的癥狀,應及時就醫並接受治療。只要能及時採取合適的行動,就可以大幅度的減少它們對身體造成的危害。

結語

在我們的身體里,炎症可能正在我們不知不覺中發生。它就像是一場看不見的戰爭,不僅是身體對各種刺激的防禦反應,更是我們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

從「炎症」到「癌症」大概要用多久?勸告:3種炎症千萬不要拖延 - 天天要聞

如果不能及時控制炎症,或是讓它持續時間過長,就可能會導致身體受到損害或疾病。因而,我們不應該忽視它,而是要予以重視,並採取有效的措施來控制它。

通過了解炎症的原因和癥狀,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們的身體,並採取有效的措施來保持健康。

炎症並非不可戰勝的敵人。只要我們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心態,就能有效地控制炎症,讓生活更加健康與幸福。


參考文獻

【1】《單細胞多組學鑒定慢性炎症是TP53突變白血病進化的驅動因素》自然遺傳學

【2】《有肝病的潰瘍性結腸炎病人患癌症的危險性增高》國外醫學情報 1998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聞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熱得離譜啊!」張大爺扇著手裡的蒲扇,汗流浹背地說道。他和妻子劉阿姨正和對門的老鄰居李叔李嬸在小區對面的公園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