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後跟有疼痛的感覺,其實在生活中並不算少見,在走路多的情況下,或者是久站之下, 就有可能出現,但這些原因引起的腳後跟疼痛,通常在休息之後,就會逐漸地緩解。
且這種腳後跟疼痛並不會持續很長時間,若在一段時間內,時不時的就會感覺到腳後跟疼,莫名的就開始疼起來,這就不能忍著了,不是說通過休息就能緩解的,而是應該儘早的排查出原因,以免是疾病引起,從而導致病情發展嚴重。
腳後跟總是疼,究竟是什麼原因?
體內鈣不足
身體當中的鈣成分不能滿足人體需求,或者說不能很好地潤養和強健骨骼時,也就會容易給骨骼帶來一些損傷,也是容易引起一些骨骼性的疾病。
尤其是缺鈣比較多的情況下,比較容易出現骨骼性的疼痛,其實這也是身體在提醒你要及時的補鈣了。因此,也就可能會出現腳後跟疼,而這種疼也會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就是會像無數根針在紮腳後跟。
跟腱炎
腳部受累過多,或者說跟腱承受的壓力太大,對跟腱也就容易形成比較大的損傷,在損傷較為嚴重之下,也就可能會引起炎症。
平日里走路多或者需要做很多體力活的,以及運動員,會更加容易出現跟腱炎,如果平日里不能及時地保養跟腱,不懂得放鬆雙腳,就有可能會遭遇跟腱炎,也就會常常出現腳後跟疼。
除了跟腱炎,還有可能是跖筋膜炎和跟骨滑囊炎,這兩個地方發生炎症後,也是會引起腳跟疼,而且它們的發生也是與腳部受累過多有關。
骨刺
年齡大的人比較容易出現這樣一個問題,它的發生也是由骨骼退化引發,在年齡變大之後,該保養還是應該保養起來,還有就是增加營養的補充,可減少骨骼疾病的發生。
骨刺一發作,也是讓人很難受,不只是足跟會疼,還可能出現其他骨骼疼痛,畢竟骨刺不是發生在一個地方,有可能是會壓迫到其他地方的神經,就有可能引起其他疼痛。
足跟脂肪墊炎
估計很多人對於這個疾病都沒聽過,會覺得很陌生吧。它的作用其實也是很重要的,簡單來說就是為了讓走路更加的舒坦和平穩,如果少了它,會覺得走路不舒服。
尤其是當產生炎症時,就會容易引起足跟疼痛,而這種情況在秋冬季節,會更加容易發生,主要是氣溫下降,而做不好保暖,讓足跟受涼,就有可能引起炎症。
足跟老是疼,應該如何改善問題?
對症解決問題
從以上分析來看,足跟疼大多與一些炎症和骨骼性的疾病有關,這就需要找準確切的原因了,在根據原因去解決問題,該用藥就需要及時的用藥。
還有的人出現足跟疼痛是與缺鈣有關,或者說與過度勞累有關係,這就需要及時的補鈣了,還有就是要讓腳部放鬆,可以泡腳,或者給腳做按摩。
康復訓練
如果腳跟疼痛是跟腱炎引起的,可以多做一些康復的訓練,主要是對小腿肌群進行拉伸訓練,一個動作可以幫助訓練,就是前後弓步。
這樣的動作需要扶著牆壁來進行,前腳與牆面保持一步距離,然後再將另一隻腳向後拉伸,保證腿部是拉直的,但一定要保證腳掌與地面是貼著的,不要讓腳掌離開地面,雙手是扶著牆壁的,將背部挺直了,雙臂也是伸直的。
動作還是要規範進行的,以免訓練的效果不好,這樣的動作堅持練習6個月左右,能夠幫助改善跟腱炎,還能緩解小腿肌群的緊張。
保證足夠的休息
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足跟疼,在治療期間,都要儘可能地保證足夠的休息,要知道很多的足跟疼痛,都與勞損有關係,如果想要更快的恢復健康,就得要多休息。
減少行走多休息,不僅能緩解疼痛,還能讓受損的組織或者跟腱更好的恢復。與此同時,為了讓恢復的效果越好,該用藥需要積極的用藥,還有一些人情況較為嚴重,可能會需要手術治療,如果是這樣,也是要儘早安排手術。
建議在休息期間,可以適當地配合按摩和泡腳,只不過也是需要掌握好度,不可過度的泡腳和按摩,如果能夠多進行一些拉伸運動,其實能促進血液循環,也就會更有益於改善問題,但需要放慢節奏。
若是你有足跟疼的現象,希望不要一直忍著,而是要及時地去找出原因,避免因一時疏忽,而讓自己的病情發展嚴重,想要解決問題,也沒有那麼的容易,以上幾種原因,也可對照線進行簡單排查,再及時去醫院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