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這葯也吃了一段時間了,但是小便還是紅色的,看著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
「你這個情況,建議進行腎穿刺活檢術檢查,明確病理類型之後能夠更好地優化治療方案。」
「其他也沒有不舒服的地方,也需要進行手術嗎?」
「是的,血尿的具體原因還不清楚,進行這項輔助檢查是很有必要的,能夠確切地掌握病情。」
「我怎麼聽別人說,進行這個檢查不僅疼痛難以忍受,而且手術之後的危害可能大於原來的疾病呢?」
關於病人發出的這個疑問,不能說完全不正確,但是就現在的醫療水平來說,發生率已經很低了。而且進行腎臟活檢術是診斷腎臟疾病的「金標準」,在腎臟疾病發病機制、明確病因、指導治療以及判斷預後中都能提供很好的依據。
超聲引導下腎穿刺活檢術——成功率高、併發症少
現在進行腎臟穿刺活檢術,一般都是在超聲引導下進行。較超聲定位之後徒手穿刺不僅成功率高、併發症少。
有學者進行研究發現,超聲引導下經皮腎穿刺活檢術的腎臟疾病患者穿刺成功率可達到100.00%,較超聲定位徒手穿刺法的87.50% 明顯更高。
此外,該方法術中患者未出現併發症,術後只有少數患者出現腰部不適感,併發症的發生率是5%,和對照組相比也是明顯下降。(參考來源:《超聲經皮腎穿刺活檢診斷腎臟疾病的臨床研究》)
出現這樣的研究結果,其實並不會讓人很驚訝。畢竟在超聲引導下進行操作,進針的方向也好,穿刺的深度也罷,都是可視化的。而且這種條件下,加快了穿刺的速度,可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取到足夠的腎組織標本,縮短了穿刺針在體內的停留時間。
還有,在超聲引導下,能夠很好地避開血管,降低了術後的出血風險。
總之,腎臟穿刺活檢術的操作已經獲得了很好的優化,術前的準備工作,自然也是不會落下的。其中術前麻醉就是一個不能忽視的關鍵點,麻醉的優劣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干擾後續的操作。
丙泊酚複合氯胺酮全麻,已少用!
傳統的丙泊酚複合氯胺酮全麻很大程度上已經被取代了,現在常用的是右美托咪定複合氯胺酮全麻。
丙泊酚的鎮靜作用是很強的,主要通過抑制大腦皮質和邊緣系統起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氯胺酮在阻斷丘腦與皮質之間的通路,同時影響對邊緣系統的激活,起到協同鎮靜作用。
但是丙泊酚在鎮痛這一點上的功效不盡人意,而且氯胺酮對穿透腎包膜等腎臟組織時產生的內臟疼痛改善有限。
所以當兩者劑量使用不足時,很容易因為疼痛出現體動反應,不僅不利於標本的採集,也會造成對腎臟的損傷增大。
還有丙泊酚和氯胺酮作用時間短,患者蘇醒較快。蘇醒後由於穿刺部位的疼痛、俯卧位不適、氯胺酮對邊緣系統的激活等,使得患者容易出現幻覺、躁動、痴妄等精神不良反應。
另外,使用丙泊酚複合氯胺酮進行全麻操作,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呼吸功能。雖然常用劑量的氯胺酮對呼吸影響輕微,但是丙泊酚具有很明顯的呼吸抑制作用,再加上患者需要保持俯卧位,很容易出現呼吸異常的癥狀。
但是將右美托咪定替換掉丙泊酚之後,這些問題迎刃而解。首先來說,右美托咪定的鎮靜作用不輸丙泊酚,是一種高選擇性、高效的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葯,通過激動藍斑核內的突觸前膜α2受體,產生鎮靜催眠作用。
具有很好的鎮痛(抑制急性內臟疼痛)作用,主要通過作用於脊髓后角突觸前神經元和中間神經元突觸後膜的α2受體實現。
而且和氯胺酮合用,能夠使氯胺酮的鎮痛及催眠作用發揮到一個更高的水平,達到協同效應。
右美托咪定產生的持久的鎮靜催眠作用類似生理睡眠,容易喚醒。但是鎮痛作用伴隨鎮靜作用會持續存在,有利於患者保持俯卧位,減少了體動反應的發生。
此外,右美托咪定對患者的呼吸功能影響不大。一方面對上呼吸道的各個軸徑的影響不大,呼吸道梗阻的風險較小;另一方面對呼吸頻率與潮氣量無明顯影響。
併發症少見,但是也不能忽視
雖然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像麻醉藥物的精進、操作更加可視化等,但是併發症仍然不能忽視,出現的少但是不代表沒有併發症發生的可能。
常見的併發症包括:血尿、腎周血腫、腰痛等,其實這些併發症的發生大多數都和術後出血有關係。
術後出血的發生,受很多因素影響。首先來說,出血的多少,和患者本身的腎臟血供有關,腎內血管豐富的患者出血的可能性也越大。
其次和穿刺的深度有關聯,穿刺的深度過深出血的風險越大,當達到腎髓質時,有可能會對腎臟造成穿透性損傷。
穿刺的次數多少也脫不了關係,畢竟該項檢查屬於有創操作,會對腎臟造成一定損傷,當穿刺次數多了,損傷只會更大。
再者說,腎臟功能不好的患者,進行該項檢查之後,出血的可能性更大。因為腎功能衰竭的患者體內的酚類、胍類等小分子毒素較多,影響血小板正常的生理功能,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共同作用的結果就是增加患者出血的概率。
此外,高血壓也是腎臟活檢術後出血的獨立因素。長期血壓偏高,有可能造成腎小動脈出現玻璃樣變、肌內膜增厚等病變。
一旦腎小動脈出現病變,向腎臟供應的血流會減少,致使腎小球和腎小管出現相應的缺血性損害,最終可導致腎小管萎縮和間質纖維化。進行腎臟活檢時,容易出現術後出血的併發症。
哪些人群,需要進行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呢?
讀到這裡,想必大家對腎臟活檢術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現階段進行這項檢查不僅疼痛輕、而且術後的危害也並不大。對於以下的腎臟疾病患者是建議進行經皮腎穿刺活檢術的。
一些腎小球疾病的患者,像無癥狀性血尿、無癥狀性蛋白尿、原發性腎病綜合征以及急性腎炎綜合征伴腎功能急劇下降、遺傳性家族性的腎小球疾病的患者是需要進行腎臟穿刺活檢術的,能夠明確疾病的病理類型,調節治療的方案等。
此外,懷疑是繼發性腎病,像狼瘡性腎炎、糖尿病腎病、腎澱粉樣變性等;急性腎損傷病因不明或腎功能恢復遲緩的患者;這兩種情況為了明確病因,通常也需要進行腎臟穿刺活檢術。
注意有些腎臟疾病患者已經通過腎臟活檢檢查,並且治療了一段時間,但是治療方案療效卻不甚理想時,也需要進行腎臟穿刺活檢術。由於一些腎臟病的發展和治療過程中,其病理表現會發生變化,再次進行腎臟穿刺活檢術,對於判斷治療效果、疾病預後以及調整治療方案有著較大的意義。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腎臟疾病患者都需要進行腎臟穿刺活檢術,像高血壓、有明顯出血傾向的患者,會增加術後出血的風險,一般情況下不建議進行腎臟穿刺活檢術。
孤立腎伴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也要慎重考慮,因為只有一個腎臟,一旦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對於後面患者的生存質量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寫在最後
面對有創傷的輔助檢查,不能只靠主觀判斷,很多情況下,並沒有你想像的那般恐怖。
像今天講到的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隨著麻醉藥物(尤其是鎮痛方面)升級、操作更加可視化,檢查的安全性更高,患者的不適感也得到很明顯的減輕。
參考文獻:
【1】周大為,鄭麗,梁發東,朱征濤,陳捷.超聲引導下經皮腎穿刺活檢術後嚴重出血的危險因素[J].影像科學與光化學,2022,40(02):357-361.
【2】梁俊明,蔣澤波,鄧建國,莫秋霞,李梓煒.超聲引導下經皮腎穿刺活檢術的併發症及危險因素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誌,2020,33(03):330-332.
【3】李強,胡華琨,肖煜,沈世暉,傅歡,葉玲玲.右美托咪定複合氯胺酮用於患兒經皮腎穿刺活檢術的效果[J].臨床麻醉學雜誌,2019,35(05):432-435.
【4】林潔,周國永,巫雁丹,吳麗君,蔣澤波.超聲經皮腎穿刺活檢診斷腎臟疾病的臨床研究[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誌,2021,31(1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