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心理諮詢工作中,來訪者對諮詢師的信任很重要,信任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一旦來訪者不信任諮詢師,諮詢就很容易中斷。
01
那麼,諮詢師如何更好地讓來訪者信任自己呢?
一、遵守心理諮詢倫理
對於心理諮詢師來說,遵守諮詢倫理是對於諮詢師很重要的部分,這對於咨訪關係的建立及對於加強來訪者的信任,都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比如,按照諮詢倫理需要諮詢師保密的內容,諮詢師卻打破保密例外了。
有可能我們在和孩子談完之後,將所談的事情向父母全盤托出,這樣孩子在我們這裡就覺得不安全,那麼他下次就不願意過來了。
所以,我們不能因為是學校里諮詢,就可以不遵守心理諮詢的倫理,那樣的話,我們的諮詢效果就會打折。
即使是在學校里諮詢,我們仍然要堅守心理諮詢的倫理設置,這是促進來訪者對心理諮詢師信任很重要的部分。
二、豐富人生閱歷
有時候,在諮詢尤其是家庭治療中,來訪者一開始就有可能會懷疑諮詢師的能力。
比如,他們看到諮詢師很年輕,甚至都還沒有生過孩子,他們會覺得諮詢師自己都沒有孩子,怎麼能夠干預好他們的家庭呢?
比如,有的來訪者覺得諮詢師都沒有進入婚姻,怎麼能夠來干預他們的夫妻關係問題呢?
所以,當諮詢師看起來沒有相關經驗時,來訪者就不會信任我們。
所以我們講,作為心理諮詢師我們的閱歷就是我們的財富,當我們的閱歷越豐富,我們就更容易被來訪者信任。
一般在國外,很多人是到了30歲之後才開始成為心理諮詢師,這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和人生閱歷有關。
當諮詢師擁有了足夠的人生閱歷,會有助於諮詢中某些部分的處理。
三、提升勝任力
另外,如果諮詢師沒有經過足夠的心理培訓,那麼我們的勝任力也會受到影響。
比如,諮詢師沒有系統地進行家庭治療的相關培訓就去做家庭治療,那麼這會有困難。
因此,諮詢師需要經過系統的心理學、心理諮詢以及相關的專業培訓,提升我們的個人勝任力,這樣能夠增強來訪者對我們的信任感。
四、看見來訪者的需要
我們看到來訪者不信任諮詢師的原因有很多,當然,這裡面也有可能來自於來訪者本人,他本身就是不太容易信任他人的。
比如,對於同性戀的來訪者到你這裡來諮詢,他會擔心如果你不是同性戀,那麼你能不能夠理解他,會不會歧視他等。
比如,來訪者想要過來諮詢的困惑之一就是人際關係問題,他缺乏對於他人的信任感,這也是他人際衝突的重要原因。
所以,當來訪者不信任諮詢師時,諮詢師也可以了解更多來訪者的信息,看見來訪者內在的需要。
02
當我們被來訪者懷疑或不信任的時候,我們諮詢師該如何處理或面對呢?
比如,如果因為我們沒有結婚、沒有孩子,所以來訪者懷疑我們經驗不足,那麼這個部分諮詢師要怎麼處理呢?
這裡是一個建議:
我們可以這樣表達:「雖然我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但是我在這一方面經過了系統的培訓,我也有和很多家庭工作的經驗。
儘管我沒有結婚,沒有孩子,但我曾經是孩子,所以,我能夠體會這樣的一個過程。」
也就是,一方面我們仍然要如實地把自己的真實情況告知來訪者,另外一方面我們可以將自己相關的經驗告訴來訪者,增加他們對我們的信任。
如果來訪者仍有懷疑,我們可以嘗試的一個策略就是做三次,我們可以對來訪者說:
「我們可以嘗試工作三次,如果工作三次之後,你覺得我能幫到你們,那麼我們就可以繼續工作。如果您還是覺得對我不信任,那麼可以將您轉介給其他諮詢師。」
當我們進行這樣安排的時候,也給到來訪者更多的時間來了解我們,同時最終也尊重來訪者的決定。
整理:吳嘉儀、素簡
編輯:素簡
內容來源:沈家宏系統動力式家庭治療培訓課程摘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