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後應激障礙與社交焦慮之間有何聯繫?該如何治療?

2022年10月01日04:01:21 心理 1262

如果你經歷過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你可能已經有焦慮症了。如果你還患有社交焦慮症,這可能會增加導致你壓力的情況的數量。

焦慮和心理創傷的後遺症通常是相互關聯的,但有一些治療方法和技巧可以控制和緩解它們。

那麼,新概念心理專家榮新奇教授就和大家來聊一聊「創傷應激障礙與社交焦慮之間的聯繫和治療」。

創傷後應激障礙與社交焦慮之間有何聯繫?該如何治療? - 天天要聞

社交焦慮和創傷後應激障礙之間的聯繫

社交焦慮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有幾種聯繫方式。患有PTSD的人可能會:

因為創傷後應激障礙而感覺不同,所以他們避免社交場合;

體驗由PTSD引起的社會孤立羞恥或內疚;

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抑鬱症,這使得難以維持社交生活。

由於社交心理創傷,患有社交焦慮症的人可能更有可能經歷PTSD,根據2020年的研究,這可能涉及在社交場合中對羞辱和拒絕的恐懼。

ps:關於「社會心理創傷」的一些知識

關於「什麼構成社會心理創傷」以及「它是否符合《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5版文本修訂版(DSM-R-TR)中概述的PTSD標準」,一直存在爭議。

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標準包括經歷過構成死亡、受傷或性暴力威脅的創傷。有些人可能會爭辯說,害怕拒絕或羞辱並不會帶來同樣的威脅。

雖然很明顯,這些類型的經歷可能更有可能導致PTSD的癥狀,但重要的是要考慮到可能導致持續威脅感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一個人對事件的感知。

榮教授強調,對於心理健康專業人士來說,考慮採用不同的方法來理解是什麼導致了患者的心理創傷經歷以及什麼可能導致PTSD癥狀,這一點至關重要。

考慮到每個人的獨特經歷有助於了解可能在PTSD中發揮作用的不同類型的威脅,包括社會創傷。如果你因社會心理創傷而出現PTSD癥狀,請知道你的感受是真實有效的。

創傷後應激障礙與社交焦慮之間有何聯繫?該如何治療? - 天天要聞

社交焦慮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有多常見?

根據2019年的研究發現,估計有3.2%到16%的社交焦慮症患者也會經歷PTSD。如果一個人的主要診斷是PTSD,那麼社交焦慮症的同時發生率會增加到43%左右。

2020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社交焦慮症(以前稱為社交恐懼症)是僅次於抑鬱症的最常見的與PTSD共同發生的心理問題。

為什麼這兩者相互關聯?

患有PTSD的人會感到很大的社會壓力,並且某些社交場合可能會引發PTSD——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處於持續的高度警覺狀態,因為你的交感神經(戰鬥、逃跑或凍結反應)神經系統預計會有更多威脅性的情況。這會使社交場合引起焦慮。

如果你初步診斷為社交焦慮症,你可能會經歷與其他人不同的社交心理創傷。由於社會心理創傷,你可能會患上PTSD。

通常,PTSD診斷的標準包括經歷過可能造成死亡、受傷或性暴力威脅的心理創傷。但是患有社交焦慮症的人在本質上是社交時可能有較低的創傷閾值。對於已經存在社交焦慮的人來說,這種經歷可能會特別令人不安。

2020年一項涉及患有社交焦慮症、強迫症(OCD)和沒有精神病診斷的對照組的研究發現,三分之一的社交焦慮症患者因社交心理創傷而符合PTSD的標準。而強迫症患者或對照組均未因社會心理創傷而經歷臨床上顯著的PTSD特徵。

創傷後應激障礙與社交焦慮之間有何聯繫?該如何治療? - 天天要聞

該如何治療?

1.心理和藥物治療

如果你有多個問題,可能很難知道從哪裡開始。但是有一些選項可以幫助管理這兩者。

榮教授表示,心理治療對創傷後應激障礙和社交焦慮都有效,你可以考慮以下這些治療方式:

認知行為療法(CBT);

認知加工療法(CPT);

眼球運動脫敏和再處理(EMDR);

內部家庭系統(IFS);

人際關係治療;

辯證行為療法DBT);

接受和承諾療法(ACT);

心理動力療法;

暴露療法;

催眠療法等。

如果你的癥狀仍然影響你的日常功能,即使你正在接受心理治療,你也可以嘗試藥物治療。有幾種藥物可以幫助治療焦慮症: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s);

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製劑(SNRI);

三環類;

苯二氮卓類。

醫生有時會開SSRIs類藥物來幫助控制PTSD癥狀。例如,舍曲林是一種SSRI類藥物,可用於治療焦慮症和PTSD。

2.恢復安全感

創傷後應激障礙和社交焦慮都會破壞你的掌控感,下面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快速恢復安全感:

給你的感覺命名。如果你因焦慮或PTSD反應(例如頭暈或胃部不適)而措手不及,將其命名為「觸發反應」,可以幫助你更輕鬆地消除不愉快的感覺。

呼吸放鬆練習。專註於減緩和加深你的呼吸放鬆練習,是一種有效的焦慮管理工具。

感官對話技術。將你的注意力轉向感官輸入,可以讓你平靜下來,你可以試著命名和數一些你能聽到、看到、聞到、感覺到和嘗到的東西。

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嘗試一些幽默、平靜的音樂或簡單的活動,可以讓你擺脫焦慮的情緒。

了解你的觸發器。因此,你可以管理遇到它們的頻率。

3.生活方式的改善

管理PTSD和社交焦慮的另一種方法是評估和調整你的生活方式。在你養成新習慣時,一次專註於一個領域是可以的,例如:

經常鍛煉;

改善飲食營養;

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愉快的休閑活動;

積極的社會接觸等。

4.正念冥想

如果你還沒有嘗試過,請考慮探索正念冥想練習。已經有科學研究表明,正念冥想練習對PTSD和焦慮症都有效。

202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正念冥想減少了PTSD癥狀。而對於社交焦慮症,2021年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基於正念冥想的干預有助於減輕焦慮癥狀,效果持續了12個月。

創傷後應激障礙與社交焦慮之間有何聯繫?該如何治療? - 天天要聞

創傷後應激障礙和社交焦慮症都會導致患者在某些情況下難以與他人互動。例如,假設你患者有創傷後應激障礙和社交焦慮症,你可能在工作或上學時會遇到困難,甚至在較短的公共場合(例如去雜貨店旅行)時也會遇到困難。

但是,不要灰心和氣餒,有一些治療方案可以幫助控制你的癥狀。

請記住,如果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對你不起作用,你還有其他選擇。定期與專業醫生或心理健康專家溝通會有所幫助,特別是如果你想改變治療方向。



參考資料:

·什麼是創傷後應激障礙?

·Bjornsson AS等人(2020年)。社會創傷及其與創傷後應激障礙和社交焦慮障礙的關係。

·藥物濫用治療中心(2013)。圖表1.3-4:PTSD的DSM-5診斷標準。行為健康服務中的創傷知情護理。

·Haper L等人(2022年)。特質正念與創傷後壓力癥狀之間的關聯:薈萃分析。

·Koyuncu A等人(2019)。社交焦慮症的共病:診斷和治療挑戰。

·Liu X等人(2021年)。基於正念的社交焦慮症干預: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

·Kasim T等人(2020年)。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精神病合併症:英國人群成人精神病發病率調查的詳細結果。

·治療和事實: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路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