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第一大致死疾病,同樣也是我國第一大死亡因素。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有近18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佔全球死亡總人數的30%以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發病率居高不下,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全球性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脈耕、何宇納等人在《柳葉刀》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上發表研究論文,全面分析了中國各省的飲食發現,從2002年到2018年,水果、全穀物和蔬菜攝入不足是中國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飲食風險因素。中國男性因不良飲食導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和死亡率均高於女性。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血管疾病的飲食相關死亡率大幅上升。

在中國各省,2018年,所有飲食相關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最高的地區是山東,缺血性卒中死亡率最高的地區是黑龍江,出血性卒中和其他卒中死亡率最高的地區是西藏,河南省與飲食相關的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最高。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採用中國全民營養調查、中國慢性病及危險因素監測、高血壓調查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死因報告系統的數據估算了飲食攝入量、因飲食因素導致的缺血性心臟病、缺血性卒中、出血和其他卒中的死亡、傷殘調整生命年等,綜合分析了中國飲食風險因素導致的心血管疾病負擔。
研究發現,2002-2018年,全穀物、大豆、堅果、蔬菜、水果、紅肉和含糖飲料的平均消費量呈上升趨勢。然而,除紅肉和含糖飲料外,其他食物平均攝入量仍低於中國國家膳食指南中規定的推薦水平。

全穀物、大豆、堅果、蔬菜、水果消費呈上升趨勢
此外,水果、全麥和蔬菜攝入不足是缺血性心臟病、缺血性卒中、出血和其他卒中的主要飲食危險因素,而堅果和大豆攝入量不足以及高含糖飲料攝入僅與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相關。

水果、全麥和蔬菜攝入不足是CVD主要飲食危險因素
2018年,在心血管疾病負擔中,與飲食相關的缺血性心臟病死亡人數(827474)最高,其次是缺血性卒中(365475)、出血和其他卒中(351905)。缺血性心臟病飲食相關死亡率為每10萬人84.5,缺血性卒中為37.3,出血和其他卒中為35.9。
從性別來看,2002-2018年,中國男性因不良飲食導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和死亡率均高於女性。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血管疾病的飲食相關死亡率大幅上升。

隨著年齡的增加,CVD死亡率大幅上升
從不同省來看,所有飲食相關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最高的地區是山東,缺血性卒中死亡率最高的地區是黑龍江,出血性卒中和其他卒中死亡率最高的地區是西藏,河南省與飲食相關的DALY最高。所有飲食相關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最低的地區是西藏,缺血性卒中死亡率最低的地區是青海,出血性卒中和其他卒中死亡率最低的地區是北京,西藏與飲食相關的DALY最低。
綜上,研究表明,水果、全穀物和蔬菜攝入不足是導致中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男性的死亡人數和死亡率高於女性,並且與飲食相關的負擔在不同省份存在很大差異。飲食是健康的可控因素,這一發現強調可以通過改變飲食質量,以降低飲食相關的心血管疾病負擔。
END
來源:醫諾維
☟
精選內容推薦
Historical articles
壽命延長20多年!超70萬人研究發現,堅持這 8 個習慣的人更長壽
糖尿病有最佳飲食模式嗎?上海交大研究提示:這 4 種飲食控糖效果最佳
需要起始胰島素治療的 7 種臨床情況,一文講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