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以強迫思維為主,就是總是反覆去想、去思考一件或者幾件事情,明知沒有必要,卻控制不住自己;另一種是以強迫行為為主,例如反覆檢查,反覆洗手,知道沒必要,卻控制不住;第三種就是同時有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的表現。一般情況下,如果同時有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的表現,都是強迫思維先出現,強迫行為是繼發於強迫思維的。比如患者覺得手不幹凈,他也知道手不臟,但是就是覺得不幹凈,這就是患者內心的思維,然後手不幹凈怎麼辦呢?就會出現繼發的強迫行為,就是反覆洗手。先有了思維念頭,然後採取了行動,然後導致了強迫的後果。那麼強迫症背後的心理原因是什麼呢?
精神分析流派認為,每個人的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組成,強迫症患者因為有了強大的超我,超我代表了責任、道德,追求完美、高尚行為的力量,本我是人的原始的無意識本能,人的各種生理需要、性和攻擊的本能,一些先天固有的特質都蘊藏在本我之中,本我追求快樂原則,尋求直接的滿足,而不顧社會現實是否有實現的可能,本我不能忍受挫折,對自己的慾望毫無節制,因此本我不合邏輯、不講道理、不受道德倫理的限制,以及盲目、非理性、自私放縱。自我是從本我中分化出來的受現實制約的部分,自我的主要任務是滿足本我衝動,但以考慮情境現實性的方式進行,在本我和超我之間起著調節的作用,一方面要盡量滿足本我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受制於超我的約束。強迫症患者因為有一個很強大的超我,所以本我的生物本能得到了壓制,自我處於不可調合的對抗狀態,所以就產生了強迫症的發生,因為超我太強,打破了本我和超我之間的平衡,自我又不夠強大,無法調合本我和自我之間的關係,強大的超我就讓患者發生了強迫的思維和行為來緩解心理的焦慮。
本我、自我和超我經常會產生矛盾,尤其是超我和本我之間,總處於不可調和的對抗狀態,因此,自我是人格結構中維護統一的關鍵。對於強迫症的治療,精神分析師會與患者一起發掘他潛意識中本我、超我,還有要協調本我、超我之間的防禦機制,讓本我超我的平衡重新建立,從而使之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