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我跟拖延症鬥爭了好幾年,好消息是隨著不斷的抗爭,我的拖延症有了明顯的改觀,結合個人經驗和踩過的雷區,分享3個很實用的小技巧:
01
一定要開始動手。這是對抗所有拖延症最好的解藥,也是所有拖延症患者最難做到的事情,但是必須做到。
最好的做法是一小步一小步地前進!
很多人拖延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內心對既定目標的畏懼。
比如期望達成的目標太繁瑣、太漫長或者太艱難,雖然最終完成的快感很吸引人,但是開始階段的艱難也會讓人望而卻步。
所以目標要小,要輕,要容易開始,不要有太多前置條件。
比如我曾經定下學習英語的目標,報了課程之後發現每天坐在電腦前聽1個小時的課太困難,難以堅持,所以課程報了好久也沒開始。
後來我跟自己說,我就聽5分鐘的課,聽完之後獎勵自己去追劇。
雖然是為了心安理得地追劇才聽的課,可事實上我一旦開始,基本聽的都不止5分鐘,從一開始的15分鐘,到後來的30分鐘,再到後來不知不覺可以全部聽完,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強求執行反而收穫更多。
圖片來源於網路
02
不要預設結果。
可能每一個跟拖延症奮戰過的人都看過類似這樣的文章:
堅持一個月,粉絲突破1W大關
堅持跑步三個月,瘦掉一個自己
堅持1萬個小時,成為專家級
等等等等.....
類似以上這樣的文章有很強的吸引力,似乎讓迷茫中裹足不前的自己看到了燈塔,好像只要自己堅持做到了,就會得到同樣的結果。
可事實是,絕大部分人要麼是做不到,要麼就是堅持做到了,也沒有得到同樣的結果。
其實不管是減肥、學外語、做副業或者其它想達成的目標,最重要的是一直在「做「的過程,也就是堅持本身。
畢竟能讓人犯拖延症的目標,一般不會是僅僅幾天就能輕鬆達成的目標,所以堅持肯定有用,但不能完全靠堅持。
目標最後是否達成,可能還受到環境、天賦、方式、技巧等多方面的影響。
所以在堅持的過程中還要學會復盤,理清原因,尋找方向,綜合發力。
如果一定要預設一個結果,那最好是:
做了不一定達成目標,但是有希望,如果不開始做,就什麼都沒有,所以,別管結果怎樣,干就完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
03
甩掉糾結、後悔這些精神內耗,及時給自己肯定的鼓勵。
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定好了今天的TO DO LIST,但是最終一大半都沒有完成。
一天結束之後開始自責、後悔,甚至是討厭這樣的自己,然後下定決定,從明天開始一定要完成。
而第二天,又開始拖延,然後自責、後悔,就這樣周而復始。
拖延症患者可能會用一天的時間制定行動計劃,用半天的時間去執行,然後用一個月的時間責備自己拖延。
負面的精神內耗會讓我們陷在否定的情緒中,低估行動的有效性,同時高估完成目標的難度。
周而復始的精神內耗甚至會讓我們舉步維艱,因為預期過低而壓力過大,進而減少行動起來的動力。
所以要甩掉內耗,不要否定自己,即便今天真的大部分計劃都沒有完成,也沒關係,給自己一點小小的鼓勵,有鼓勵才有動力,哪怕一點點,都是值得高興的進步。
不要高估10年可能的變化,也不要低估每天一點的不同。
圖片來源於網路
還有哪些對抗拖延症的實用技巧呢,歡迎評論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