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滿足是指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發展是個體完成各種任務、協調人際關係和成功適應自然的必要條件。
簡單說,「延遲滿足」心理就是學會等待,是一種克服當前的困難情境而力求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
什麼是延遲滿足呢?比如說,實驗中,等待半小時給你一塊糖,等待一小時,則給你三塊糖。放之投資,則是你買一天的基金,獲得一天的收益。但當你把投資時間放得足夠長,那麼你將獲得更多的收益。
然而,現實中,不能等待的案例比比皆是。
許多人寧願在近期獲得蠅頭小利,也不願意在未來通過較長時間的等待獲得更大的回報。
究其根源,這是因為在心理上,我們對不確定的消息,往往很容易感到焦慮不安、煩躁。
短時間的等待和確定的結果,以及長時間的等待和不確定的結果,人們往往選擇前者。
但我們都知道,投資是一場長期的戰鬥,是一場與人性的對抗。短期看,我們無法得知市場的漲跌,而將時間軸拉長,我們可以分享國家經濟繁榮、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所帶來的收益。
但斌將投資比作「時間的玫瑰」,投資最大的優點在於通過時間獲得複利收穫。愛因斯坦曾說,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延遲滿足即是一種複利思維,它能讓我們更加自律、堅強、自信、敢於迎接挑戰。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人與人之間的自我控制能力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延遲滿足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個體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衝動,抵制誘惑,延遲滿足,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綜合能力。
也許,你認為自己天生不具備延遲滿足的心理。不要緊,後天都是可以慢慢培養和改進的。就好像每個人其實也沒有像自己想像的那樣了解自己,但還是可以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培訓,從而逐步認識和了解更加真實的自己。
檢測一下,你是否存在投資中的延遲滿足心理呢?如果你搞不清楚,不妨對照一下以下幾條:
1. 生活中,你習慣於延遲滿足還是即時滿足?
2. 你能夠為了長遠目標的達成而對當下的環境進行忍耐嗎?
3. 你能夠為了長遠目標的達成而限制自己的其他慾望嗎?
4. 在達成長遠目標之前,你習慣於先制定總體規劃還是匆促或任意行事?
5. 回顧一下這些年,做事時你總是堅持不懈還是經常半途而廢?
6. 延遲滿足後的成就感是否能讓你更快樂、更有成就感?
7. 你在自己選擇股票/基金時,喜歡做短線波段操作,還是放長線釣大魚?
8. 你認為投資是不是時間的複利呢?
9. 你喜歡人云亦云的投資,還是喜歡根據自己的認知制定自己的投資策略?
10. 如果你認同價值投資(或長線投資)的理念,那麼實踐中能夠做到並且踐行嗎?
通過以上幾條自我檢測,如果你的所選項八條以上都是延遲滿足的具體表現,那麼恭喜你,你在投資中具備了延遲滿足心理,財富自由的大門或已向你敞開。
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僅為數據、內容等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