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下降、增加癌症風險……有這種睡眠習慣的人要注意

2022年11月01日00:44:20 健康 1610
免疫力下降、增加癌症風險……有這種睡眠習慣的人要注意 - 天天要聞

晚上睡覺,是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候,

身體得到休息,情緒得到平復,

各個組織器官也得到了充分修復,

不過,同樣是睡覺,姿勢、習慣卻各不同,

尤其很多人喜歡開著燈睡覺,

別以為開燈睡就是費一點電費,

時間長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傷害!

長期開燈睡,健康受損

抑制褪黑素分泌

夜間光源會讓人的自然生理節奏陷入混亂,從而抑制松果體分泌褪黑素。而褪黑素分泌減少,會影響睡眠質量,久而久之免疫力就會下降。

肥胖

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內科雜誌》上的研究表示,夜晚睡覺時暴露在人造光下的女性,肥胖的風險比沒有燈光暴露者高19%。

癌症風險增加

2021年5月,權威雜誌《癌症》發表了一項關於夜間燈光的研究,這項大型隊列研究選取了464371名參與者,結果提示夜間人工照明光線太強,患甲狀腺癌的風險可增加55%,且女性風險更高。

小貼士:習慣開燈睡覺的人,要在全黑的環境下入睡需要一段適應時間,建議可以逐漸減低光源亮度或者購買暖色系燈,其光線柔和,對睡眠的影響相對較小,之後再慢慢地嘗試關燈睡覺。

經常早醒潛藏抑鬱風險?

早醒是失眠的一種。

癥狀:指醒得比平時早,早30分鐘以上。另外總的睡眠時間是縮短的,比如今天晚上提前睡了一小時,第二天早晨早醒了一個小時,就不屬於早醒。一些老年人習慣早睡早起,整體的睡眠時間向前延長也不屬於早醒。

嚴重程度:第二天醒來之後明顯感覺到體力精力不足,注意力、記憶力都受影響,另外有些人可能會出現情緒煩躁,容易發脾氣的情況。

持續時間:每周出現三次或者三次以上,持續三個月或者以上的連續的早醒。

早醒的原因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原發性的,另一大類屬於繼發性的。

繼發性的早醒:精神疾病導致的早醒。如抑鬱症有一個典型的癥狀是早醒,其次,一些軀體疾病也可能導致早醒,比如呼吸系統疾病會導致缺氧,影響我們的睡眠,藥物或刺激性食物也會導致早醒。

原發性早醒:排除了這些繼發性的因素之後,如果出現單純性早醒癥狀,有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因素,還有環境影響,比如說溫度、光線等等,環境不適也會導致早醒。白天睡多了或白天總是躺著,活動量不夠也會影響睡眠。

注意:抑鬱症的早醒有自己的特點,首先是程度比較嚴重,抑鬱症的早醒往往比平時醒的要早兩個小時或以上,其次,抑鬱症的早醒往往還伴隨有其他癥狀,比如早晨醒來後心情特別差,這種心情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改善,晨重夜輕,是典型的抑鬱症信號,這時候應該及時就醫。

遵循這幾條,一覺到天亮

大家可通過以下三點來評估自己的睡眠質量,儘早發現是否有睡眠問題。

睡眠時間:每天是否能在晚上10時~11時開始陷入困頓狀態,轉而進入睡眠。

睡眠時長:能否每晚睡夠7個小時~8個小時再自然醒來。

睡醒後的感受:精神充沛。

當其中任何一條不滿足時,都需引起警惕,長期存在問題時,就需要到醫院睡眠科就診。

保證好睡眠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睡前做腹式呼吸

吸氣時主動將腹肌緩慢鼓起,呼氣時再主動將腹肌緩慢地縮回,以此將呼吸頻率降低,就會讓人放鬆,焦慮也會減輕。

多曬太陽多運動

在白天增加陽光照射,這樣會在腦內積累更多天然的褪黑素,有助於夜晚的睡眠。另外,可以多做一些運動,哪怕是散步半小時,也會有利於睡眠。

保持樂觀的情緒

客觀事物和自我心態都可以對情緒產生影響,如果沒有辦法改變客觀事物,那就盡量改變自己看事情的角度,改變自己的心態。

打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保持規律的生活,規律的生活不僅包括作息,還包括一日三餐的規律,睡眠環境要安靜舒適,睡前及時關燈,不要看電子設備。

儘早治療慢病

一些泌尿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會影響睡眠質量,患有這些疾病的患者應儘早治療,恢復睡眠,形成正向的循環。

不要亂用藥

有些年輕人不顧自身身體狀況,濫用褪黑素、安眠藥等,不僅對改善睡眠無益,還可能有其他副作用。

責任編輯 楊林雨

來源 浦東發布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裡像是「開了空調」 - 天天要聞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裡像是「開了空調」

如果說夏天有屬於自己的味道,那一定是薄荷味的。炎熱的天氣里,一杯冰鎮的薄荷檸檬水,或是一塊清涼的薄荷糖,都能瞬間趕走悶熱,帶來一絲沁人心脾的涼意。社交平台上各種薄荷系列的飲品,比如薄荷拿鐵、輕椰薄荷冰奶、薄荷奶綠、薄荷冰沙等,都很受歡迎,每一款光聽名字就很清涼。薄荷為啥吃上就感覺涼涼的,營養價值又怎...
兒童因輸液頻繁死亡,西醫致命缺點在哪裡?(四) - 天天要聞

兒童因輸液頻繁死亡,西醫致命缺點在哪裡?(四)

西醫治療感冒輸液的後果:感冒發燒西醫是採用對抗的方法,西醫認為,發燒是因為外來的細菌、病毒侵入體內,導致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失控而引起的。其治療不外乎消炎,抗菌,因此理論上支持大量應用抗菌素,以徹底地消滅病菌,還身體一個乾淨的環境,就是所謂的
生薑不能隨便吃?醫生提醒:1不要,2不留,3不吃,不懂別亂吃 - 天天要聞

生薑不能隨便吃?醫生提醒:1不要,2不留,3不吃,不懂別亂吃

俗話說「小暑到,伏天來」,三伏天往往開啟於小暑節氣。而如今7月已至,小暑進入倒計時,但外界的氣候卻已經有了明天的「伏味」。氣溫持續走高,降雨頻繁,天空中總是陰雲不散,空氣濕度就更不用說了,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屋子裡都潮乎乎的,有種提前入伏的感
天氣越熱越要「以熱制熱」?8個中醫養生法,錯過三伏等一年! - 天天要聞

天氣越熱越要「以熱制熱」?8個中醫養生法,錯過三伏等一年!

你以為夏天只能靠吹空調、吃冰棍、喝冷飲來給身體降溫嗎?其實不然!中醫卻建議:天氣越熱,越要「趁熱打鐵」——喝熱茶、晒晒背、泡泡腳……這些看似「矛盾」的做法,實則蘊含著中醫的養生智慧。學會用「以熱制熱」的養生妙招,還能有效逼出體內寒氣。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