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靶向材料用於抗腫瘤治療、生物技術製造體外仿生組織、醫工交叉融合促進智能診療設備創新……日前,第二屆中國醫學工程學學科發展大會在天津召開,與會院士專家聚焦醫工學科前沿科技,共商健康中國科技發展之路。
據悉,本屆大會旨在「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高端醫療裝備國產化」,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50餘位專家和青年學者參加。會議內容涵蓋生物醫用材料、再生醫學、精準醫療等多個研究領域。
「醫學工程越來越能為現代醫學進步和促進人民健康提供強有力支撐。」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說,當前醫學體系與先進醫療設備及其所承載的先進技術密不可分,前沿科技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我國醫學的創新、衛生的進步、健康的提升,必須更加倚重於醫學工程學學科的發展。
王辰認為,作為多學科交融的前沿科技領域,醫學工程學科正日益在健康產業、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第二屆中國醫學工程學學科發展大會會議現場。(中國醫學科學院供圖)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執行所長戴建武認為,醫工結合有兩個重點,一是要源於臨床需求,讓聲光電、人工智慧等各類工程專家了解臨床實際需求,讓臨床醫生在產品的設計、使用、改進、驗證等關鍵環節發揮作用;二是要安全有效、方便好用,我國應強化醫工科研成果在臨床上市後的追蹤研究。
無創腦機介面、納米疫苗、放射性分子影像探針……大會一系列科研報告,彰顯我國醫學工程學學科最新發展給人類疾病治療方案帶來的顛覆性變革。與會專家呼籲,我國醫學工程學學科發展應努力實現在國際競爭中獲取更高站位,在未來顛覆性技術和創新葯領域取得前瞻性成果。
據介紹,為促進我國醫學工程學學科加速發展,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近年來實施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已推進包括「先進醫用材料與醫療器械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內的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5個其他國家級科研基地建設。(記者顧天成、張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