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難受,很大程度上來自「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指的是同時持有兩個相互矛盾、彼此不協調的觀念而備感壓力。
比如,你很喜歡抽煙。可是煙盒上明明寫著「吸煙有害健康」,甚至導致癌症風險。這時候,你心裡一定會很糾結、很彆扭、很難受。
怎麼解決呢?或者說怎樣才能讓自己心裡舒服一些呢?
辦法只有兩個:要麼停止抽煙,要麼改變認知。
你會想,那誰,抽煙一輩子了,現在都九十了,還不是活得好好的。還有那誰,一輩子沒抽一支煙,結果得了肺癌。
如果我們心中的認知全都相互協調一致,我們就會覺得心裡舒服。如果認知是矛盾的,我們就會感到難受,進而想辦法做出調整。本能的反應就是給自己找借口,好維持內心的平衡,讓自己心裡感覺更舒服一些,這叫「自利性扭曲」。
認知失調往往來自於上一篇所談到的「證實偏差」和「參照系」局限。一旦你開始認真審視你可能陷入的「認知偏差」,離開你狹隘的「參照系」,尋找證實偏差和認知失調,很快就會發現,它們往往就包括在自己既有的觀念中。
在日常生活中,有兩個戰術思維模型能幫你克服根深蒂固的「證實偏差」和「參照系」局限,
首先,不妨試試「灰度思考」
對於一件事,大多數人都是立刻做出判斷,判斷兩極分化。也就是說,他們會下意識地將事物分成好或壞,對或錯,黑或白,朋友或敵人。但是,真正的智者卻能看清某種情況中固有的灰色地帶。
「灰度思考」的本質在於:在你窮盡所有相關事實和論據之前,不要對某個事件形成自己的最終看法。作家菲茨傑拉德說過:「測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要看腦子裡能否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
第二個有助於你消除「證實偏差」的思維模型是「魔鬼辯護人」。
「魔鬼辯護人」意味著站在反方立場,就是你根本不同意的那個觀點。你要讓他充分發言,並且認真傾聽,試著從他的立場去理解。
正如著名投資家查理·芒格所說:「如果我不比對方更了解他的論點,就絕不允許自己發表任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