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於夜叔 2022-12-23 20:25 發表於北京
作者 | 白小姐
來源 | 白蘭花Michelia(ID:nvrendds)
一個月後,就是新年。
發現身邊許多人,似乎都變得更為焦慮了。
沒有太多迎接新的一年的喜悅,反而是莫名煩躁和不安,內心總有聲音在不停批評:看,這一年你依然沒做成幾件大事。
其實,「適度焦慮」是一件好事,它會推著我們行動起來。 但是,很多人陷入了「過度焦慮」之中。
緩解焦慮,這些小辦法很值得去試一試。
專註一個興趣愛好
人在焦慮的時候,最容易有迷失感和挫敗感。
對生活失去了熱情,很想去改變些什麼,但時常又覺得自己做不好,從而停留在原地,沒有任何變化。
這種時刻,不妨轉移下注意力,把關注點放到興趣愛好上。
可以是你熟悉的,也可以是一直想嘗試的。
比方說,有的人喜歡拍照,那現在就去學一下攝影的一些技巧;有的人之前就想學繪畫,那現在就把時間耗進去,認真從基礎開始。
學插花、練瑜伽、學修圖、打乒乓……
專註進去,一來注意力的轉移可以緩解壓力,二來每天的小成就感也可以幫你重塑信心。
當你接觸了新鮮的事物,你會慢慢放下心中的煩惱與負擔。
找一項能堅持的運動
梅奧醫學中心曾發現,人在運動的過程中,會釋放出內啡肽,這是一種「讓人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
所以,當你焦慮到不能自已時,不妨讓自己動起來。
去找一項你能堅持下去的運動,從簡單的開始。
喜歡戶外的,可以每天散步幾十分鐘,堅持一天五千到一萬步。周末了別宅在家裡,戶外去爬爬山或徒步。
平時很少運動的,你就慢跑、跳繩,每天打卡。
去健身房、去球場,或者就在家學基礎舞蹈,都很好。
焦慮會跟著你的汗水,一起流掉。況且,經常運動還會幫助我們釋放體內堆積的毒素,讓你更健康、更具活力。
關閉一些信息圈
焦慮有時候,也是因為攝入的信息量太多太雜了。
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隨時隨地都能觀察到別人的生活。且太多人忘了,人們所展示的,當然更多的是他想讓你看到的一面。
「月薪5萬」「靠寫作賺了一套房」「30歲存款百萬」……
似乎人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成功學,但唯獨你碌碌無為,平庸普通。
看多了別人的精彩世界,你還在加班的時刻,人家在長白山滑雪;你在被搞笑視頻逗得大笑時,轉頭刷到一個「不要把人生浪費在無意義的消磨上」。
越是這樣,就越要學會摒棄雜念,獨立思考。
關閉一些信息圈,對緩解焦慮,其實很有用。
別考慮太多
做了再說
電影《中國合伙人》有句台詞說得很好:
「年輕的時候,不該什麼都不想,也不能想太多,想得太多會毀了你。」
想得太多,會形成一種自我內耗,年輕的人會,年長的人也會。
與其因擔心和猶豫一直停在原地,還不如勇敢邁出第一步。
顧慮太多,被自己想像出來的困難束縛了手腳。
還沒開始,就被各種擔憂嚇得進退兩難。越是這樣,越不敢開始;越不開始,就越焦慮。
如此反覆,陷入了一個死循環,種種負面情緒也就隨之而來了。
做了再說,先動起來了,就算走錯路也是可以回頭的。不要去和還沒發生的事情較勁,切記。
去親近自然
我很建議,當你煩躁焦慮的時候,多出去走走。
尤其是多去親近自然,感受下日出和日落,感受下冬日樹影里的那一縷陽光,感受下在大自然里跑來跑去的孩子。
去找一處你覺得最舒服的地方,閉上眼睛,做一個十分鐘的呼吸練習。
感受清新的空氣從鼻子進入,流經身體,再經由鼻孔流出。你就放空,不要去想其他,呼吸。
這十分鐘的放鬆,是你給自己充的電,快充,讓你有足夠的電量去應對生活瑣碎。
和自然的親密接觸,會是一個療愈的過程。
選擇一個具體的目標
最後,要去給自己選擇一個合理的、具體的目標。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將精力沉入到生活的具體細節,日復一日地在具體的事情上用心,就沒那麼多慾望去餵養不斷長大的焦慮了。
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每天具體的生活上,專註當下,吃好今天的每一口飯,做好今天手頭上的待辦事物。
接下來的半個月,就只給自己定一個具體目標:比如要賺到至少2000塊錢,比如要看8部電影,比如要學會起碼3道菜……
其實焦慮是一種常態,坦然承認並化解它,內心就會輕鬆很多。
新年到來前,這6個小辦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