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
著名愛因斯坦曾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興趣在生活中充當著重要作用。有不少研究表明,在自閉症兒童的干預過程中,利用興趣愛好作為引導,讓興趣成為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的有效載體,可以改善其核心障礙,促進身心全面發展。
興趣在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中的重要性
有研究表明,兒童的興趣具有指向性、不穩定性以及易轉移性等特點,十分容易被感興趣的事物所吸引,對自閉症兒童來說也是如此。
大部分自閉症兒童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弱,在進行康復訓練時,經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時還會出現哭鬧、尖叫等情緒問題,導致教學無法進行。倘若我們在自閉症兒童的康復訓練中加入患兒感興趣的事物,就可以吸引患兒的注意力並引導患兒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而實現教學目的,提高康復效果。
案例:
媛媛今年4歲,是一名自閉症兒童,語言能力較差,能聽懂簡單的指令;有尖叫、扔東西、亂跑等問題行為;對玩具車感興趣。
有次媛媛在機構中學習「認識形狀」,具體目標是讓媛媛能分得清「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當治療師拿出道具,教學還未開始,媛媛就出現了尖叫,並在教室跑來跑去,甚至還把道具扔到地上。此時,教學已無法進行。
治療師立馬將媛媛感興趣的玩具車拿出來,媛媛才安靜下來。為了保證教學順利完成,治療師將玩具車加入到此次的訓練中。如,將玩具車中的車輪比作圓形,車窗為正方形,車把角為三角形。在訓練內容中滲透媛媛的興趣,吸引了媛媛的注意力,讓此次的教學順利完成了。為了避免媛媛在教學中產生刻板行為,治療師以圖畫的方式進行教學,媛媛也能正確分清三種形狀。在治療師的引導下,媛媛也接受起初排斥的道具,並在道具中分清三種形狀,效果十分顯著。
由此可見,在自閉症兒童的康復教學過程中,利用興趣愛好作為引導,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從而達到康復效果。那麼問題來了,家庭訓練時如何透過孩子的興趣進行教學呢?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步驟:
1、了解孩子,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要去了解孩子,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並發現他們的興趣所在。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通過親子接觸、親子活動去發現他們的才能和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全方位的了解自閉症兒童,做到有的放矢。
2、興趣評估,有效教學
莎士比亞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得益。「自閉症孩子雖然表現出」局限興趣「,但不代表沒有興趣。因此,了解了孩子的興趣就要做」興趣評估「工作,評估出」最感興趣、一般興趣、有點興趣「的等級。這樣在干預訓練中可以依據興趣設計活動內容進而達到有效教學。
3、拓展興趣活動,提高康復實效
自閉症兒童的興趣不能只限於一個方面,更不能一成不變,以免形成刻板行為。因此,在干預過程中,不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由此不斷地挖掘和培養自閉症兒童多面的興趣,以此提高技能。
寫在最後
在自閉症孩子的教學中離不開」興趣引導「這一有效載體,我們要合理設計興趣活動,讓自閉症兒童在興趣活動中提高認知,促進交往,提升康復效果。
圖片來源:攝圖網正版圖庫
責任編輯:覓健星小編
文獻參考:
王雪梅.在興趣活動中,提升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效果