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後的檢查結果,小紅的父母都懵了,等到反應過來時,兩人都已哭成了淚人。他們無法接受如此殘酷的事實:才6歲的孩子,怎麼就得了癌症呢?而且已有淋巴結轉移。幾天前,6歲的小紅在寧波市婦兒醫院確診出雙側甲狀腺乳頭狀癌。接診的該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唐鳴說,這是他目前接診的年齡最小的甲狀腺癌患者,也是他短短几個月內接診到的第三例甲狀腺癌患兒。唐鳴提醒說,兒童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雖遠低於成人,但臨床中碰到的甲狀腺疾病的患兒也不少,而且逐年增加,所以兒童頸部出現腫物時千萬不可忽視,應儘早明確診斷,以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

脖子上出現推不動的硬塊
小紅自小身體蠻好,每次兒童生長發育檢查,各項指標也都正常。前段時間,小紅洗完澡,媽媽在給她擦身子的時候,無意間摸到她脖子上有硬硬的腫塊,而且兩邊都有。媽媽懷疑孩子發炎了,淋巴結腫大。可奇怪的是,腫塊不但很硬,推也推不動,不像正常淋巴結那樣滑溜溜的。年輕的父母上網查閱資料,根據網上提示,按著腫塊讓孩子做吞咽動作,結果發現腫塊隨著吞咽在上下移動。他們意識到,這是甲狀腺的問題。家人帶著孩子來到當地醫院。B超檢查發現,甲狀腺兩側都有大的結節,建議轉上級醫院複查。家人隨即來到寧波市婦兒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接診的唐鳴副主任醫師介紹說,B超複查提示結節惡性,頸部淋巴結轉移。後經穿刺診斷,明確是甲狀腺乳頭狀癌。

短短几個月收治3例癌症患兒
據唐鳴介紹,6歲的小紅,是他們目前收治的年齡最小的甲狀腺癌患兒,也是他們短短几個月內收治的第3例甲狀腺癌患兒。4個月前,12歲的甘肅姑娘幾經周折,到他們這裡得到了確診。小姑娘幾年前跟隨父母來到寧波,一次學校體檢,B超發現她的甲狀腺有腫塊,建議複查。父母帶著她來到寧波市婦兒醫院,經過穿刺,明確是甲狀腺乳頭狀癌,已經長到了1.2厘米。目前,兒童甲狀腺癌首選的治療方案就是手術。考慮到姑娘家以後的形象,不給孩子頸部留下手術疤痕,他們選擇了手術難度更大的經口腔鏡甲狀腺癌根治術。唐主任說,兒童個子較小,操作空間有限,相比成年人,建腔難度更大。幸運的是,手術非常順利。術後5天,小姑娘就出院了。隨訪至今,並未出現聲音嘶啞、手腳發麻等常見的手術併發症,也未發現複發。
小小年紀
為什麼會扯上甲狀腺癌呢?
6歲孩子怎麼就得了甲狀腺癌?唐鳴解釋說,這可能跟基因有關。目前已經證實,甲狀腺乳頭狀癌有一定的遺傳傾向。目前兒童甲狀腺癌的發病機制、病理學亞型與成年甲狀腺癌稍有點不同,據文獻報告,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兒童時期電離輻射的影響,包括一些熒光手錶,X線等,這是明確的危險因素。(2)有些甲狀腺本身的疾病,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橋本氏甲狀腺炎,兒童結節合併甲狀腺炎會增加甲狀腺癌的風險。(3)超重和肥胖可能也與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癌的發生有關,並且會增加成年後甲狀腺癌的患病風險。(4)兒童時期的碘缺乏或者碘攝入過多都會影響甲狀腺疾病的發生,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甲狀腺癌的發生。此外,兒童甲狀腺癌還受重金屬、食品添加劑、環境致癌物等其他環境與營養因素的影響。

兒童甲狀腺癌容易漏診
家長需注意幾點
需要注意的是,兒童甲狀腺癌早期癥狀不明顯,頸部有腫塊但並無不適感,很容易被忽視或漏診。家長因此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了解一下家族史,祖輩、父輩有沒有類似甲狀腺癌的情況,如果有,建議定期複查甲狀腺超聲,這是從基因的層面去注意。
另外遠離輻射,減少電子產品使用,尤其睡覺的時候,有輻射的東西不放在枕邊。
有條件的可以定期給甲狀腺做個體檢,B超加甲狀腺功能檢查,因為兒童甲狀腺並沒有發育成熟,同時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甲狀腺激素,所以兒童甲狀腺的負擔很重,容易出現問題。
同時,要養成自己摸摸頸部的習慣,洗澡的時候輕輕摸一下頸部,可以自己發現一些問題,及時就診。
最後還應控制過度肥胖和激素水平紊亂的內分泌問題,防止甲狀腺疾病的發生。
網友評論

錢江晚報綜合自寧波晚報、錢江晚報此前報道、網友評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