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大癥狀和濕氣有關,聽中醫內科醫生分析:濕氣不除,癥狀越補越重

2022年11月01日19:24:08 健康 1729

濕氣這個詞近幾年十分的流行,彷彿什麼去醫院檢查沒有重大問題的事(比如胖、長痘、沒精神)都可以歸為濕氣,但是濕氣到底是什麼?濕毒又是什麼?

春雨君邀請了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中醫內科主治醫師 程彬彬老師,從中醫的角度來探索這些問題。

這三大癥狀和濕氣有關,聽中醫內科醫生分析:濕氣不除,癥狀越補越重 - 天天要聞

三大癥狀,總有一種戳中你

這些小毛病,往往從西醫上無法解釋,但是如果你了解中醫上的「濕,熱,毒」,就會恍然大悟,這可能都是「濕,熱,毒」惹得禍。

快來看看有沒有,你有沒有這幾種癥狀:

① 濕在脾胃:便秘和腹瀉;

② 濕在肺部:頭髮出油、脫髮;長痘痘;

③ 濕在腎:出現婦科疾病(白帶有異味,白帶發黃,陰部瘙癢);

什麼是濕氣?

說到濕氣大家並不陌生:

——濕氣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之一。

這三大癥狀和濕氣有關,聽中醫內科醫生分析:濕氣不除,癥狀越補越重 - 天天要聞

尤其是患有皮膚病的人,多數醫師都會說這是由於濕毒引起的。如痤瘡濕疹,腳氣,皮膚或乾燥蛻皮瘙癢或暗黃油膩,都與濕氣有密切的關係。

濕氣是怎麼來的呢?

人體濕氣有兩種途徑,即中醫說的內濕和外濕。

內濕是人體的氣機運行過慢過緩,形成了壅滯;當臟腑功能失常時,會因水液運化障礙而引起「內濕」;

外濕是長期處於潮濕環境,使外界的潮濕侵入體內造成的。人如果春夏淋雨,涉水或在潮濕的環境中,濕氣就會通過呼吸道、皮膚毛孔等入侵體內,在各個臟腑組織之中「安營紮寨」,並「長期居住」。

什麼是「熱」?

一個人長期被濕氣困擾,濕氣會久蘊化熱,這就是中醫上所說的「熱」。

身體受熱之後會出現非常多的類似上火的癥狀,如:眼睛紅腫、口角糜爛、尿黃、牙痛、咽喉痛,頭暈,頭髮油膩,口乾口苦,頭髮皮膚油膩...而且受到春夏氣候的影響,熱給人造成的不適更加明顯。

什麼是中醫上說的「毒」?

毒素是人體內多餘的垃圾,來源主要有兩個:食物消化、吸收後產生的代謝廢物滯留;環境中得來的各種污染在體內沉積。

濕熱毒相互勾結,相互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濕氣,熱,毒素並不是獨立的,他們會互相勾結,互相影響。

濕氣久蘊會生熱,濕和熱會影響脾胃,導致排便出現問題,於是產生毒素,相互結合,危害人的健康。

所以中醫總是一起把它們稱為濕熱毒。

濕熱毒對人有哪些危害呢?

濕熱毒被中醫稱為百病之源,健康殺手。那麼濕熱毒對人有哪些危害呢?

有損形象

濕熱毒對容貌影響之大,難以想像,青春痘,面色灰暗、油光,毛孔粗大,眼袋,色斑,酒糟鼻等面部問題以及身材走形等,濕熱毒都難辭其咎。濕疹,蕁麻疹也與濕熱毒關係巨大。

易上火

體內有濕熱毒的人,特別容易上火,引發各種不適癥狀,如失眠、頭暈、頭痛、眼睛紅痛、口腔潰瘍、牙齦腫痛、便秘等。

濕熱毒會引起數十種疾病

濕熱毒會引起脾胃,肝膽,腸道、泌尿及生殖系統等數十種疾病,並過早引發富貴病的發生。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濕氣起於脾胃。濕氣重的人會經常出現腹痛、嘔吐、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不適。當濕氣長久不除,會生出內熱,形成濕熱,蔓延至肝膽時,急、慢性肝炎,以及膽囊炎等疾病就會不請自來。

當濕熱下注於腎臟、膀胱、腸道和泌尿、生殖系統時,瀉痢、便秘,小便不利、熱淋腎炎膀胱炎,甚至腎結石膀胱結石就會發生。

中醫臨床表明,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脂肪肝等也是因為濕氣內阻,氣血失調、紊亂所致。

祛除濕熱毒,很多人第一步就錯了。

值得深思的是:濕熱毒對人傷害如此巨大,按理說人們會特別重視,可是為什麼現在有濕熱毒的人越來越多呢?

主要原因是——

  • 濕氣為禍,主要是脾胃出現了問題,所謂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脾虛不解決,濕氣不可能根除;濕氣不除,久蘊生熱,毒素緊隨其後,形成惡性循環。很多人在去濕的時候,並沒有從根源上入手,包括醫生,都僅僅讓患者吃點利水滲濕的藥材。


  • 濕熱毒外在的癥狀如皮膚油膩,脫髮,皮膚起痘,長斑,濕疹,蕁麻疹等等,人們往往會尋求其他解決辦法。如使用祛痘祛斑產品,使用脫髮產品,化妝品,很少有人會從根源入手去解決這些問題。

正確的去濕熱毒方法是什麼?

金代《脾胃論出現之後,中醫對濕熱毒的治療,已經形成了嚴密的邏輯,並確定了內外結合併順應四時的治療原則。

內外結合

對內:健脾健胃;濕熱毒的根源在於脾虛,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所以真正的中醫祛濕熱毒的時候,必然會從脾胃入手。

對外:針對濕熱毒引發的表症同時用藥,短期消除表症,常常幾天就見效,讓濕熱毒重的人能增強信心,長期堅持吃下去。

然而,中醫有「千寒易除,一濕難去」的說法,說明濕氣極難祛除。祛除濕熱的過程也是比較漫長的,一般要檢查3個月以上才能見到明顯的效果,甚至有些嚴重的患者要堅持一兩年,癥狀才能徹底改善。

季節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

每個季節都有自身的特點,春夏秋氣候變化較快,或乾燥,或濕熱,氣溫慢慢升高,去除濕熱毒宜清熱降火祛暑濕。

嚴寒冬季,人容易受寒,應該適當吃一些補益的藥物,以提昇陽氣。陽氣充足,則邪不犯正,則濕不再來,所以冬季宜去寒就溫。

本文作者:程彬彬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中醫內科主治醫師

編輯:春雨君

圖源:圖蟲創意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你真的需要減重嗎? 「科學減重標準」了解下 - 天天要聞

你真的需要減重嗎? 「科學減重標準」了解下

轉自:經濟日報近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學糖尿病中心主任紀立農教授與阿里健康聯合發布「科學減重標準」,希望通過規範的營養管理、運動干預、藥物治療,幫助超重與肥胖人群開啟科學減重之旅。
油膩大叔控糖 60 天變型男,控糖真的這麼管用嗎? - 天天要聞

油膩大叔控糖 60 天變型男,控糖真的這麼管用嗎?

最近幾年,互聯網上颳起了一陣「控糖」風,說「控糖」能減肥,能美容、養顏,控糖60天就能從油膩大叔變成健碩型男,還能預防各種慢性病。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喊著要「控糖」。不過,控糖控的到底是什麼糖呢?飲食里的碳水又該怎麼算?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好好嘮嘮
西安一醫院為天水血鉛異常幼兒開單獨診室,醫生回應兩地檢驗結果懸殊 - 天天要聞

西安一醫院為天水血鉛異常幼兒開單獨診室,醫生回應兩地檢驗結果懸殊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1日,甘肅省天水市查獲一起某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案件。隨後幾天,陸陸續續有家長帶孩子自行前往西安進行血鉛檢驗。查血鉛的單獨診室掛牌5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再次趕往西安市中心醫院,發現與昨日不同的是,兒科門診已開闢單獨的診室供天水血鉛異常幼兒就診。下午3時許,仍有...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 天天要聞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所說,在我國大約有1.5億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風險,近幾年也逐漸成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後的併發症,當多個併發症找上門,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