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14天花費高達234萬,醫院的ICU到底是在救命還是在撈錢?

2023年09月03日20:36:02 健康 1179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路,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導語:

醫療費用成了重病患者和家屬們不得不面對的沉重負擔,ICU的高昂費用讓許多人為了生命不惜花光一生積蓄。然而,究竟為什麼ICU治療費如此之貴?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個問題,從各個角度為您揭示背後的原因和社會現實。

花費百萬救命

2018年,劉女士的父親急性心臟病發作,病情突如其來,家人不得不立刻將他送往醫院。經過數小時的緊急搶救,父親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然而,醫生建議劉女士將父親送進ICU病房接受進一步治療。經過激烈的商討,他們決定進入ICU,整個治療過程共耗資170多萬元。儘管巨額的醫藥費用讓他們痛苦不已,但至少父親的生命得以挽回。

住院14天花費高達234萬,醫院的ICU到底是在救命還是在撈錢? - 天天要聞


劉女士對醫院的醫護團隊充滿感激之情,正是醫生和護士的不懈努力拯救了她父親的生命。醫生告訴劉女士,只要父親回家後不受刺激,病情應該不會再次惡化。

這個故事被劉女士發布在網上,並附上住院消費賬單,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但劉女士並不孤單,還有一名年輕的高中生,在體育課上突然發病。這位名叫小浩浩的高中生被緊急送入醫院治療,病情也十分嚴重,需要大量資金來治療。

住院14天花費高達234萬,醫院的ICU到底是在救命還是在撈錢? - 天天要聞


醫生經過專業檢查,確診他患有頸內靜脈閉塞和硬腦膜動靜脈瘺。由於病情的不穩定性,醫生建議將他送入ICU接受長期治療,以更安全、更有效的方式治癒這一疾病。專家告訴小浩浩的父母,這種疾病在劇烈運動時可能會隨時危及生命,唯一的治療方法是進行一次大型手術。然而,治療費用是天價,儘管小浩浩的父母沒有足夠的錢來支付醫療費用,但是為了拯救他們的兒子,他們不惜借款和賣房子,花費了高達234萬人民幣。小浩浩成功康復,這得益於ICU治療,也是醫護團隊的不懈努力的結果。

住院14天花費高達234萬,醫院的ICU到底是在救命還是在撈錢? - 天天要聞


除了劉女士和小浩浩的故事,還有一位名叫趙強的男士,為了拯救他患有腦溢血的母親,花費了100多萬元將她送進ICU。趙強不得不動用全部積蓄,甚至賣掉了自己的房產。這個巨額費用讓趙強陷入了絕望,有時甚至想不開自殺。

此外,還有高齡老人老郭,為了拯救妻子的生命,將所有積蓄花光,甚至賣掉了兩個房產。然而,最終老伴還是不幸離世,留下了他獨自面對人生的困境。

住院14天花費高達234萬,醫院的ICU到底是在救命還是在撈錢? - 天天要聞


ICU是怎樣的存在

ICU,即重症監護病房,是為危重病患者提供全面醫療服務的特殊病房。它為心力衰竭腦出血、癱瘓、植物人等重症患者提供治療。ICU擁有各種先進的醫療設備,可以時刻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並根據數據提供個體化的治療。它提供心電監護、氣管插管、靜脈注射等一系列治療服務,以維持器官的正常功能,並促進患者更快地康復。然而,這種高級治療服務的價格也相應昂貴,普通患者很難承擔。

住院14天花費高達234萬,醫院的ICU到底是在救命還是在撈錢? - 天天要聞


ICU治療費為什麼如此貴

ICU治療費用高昂的原因有多重因素。首先,ICU配備了各種高價值的醫療設備,如血濾機、呼吸機、體外膜肺氧合器等,它們用於治療重症患者,但價格昂貴。這些設備的購置、維護和維修都需要巨額開支,這一成本會直接轉嫁給患者。

此外,每個ICU床位都配備了中心監

護設備和各種監測儀器,這些設備不僅昂貴,而且需要專業護士24小時不間斷值班,以確保患者的生命體徵得到及時監測和響應。這意味著醫院需要僱傭大量的醫護人員,包括主治醫生和護士,以應對每個患者的需求。

住院14天花費高達234萬,醫院的ICU到底是在救命還是在撈錢? - 天天要聞


此外,ICU還需要使用一些稀缺的藥物和進行專家級手術,這些治療方法通常價格高昂。治療費用通常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所需的醫療措施而定,因此,一天的治療費用可能達到數萬元,平均每天消費1萬元也是很常見的。

最值得注意的是,ICU中的血液凈化器是一個價格高昂的設備,它具有強大的血漿置換功能,被稱為人工肝,可拯救急性腎衰患者。然而,每次使用都需要花費高達8000元,這進一步增加了住在ICU的費用。

住院14天花費高達234萬,醫院的ICU到底是在救命還是在撈錢? - 天天要聞


專家醫生對ICU的看法

專家醫生普遍認為,不應輕易建議患者住進ICU治療,因為ICU是生死攸關的地方,而治療費用昂貴。他們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和整體健康狀況來提供治療建議。醫生堅守著職業道德,不會輕易推薦患者進入ICU,除非病情確實需要這樣的治療。

然而,面對患者家屬的強烈願望和壓力,有時醫生可能會面臨艱難的決策。在某些情況下,家屬會堅持進入ICU,為了親人的生命,他們願意不惜一切。醫生明白這種心情,但他們也知道ICU治療的風險,因此會根據最權威的醫學指南提供建議,以幫助家屬做出決策。

住院14天花費高達234萬,醫院的ICU到底是在救命還是在撈錢? - 天天要聞


社會輿論

醫療費用問題一直是社會熱議的話題。根據醫療數據,我國每年在治病醫療上花費了巨額資金,醫療開支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經濟增長。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重大疾病的治療費用已經成為家庭難以承受的沉重負擔。

不少人認為,ICU治療費用高昂,使得許多患者和家屬不得不在生命與金錢之間做出困難的選擇。有人願意不惜花費巨款,只為了拯救親人的生命,但這也導致了一些家庭陷入了債務危機,甚至家破人亡。

住院14天花費高達234萬,醫院的ICU到底是在救命還是在撈錢? - 天天要聞


在醫患關係方面,一些家屬可能因治療效果不如預期而情緒失控,導致醫鬧事件的發生。醫生和醫院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們不得不在救治患者和應對家屬情緒之間尋找平衡。

作者觀點

在面對重病時,選擇治療方式是一個複雜而困難的決策。雖然ICU治療費用昂貴,但它也為一些危重病患者提

住院14天花費高達234萬,醫院的ICU到底是在救命還是在撈錢?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產DragonFly顯身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再度完成高危複雜二尖瓣極重度反流TEER手術 - 天天要聞

國產DragonFly顯身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再度完成高危複雜二尖瓣極重度反流TEER手術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網】 半島網7月8日訊(記者 張家瑞)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結構性心臟病團隊在心內科學科帶頭人鍾敬泉教授、科室主任姚桂華教授、副主任由倍安教授的指導下,在麻醉科副主任鄭強、心外科副主任霍玉峰、超聲心動圖室許紅曉副主任醫師等支持下,心內科冠心病與結構性心臟病病區副主任、結構性...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譜,營養又貼心 - 天天要聞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譜,營養又貼心

「控糖不是犧牲生活,而是重建它的藝術。」【第一關】不控糖,生活隨時「斷電」!你有沒有試過:飯後血糖飆升,整個人昏昏欲睡?或者一天忙碌下來,才發現手腳發麻、眼花頭暈?這不是小問題。糖尿病不是簡單「少吃甜」就夠了,它像隱形炸彈,藏在每一口飯、每
最帥「公主抱」!醫院保安抱起患者衝刺三百米救人 - 天天要聞

最帥「公主抱」!醫院保安抱起患者衝刺三百米救人

剛上崗三天,正在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做實習保安的大二學生鄺藝年就做了一件很「帥」的事:7月5日上午,一患者突然暈倒在醫院門診大廳外。鄺藝年見狀,衝上前去將其「公主抱」,狂奔三百米沖向急診室。從發現到交接給醫生,只用了兩分鐘。據現場目擊者描述,事發5日上午十一時許,當時該患者正在門診大廳外,突然無法站立...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 天天要聞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隨著暑氣漸長三伏天即將到來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濕氣最重的時節也是調理體質的黃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將打破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成為近年來「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為何是30天?
馬上「入伏」,心臟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氣炎熱3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聞

馬上「入伏」,心臟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氣炎熱3件事最好少做

提到三伏天,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熱。在如今馬上入伏的情況下,想要擁有更加健康的身體,我們也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相關數據調查可知,直至六月,我國西北地區東部、黃淮到江南等地帶,最高氣溫已經達到了30°C 。對於老年人來說,在這種天氣情況下很容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 天天要聞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葯明康德編者按:2025年上半年剛剛結束,我們欣喜地看到,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新葯研發領域迎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新突破,涉及小分子、寡核苷酸、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等。其中,寡核苷酸療法作為治療DMD的重要模式,相關偶聯技術的發展成為推動下一代療法的關鍵驅動因素。為滿足行業持續增長的研發需求,葯明康德旗下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