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慈善力量,助力聽障孩子「聽見春天」

2023年09月28日15:41:05 健康 1139

「當我得知我家這樣的情況能夠申請獲得『聽見春天』項目的公益救助,我如同絕處逢生,也感覺看到了『聲』的希望,在項目的幫助下,小女兒完成了手術,讓幼小的她可以重新聽到這個世界美好的聲音。」9月27日下午,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南院區舉辦的「聽見春天」醫療救助項目醫患交流會暨耳鼻喉科義診活動現場,患兒媽媽陳女士激動地表示。

匯聚慈善力量,助力聽障孩子「聽見春天」 - 天天要聞

資助救治失聰和小耳畸形的家庭經濟困難兒童

懷救苦之心,做蒼生大醫。廣東省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醫學教育基金會和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聯合舉辦「聽見春天」醫療救助項目醫患交流會暨耳鼻喉科義診活動,呼籲社會更多熱心人士和企業關注和關愛失聰兒童。基金會理事長、醫院黨委書記古小紅,醫院耳鼻喉科黃曉明主任及耳鼻喉科醫護團隊、捐贈方代表、患方受助家庭代表參加活動。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秘書長蔡延釗受邀出席活動。

基金會理事長古小紅在會上表示,「聽見春天」醫療救助項目由社會熱心企業於2023年6月捐贈50萬元人民幣設立,用於資助救治失聰和小耳畸形的家庭經濟困難兒童,資助標準為2.5萬元/人。目前項目已初見成效,20名獲助兒童順利康復出院。「聽見春天」醫療救助項目寄託了捐贈方和基金會對失聰兒童重獲有聲世界的殷切期盼,也希望項目能真正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兒童。

聽力殘疾人數量居五大殘疾人群之首

耳鼻喉科黃曉明主任介紹,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作為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是廣東省規模最大及業務量最大的耳鼻咽喉科疾病診療中心,在耳與聽力健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該院耳鼻喉科以人工耳蝸為代表的聽覺植入技術工作處於國內的領先地位。自1998年開展人工耳蝸植入技術以來,至今已累計完成手術3000餘例,近3年年均300餘台。其中,困難耳蝸植入(包括中、內耳畸形,耳蝸骨化、二次植入等)患者占手術總數約20%,聽神經瘤手術同期人工耳蝸植入及合併中、內耳畸形的人工耳蝸植入等疑難手術量居華南首位,國內領先水平。

匯聚慈善力量,助力聽障孩子「聽見春天」 - 天天要聞

受助患兒現場開機。

而在「聽見春天」醫療救助項目中,為部分患兒植入的人工耳蝸等聽力設備是植入式聽覺設備,可佩戴終身。本次項目資助手術的20名患兒均得到及時有效治療,預後及康復效果都非常好。

耳鼻喉科楊海弟教授指出,我國聽力殘疾人數量是居視力殘疾、肢殘、智殘等五大殘疾人群之首。我國目前聽力殘疾者近3000萬人;其中雙側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經性耳聾患者超過800萬。每2000萬新生兒中就有3萬餘名聽力損害的嬰兒誕生,這為語前聾患者。生活中亦有大量語後聾患者,如暴露於強大雜訊環境中導致雜訊性耳聾;暴露在有耳毒性的藥物中導致藥物性耳聾;因年齡和基因導致的老年性耳聾。聽力損失不進行治療的話,會導致難以恢復,並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社交。

各種耳聾都可通過聽覺植入的方式提高聽力

「對於新生兒來說,語前聾會導致語言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心理等問題,甚至出現「因聾致啞」等一系列連鎖反應。成年人耳聾會導致其工作交流障礙,還有可能失去職場升遷的機會。老年人耳聾會導致老人被社會「隔離」,患抑鬱甚至痴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楊海弟表示,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各種耳聾理論上都可以通過合適的治療恢復聽力,不同原因導致的耳聾治療方法也不一樣。

楊海弟科普道,外耳與中耳出現問題,屬於傳導性聽力損失,即聲音傳導出現問題,接收到的聲音降低,可採用顯微/耳內鏡中耳手術、BAHA、骨橋和振動聲橋方式治療;內耳和蝸後(聽神經與大腦)出現問題,屬於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即察覺聲音和聲音傳輸出現問題。其中,耳蝸出現問題,聲音不僅會降低,且失真、不清晰,採用藥物、助聽器和人工耳蝸方式治療;對於耳蝸沒有發育或者聽神經出現問題的患者,可以通過聽覺腦幹植入方式治療。

「感音神經性耳聾的干預措施是植入人工耳蝸。」那到底什麼是人工耳蝸呢?楊海弟介紹,人工耳蝸是取代內耳受損毛細胞(耳蝸),將聲音信號轉變為電信號,直接刺激聽神經而產生聽覺的高科技電子裝置,主要用於雙側重度以上感音性耳聾患者。人工耳蝸最佳植入時間為1-3歲,因為這個階段是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期,也是聽覺中樞發育期。由於耳聾,聽中樞長期不能接受聲信號的刺激則會出現萎縮及聽覺剝奪。一旦出現,使其重新恢復將非常困難。因此,一旦診斷明確,就要儘早接受人 工耳蝸植入治療。語後聾患者時間可以放的寬一些,但同樣越早進行人工耳蝸移植,效果也越好。「植入年齡越小,效果越好,最遲不應該超過15個月,我院最小植入年齡是6個月!」他強調。

匯聚慈善力量,助力聽障孩子「聽見春天」 - 天天要聞

匯聚慈善力量,助力聽障孩子「聽見春天」 - 天天要聞

匯聚慈善力量,助力聽障孩子「聽見春天」 - 天天要聞


此外,他說道,人工耳蝸雙側植入的效果要優於單側植入。「單側植入類同於我們單耳,在嘈雜環境或多人交談時會聽不清,影響到孩子以後的上學和讀書。如果目前經濟不允許,家長可以先給孩子做一邊進行康復,2-3年後有條件在給孩子做另一側。」人工耳蝸雙側植入「1+1>2」雙耳聆聽能刺激雙側大腦發育,兒童不光聽力表現更好,音準也更佳,更重要的是雙側大腦發育也更平衡。

成年人也可植入人工耳蝸

成年人會因為外界的各種原因導致自己耳聾。這是在語言建立後出現的耳聾,因此也叫做語後聾。最常見的語後聾是突發性耳聾、雜訊性耳聾、老年性耳聾等。大部分成人語後聾患者多選擇配戴助聽器,但是部分重度、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患者即便是使用最先進的助聽器也無法滿足助聽效果,這類患者最佳的選擇是人工耳蝸植入。研究表明,65歲重度以上老年耳聾者植入人工耳蝸言語知覺明顯改善。

那麼,人工耳蝸植入之後就可以正常交流了嗎?楊海弟回答,人工耳蝸信號是一種電信號,與常人聽到的聲音是有一定區別的。對語前聾的患兒來說,人工耳蝸開機後是他們第一次接觸聲音,聽覺發展主要分為四個階段,依次分別是察知聲音、分辨聲音、識別聲音和理解聲音,所以較語後聾患者要更多的聽覺言語訓練。成年的人工耳蝸植入者並不能馬上適應人工耳蝸的電信號,可能會聽不懂別人說話,因此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但原先的聽覺經驗和言語經驗有助於整合兩種不同的聲音信號,所以成人人工耳蝸植入者通過訓練可以更快地適應人工耳蝸的電子信號,提升聽力康復和日常交流能力。

廣東科技報記者 麥博

通訊員 黃睿、楊奕帆、劉文琴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生酮飲食」PK「輕斷食」,該怎麼選? - 天天要聞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生酮飲食」PK「輕斷食」,該怎麼選?

今年隨著「國家喊你減肥」登上熱搜各界熱議減肥社交媒體上減肥的話題也經久不衰那麼網上流行的那些「生酮飲食」「16/8間歇性斷食」「春斷食法」……這些方法真的有用嗎?對我們的健康會不會有不好的影響呢?生酮飲食生酮飲食建議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分別佔70%、25%和5%的比例。這就意味著每天總共只能吃20~30克碳水化...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身體出現這6個特徵,意味著你正在悄悄變瘦… - 天天要聞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身體出現這6個特徵,意味著你正在悄悄變瘦…

對於減肥的人來說,明明在減肥,卻沒有變化大概是最可怕的事情。你很容易陷入一種迷茫:我是誰?我真的在減肥嗎?我的減肥辦法是不是錯了?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正在變瘦,應該是什麼樣的~反正流汗不是道理很簡單,夏天這麼熱,流那麼多汗,怎麼不見瘦?汗水是脂肪的眼淚,真的是一個美好的想像。因為脂肪的氧化過程是...
21分鐘「接力賽」!聊醫胸痛中心「雙繞行」模式為急性心梗患者開通「生命快道」 - 天天要聞

21分鐘「接力賽」!聊醫胸痛中心「雙繞行」模式為急性心梗患者開通「生命快道」

五一國際勞動節不僅是一個休息日,更是一個讚美勞動、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節日。聊城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在節日期間進行了這樣一場生命接力賽。姜奶奶(化名),71歲,五一假期期間突發胸痛,伴有出汗、噁心,當日17時31分東昌府院區就診,確診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口服「心梗急救一包葯」後癥狀仍未緩解,17時52分決定轉院...
粽子吃出疑似帶血創可貼?來伊份稱已啟動全鏈條調查程序 - 天天要聞

粽子吃出疑似帶血創可貼?來伊份稱已啟動全鏈條調查程序

5月10日,有江蘇的消費者連發兩條視頻投訴在來伊份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帶血創可貼的異物。該消費者在視頻中表示,給小孩喂粽子,在裡面發現了異物,「(為)創可貼……這個地方明顯是血」,並要求來伊份官方給一個明確的回應。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根據消費者發布的視頻,涉事產品為來伊份蜜棗粽,消費者在裝有粽子餡料的碗...
這幾個無意識的習慣,可能在悄悄傷害你的健康!快自查 - 天天要聞

這幾個無意識的習慣,可能在悄悄傷害你的健康!快自查

生活中,不少人會因為怕浪費而有一些節省的習慣,但殊不知在不經意間,這些習慣就埋下了諸多健康隱患。今天,我們整理了8個看似「好習慣」實則威脅健康的習慣,一起來看一下!1.肉放在室溫下解凍解凍肉類時,很多人都會從冰箱取出來直接放在室溫下或者直接
紅棗這麼吃,大補肝血!補中益氣、強心安神,太有用了! - 天天要聞

紅棗這麼吃,大補肝血!補中益氣、強心安神,太有用了!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很多人常常感到疲憊不堪,肝血虧虛成為不少人的健康隱患。肝血不足,不僅會導致面色蒼白、眼睛乾澀、視物模糊,還可能引發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等一系列問題。那麼,如何在春天這個養生的黃金時期,有效補益肝血,讓身體煥發新生呢?一
一運動膝蓋就疼?當心半月板磨損!這些知識需了解 - 天天要聞

一運動膝蓋就疼?當心半月板磨損!這些知識需了解

近日,王女士為了減重,每天在家跟著視頻跳繩20分鐘,結果導致了半月板損傷。在各類膝關節運動損傷中,半月板損傷是發病率最高的一種,半月板手術約佔膝關節運動損傷手術的一半。數據統計顯示,每10000人中有6至7人會發生半月板損傷。膝蓋是連接大腿骨和小腿骨的地方,在兩部分骨頭的連接處,墊著兩片半月形的纖維軟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